第五十六节:赚的就是交易价值(三)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我相信,这也是相当一部分“海归”人士落马的原因之一。以外资企业与本土民营企业加以对比,你就有这样的体会。到外企有如在一个清澈的游泳池中学游泳,常常还有教练在场,要求你的工作规范和标准,甚至刻板,没有多少自主的条件和空间,但有的是先进手段和成长基础。身处民营企业,则更像在一个混浊的河流里挣扎、沉浮,既让你尝遍苦水,吃尽风浪,却也换来了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更广阔的接触视野。

     也许我说远了,但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的确能够看到很多精彩的东西,与其一味费尽苦心从外国的历史经验当中找寻根据,不如多花一点时间观察我们自己身边的现实,看一看市场历史和发展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它曾经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不用细想,就是那些倒爷们!他们利用了政府实施改革试验的价格双轨制,从中赚取官定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要么是利用特殊关系搞到手的进出口批文,赚取国际贸易价差。

     我们纯粹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他们能够赚钱?既然,他们卖给你的产品,价格要比别人的低得多,让你节省费用,你会拒绝同他们交易吗?显然,他们赚钱是有市场道理。

     直至九十年代以后,发财的主要是那些办工厂的人。我在之前提到的那位做服装生意的老板,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飞一般地发展起来的。据他说,那时候,服装还没有生产出来,工厂门口就已经停着等待取货的客户和货车,根本不存在签订合同或者质量检验这回事。服装一生产出来,只要数量不错,客户马上现金付款提货。因为当时的服装利润极高,到手的货款从来不会一张一张地数,看看厚度大概差不多也就算了。这种情形,现在的你想也想象不到,那时候赚的钱,像下暴雨的水一样,涌着灌进口袋里面,只有傻瓜才会想到企业管理!

     像他这样的老板,凭什么能够赚这么多的钱?我们不妨从他原来老板的发家史说起,这样更能解释个中的原因。因为,他的老板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在所住的居民区内,替邻居缝制服装为生。后来改革开放,让像他这些还没有被彻底割掉的“资本主义尾巴”得以生长起来,成为中国后现代史上第一批商人,那时候称他们为个体户。

     他的老板是怎样发家的?得从改变开放前说起。由于历史出身的原因,这位老板没能成为有正式职业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谋生计,经当时的居民委员会默许,在自家门前搭建一间简陋的铁皮房,夫妻两人利用一台家庭式缝纫机,为邻居缝补衣服。

     那时候,大部分的居民生活十分贫困,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有一台缝纫机,自家的衣服有破损,一般都自行缝补。只有那些收入较多,珍惜时间的家庭,例如海员、教授、医生,他们才有能力花钱让别人为自己缝补衣服。

为什么这些人愿意把衣服给人家缝补?显而易见的理由,一来他们支付得起这个价钱,二来与其自己修补,还不如给人家做来得合算。自己既不如别人做得好,也浪费了时间。

     当时,这个还不能称得上是老板的补衣匠,其实也能不算是赚钱,不过就是靠自己的劳动力挣一点报酬而已。同一名普通的制衣厂工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同的只是工人在工厂里面工作,而他则属于自由职业。

直至改革开放,性质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时,有相当一部分拥有海外关系的家庭,因为有侨汇收入,他们也开始付得起钱购买新的衣服,不需要在旧的补丁上再加补丁。

     这时候,补衣匠发现了市场商机,为了能挣更多的钱,他不再做替人修补衣服这种简单的服务,转而模仿当时正开始流行的香港服装款式制造成衣出售。虽然,他的生意方式已经有所变化,却也没有改变挣钱的本质。因为,他仍然要靠自己一双手挣取劳动报酬,尽管所挣的钱,要比从前多得多。

     当时,像他这样会做成衣出售的人并不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开始提高,光顾他的顾客越来越多,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顾客多了,单靠两夫妻的劳动力,显然应付不来。于是,夫妻合计打算请帮工。

     一旦他们开始请帮工,便马上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从原来自力更生的个体户,成为真正的老板。虽然也只不过是一个小老板而已,获利的性质却随之从挣钱变为赚钱。这是为什么?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利用了别人来分担自己的劳动。

     至于当老板的人,赚的是什么钱?为什么那些工人愿意替老板工作,利润是剥削他们而来的吗?我们最好从经营过程去观察。

     借用亚当·斯密名著《国富论》中关于制针的著名例子,解释起来更意思,也是出于纪念这位天才。

     假设,从前制造钢针,主要是由一批熟练的工匠,在自己家中凭多年锻炼出来的手艺独立制作,一个工匠每天能够生产出十枚钢针。市场上每枚钢针的售价为一元,每个工匠每月销售收入为250元(假定工匠每月工作25天,其余为休息日),每枚钢针需要消耗的钢材和工具价值为五角钱。经过计算,工匠每月净收入为125元。

有一天,外面来了一位从事钢针贸易的商人,他把本地所有工匠邀请到酒馆,对工匠们说,自己准备在当地开办一家制针厂,打算聘用所有的工匠到工厂当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5天,工资是125元。

     其中,有五个工匠表示愿意受聘,其余的人拒绝了商人的盛意,认为还是自己在家中工作来得自由。因为工人数量不足够,商人当场把月工资提高到135元。结果,另外又有五名工人表示接受。

     于是,商人着手筹建工厂和组织生产。期间,发生了一件令工人感到意外的事。商人并没有像常规那样,安排工人独立生产钢针,而是把钢针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十个工序,要求每个工人各负责完成其中一道工序,即是实行生产分工。

     众所周知,这种生产方式,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商人也不会做作这样的安排。我们假设,因为实行了分工的原故,每个工人平均每月制作500枚钢针,工厂钢针总产量为5000枚。钢针的市场售价仍然是一元。因为专业化分工和大批量生产,钢材和工具的消耗率,比那些独力制造钢针的工匠们要低,每枚钢针只需消耗4角钱。

     工厂每月的销售收入为5000元,扣除十个工人的月工资1350元,以及制造钢针所消耗的钢材和工具价值为2000元,商人获得的利润是1650元。

     至此,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商人的利润来源呢?我们假定,工人在工厂工作的劳动强度,同他们在自己家中制作钢针的劳动强度完全一样。并且,他们每月额外多得的十元钱,姑且作为他们在工厂工作所受到的纪律限制、人身约束,以及因为专业化令他们的技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等等的补偿。

     不可否认,所有的钢针都是由这十个工人生产出来。问题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来自于工人自身的原因,他们仍然付出了与从前一样的劳动。所以,工厂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应该归功于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即是实行了分工。而这种组织方式,是由商人自己想出来并加以实施,所以,利润似乎是理所当然地应该归商人所有。

 第五十六节:赚的就是交易价值(三)

     问题并没有完全解答。也许读者你会认为,商人的利润所得,是基于他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利润是管理的报酬。

     我们把故事继续下去。在工人当中,出现了不满的情绪。他们认为,商人剥削了自己。于是,有一个工人不甘受剥削,愤然辞职回家重操旧业。另外一个也辞了职的工人,他不是回家重操旧业,而是模仿商人的做法,自己开办了一家新的制针厂。

     我们分别追踪这两个人的结局。

     重操旧业的工人,回归到他原来的个体工匠角色上去,每月仍然挣取125元的报酬,其实,也就等他自己雇佣自己。尽管,工厂工作的经验已经让他明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即使手艺再好,也不可能同有组织、规模化的工业生产相比,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所以,他也没有打算重返工厂,甘于继续依靠自己一门手艺挣钱度日。这样的人,我们姑且称他为食古不化。

     另一个办工厂的工人,遇到更多的问题。一是他既不懂生产管理,二也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供他使用。古训有道:天将降大任斯人,必先劳其筋骨!再难的事,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幸亏是工匠出身,没有熟练工人,对于他也不算得上是天大的难事。职业培训是现代的时髦玩意,我们不妨用到他的身上。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已经简单化了的工序,对于工作技能的要求,应该相对地降低了很多。所以,新工人的培训,不会把眼前这位工匠出身的新老板难倒,也不至于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最难的问题还在于,如何进行生产管理。上天也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这位有志气和毅力的新型企业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正如读者你们可能也已经想到的那样,经过多方物识,最终让他高薪聘请了一名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协助自己承担这个关键的职能。

     我们假设,新工厂的生产安排和日常管理,完全交由聘请来的经理负责,老板每月支付经理薪酬300元。新来的工人经过一个月培训,基本上能够胜任单项工序的工作,产品质量一点不比商人工厂的差,只是生产效率比不上对方,每月只能生产3000枚钢针。每一枚钢针的钢材和工具消耗为4角5分,比那些单独制作钢针的个体工匠消耗率要低,但比商人工厂则要高。十个工人的工资定为每人每月100元,这应该是合理的,毕竟,新工人无论生产技能和工作效率,都不可能与熟练的工匠相比。

     我们替这位新老板算一算帐,他每个月能赚多少钱。计算的结果是,老板每月盈利350元。表面看来,他远远比不上商人赚的钱多。但我们不要忘记,老板被我们假定他完全没有参与生产管理,也不如商人那样,曾经对生产有过任何组织方面的创新。工厂的生产制造方式,是经理从商人那里偷来,或者是老板在自己从前的工作经验中学来的。当然,培训工作上的付出劳动,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免得解释起来累赘,毕竟,这种付出对于新老板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他自己可能也没有计算入成本当中。

     故此,一旦扣除这些部分,老板与商人的盈利差距也就不会太大了。我们甚至可以近似地认为,老板的盈利是纯粹的利润,基本没有渗杂其他劳动性的价值创造成份在内。显然,在其中,老板既没有亲身参加生产过程,也没有对生产管理有过任何的设想和贡献,但他仍然能够赚取利润,这又如何解释呢?看来,把利润归咎为剥削或者劳动、创新、冒险、节俭等等,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521.html

更多阅读

第五十二节:大理鸡足山巧遇高人!

第五十二节:大理鸡足山巧遇高人!又是一场大病。好像这已经形成习惯了,不管是大赢,还是大输,肖遥都会在平仓后发一次高烧。这次还是持续的高烧不退。当肖遥清醒过来时,他已经躺在了协和医院的病房里,坐在他床边的是小龙女。“你可醒过来

第五章第一节/5词汇的拼写记忆 英语词汇记忆方法

请先欣赏美图--川藏线和雪山:《Nature-way自然之道英语学习法》第五章第一节。七)词汇拼写/记忆的要点。(参考拼音/国际音标等)而在第三章英语的特点里,已经和大家分析了,英语等拼音文字的优势,就是“拼写发音”的--知道词汇的发音/声音,

AKB48——21世纪的丑小鸭传说第九十一节 21世纪的丑小鸭

第九十一节 横山由依  以12387票获得第21位,从而率先进入选拔组的女孩,是四期生仓持明日香。图:仓持明日香  两年前,她曾以同样的排名进入过选拔组。但去年,第23名虽也是一个稳定的成绩,却让她一下子跌入了Under Girls的阵容中。

AKB48——21世纪的丑小鸭传说第七十六节 21世纪的丑小鸭

第七十六节高城亚树  除了板野友美和宫泽佐江,在第2届AKB48“总选举”中杀出的另一匹黑马,就是六期生高城亚树。  向一个自称AKB48粉丝的人提问:“AKB的天然呆角色是谁?”如果他回答你:“是小嶋阳菜。”那么差不多可以判断,他的了解

声明:《第五十六节:赚的就是交易价值(三)》为网友纠缠着的空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