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价格中的交易成本(下)



 但我认为, 并不因为交易信息不对称,才令你要付出交易成本。交易信息不对称,只是产生交易价格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很多的交易不对称因素存在,而且,交易不对称是任何一项交易当中必然的事情,否则,也就没有交易的必要。以下是你经常要为它们而支付的交易成本中一部分:

     其一、差别成本:

     同类型,同档次,同样造价的房子,城市中心与郊区地段,它们的售价有天壤之别。其中的原因谁都明白,并不是郊区的土地与城市的土地有什么不一样,而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对于居住者的生活便利程度有区别。所以,房地产商赚的是“不对称”利润。

     其二、条件成本:

     从电视上得知,有一位作家颇懂得做生意,他把西北一处荒凉原始、因而风景别具一格的地方圈了起来,然后出租给电影公司用于拍外境,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从中赚了一笔。显然,这个景点并不是因为作家做了点什么才出现的,据说,卖的就是原始,而赚的则是基于独占的“垄断”带来的钱。

     其三、信息成本:

     到网上浏览,你会发现,有不少的网页要求你首先支付一笔费用,然后才能点击进入。我曾经为得到一条商业信息,向朋友支付一笔酬金。尽管看完网页,或者得到信息以后,网站以及我的朋友,好像都没有为此失去任何东西,信息仍然在他们手上抓住。可见,我们为“知情”而付款。

     其四、风险成本:

     一般情况下,我们情愿到有信誉的大商场,而不去卖价更低的个体商店购买电器产品,尽管我知道这些商品其实都是同一家工厂生产出来的。出于避免可能发生的假冒、伪劣等等的风险,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故此,商家因自己的“信誉”而赚钱。

     其五、心理成本:

     在出外旅游的时候,对于服务质量好、招呼周到、讲解出色的导游,我常常舍得给他们一点小费,以资鼓励。尽管我知道,以后不会有多大的机会再享受他们的服务,也明白即使我不给他们小费,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这样做,心里会舒服一点。我是为自己这种“感觉”而甘心情愿付钱。

     商品买卖中的交易成本,是为了完成交易过程而一定要付出的代价。既然是一种付出,它就得有一个去向。物理学中的能量守衡定律,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应该也同样适用。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在交易中被消耗掉

     在商场购物时,你同商家互相讨价还价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属于一种消耗。这种消耗,无影无综,不会有人因此得到什么。

     二是,被交易第三方获得

     支付货款之后,你通常会收到一张销售发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格里面已经包含了销售税,当然属于一种交易成本,但对于政府,则是她的财政收入。

     三是,被交易另一方获得

     在你所支付的货款中,难道你没有被商家赚去一部分吗?对于你来说,这算不算也是一种交易成本呢?问题是,这些交易成本被对方得到了。

     在我看来,它们究竟应该被视为是一种“成本”,还是一种“价值”,只是相对而言的,在乎于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取决于你失去了还是得到了它!这正是解释利润来源的一个关键之处!

     既然,有人在买卖过程中,因为交易而赚了钱,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价值呢?这种基于交易而获得的利益,姑且称它为“交易价值”。假如,在买卖的时候,你有条件和机会从中能够赚取一些利益,难道你不认为它是一种价值,会轻易放弃吗?

     在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概念,称谓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但它们与这里所说的交易价值并完全不相同。

     用以下的例子解释其中的区别。

     如果,你以一台电视机同朋友交换一台电脑。在公平的情况下,你们两个人都会从交换中获得“利益剩余”。因为,你肯定认为电脑给你的效用要大于电视机。否则,你怎么愿意舍得放弃电视机来换取电脑吗?

     同理,你的朋友也认为电视机对于自己的效用大于电脑,所以,他也才会同意与你交换。只要其中有一方不认为存在交换利益,你们就不可能成交。

     在这里,我用的是交换一词,因为,我们已经排除了所有影响交换的外部因素,只是考察交换物品在你们各自心理上的效用感觉。虽然,交换对于你们都带来了好处,但是,你们双方都不会因此而获得利润。

用一个极端的例子,则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你只是用一个面包就换来了一台电视机,用这台电视机又换回一幢房子。虽然很离奇,但也最多只能说明你在交换中占了大便宜,终究不会因此让你赚取一分钱的利润

     只有在透过与交换物品无关的外在交易条件之间,进行成本和价值比较,才会产生交易成本和交易价值,而交换剩余则来自于交换物品之间的效用比较。所以,交易价值与交换利益剩余说的不是同一回事,显然,交换利益剩余是交易价值的基础,毕竟交换是交易的基础,交易也是为了获得额外的利益。以下的例子能够说明这个含义。

 第四十九节:价格中的交易成本(下)

     假如,你家中有一台已经报废的电视机需要清理,它对于你应该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反而需要你付出清理成本。正巧有一位收卖破烂的人路过,他愿意出一点钱向你收购这台电视机。这点钱就是你从交易中获得的交易价值,是你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为你带来的利益。如果你放弃这个所有权,已经把电视机扔到垃圾堆,对方就无需向你支付一分钱----关于这方面的解释,详见时间价值部分。

     经商者之所以花心思为购买者供应产各式各样的商品,就是看中了在市场价格当中,存在着交易价值这个部分。否则,你说他们凭什么天天在市场上争个死去活来,还想着法子委曲自己去讨消费者欢心,为他们制造花样百出的商品?这是任何一个哪怕水平最低的老板,心里都明白着的事情。

     我相信读者你们是一样地明白。在购物的时候,你至少也应该有所发现,在自己支付的物价中,其实并不只是付出了你真正想要的商品本身的生产价值,往往还得为一些同到手的商品并没有多少关系,却同你是否能够买到这件商品的一些条件和因素而额外支付一笔费用。例如,你支付的货款,通常已经包含了商品的广告费用、免费试用品的成本费用、甚至还包括政府规定必须要交纳的增值税。

     事实上,你并没有打算购买它们的广告,就你来说,不管他们做不做广告,你都会购买这些商品。就算是出于广告吸引,才令你有兴趣购买他们的商品,但事实也摆在面前,这些广告其实丝毫没有增加你在消费这件商品上任何的方便或者好处。

     同样地,你也从来没有享受过他们的免费试用品。至于纳税,这是你能够从商店里购买商品的必要条件。如果不纳税的话,哪一个商家都不敢明目张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销售自己的商品,否则,要冒违法的风险,纳税是他们从事经营的义务。

     但对于你来说,花了钱之后,既没有得到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也从来没有感觉它们为自己带来额外的好处。类似的这些交易条件和要求,肯定是在你购物的有时候才会出现的,它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过,你一定要为它支付一些钱,否则,你买不走东西。它就好像影子一样,随着商品一起卖给了我们,尽管你什么也没有得到。

     价格中所谓的“水分”,指的也是这一个部分。之所以说它是“水分”,是因为,卖货的商家,往往千方百计地要往商品里面“灌水”,好增加他们的利润。而买货的顾客,只要有条件和可能,他们都极力要把价格中的“水分”挤出来,以便节省自己的负担。大型项目的交易谈判,最能让你体会到交易双方“灌水”与“挤压”的较量。

     为什么商品价格里面总会有“水分”?

     作为一般的消费者,也许没有多大的兴趣了解经营或者市场经济,是从何时以及怎样诞生的,它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只是想搞清楚,我们现正生活着的这个以市场交易为中心的商业经济环境,同自己有什么利害关系,恐怕就足够了。

     我们大部分的生活资料,日常活动,包括工作和购物,都离不开交易这个环节。每天上班工作,其实就是为交易而去,老板给你工资,你为老板工作。你的工作成果,例如设计一套电脑软件、或者生产一只塑料茶杯,也一定要拿到市场上交易,交易成功与否,才是检验你工作成效的最终依据,将来是否继续有工作可做,是否有加薪的机会,往往就是取决它。等到发工资的那一天,你大可放开心怀购买自己中意的商品,这时候也离不开经历一个交易过程。

     交易,既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古代商业行为的历史延续。多少千年前,人类社会就已经出现和存在交易活动。直到今天,从本质上看,交易仍然保持着它在初始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具备的那种原始性和简单性。

     何以见得呢?我们从前的祖先,到集市上购买一袋大米,同我们现在到商场购买一包大米,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最多也就是购物环境和使用的货币不同罢了。

     在市场上,不论你的知识水平如何,心智思维怎样,这一切都不会妨碍你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交易活动,大不了就是被对方多赚你一点钱而已。对于交易本身而言,目不识丁者同高学历和智商的人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区别。你到书店买书,不会因为你的水平高或者低,人家给你一个特别的价格折扣。

     之所谓以价格里面有弹性、里面藏着“水分”、存在交易价值以及利润,通通都是价格自己惹的祸!

     因为,价格本身不是一个准确的交易衡量尺度,尽管,历来的经济学家竭尽他们一生的精力,试图解开商品的真正价值来源,以及它的准确价格数值,但事实上,从来也没有如愿过。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尺度,交易也就只能是交换,经营、市场经济恐怕也没有存在的机会,至少,它不可能像现在这个样子。

     正是因为交易价格对于商品价值衡量的的不准确性,交易双方都有从交易中获得更多利益的要求,况且,价格又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决定价格的还是交易者自己。每一个交易者的个人情况、环境条件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交易价格存在弹性,每个交易者都希望往价格里面注入有利于自己的“水分”,而把不利于自己的“水分”挤出来,好从中得到交易价值,减少交易成本。

     一般来说,普通的消费者是没有条件改变商品价格,所以也就不可能往里面“灌水”,在能够议价的场合,最多也就争取多挤一点“水分”出来。价格的主动权通常掌握在厂商们的手中,因此,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你总要为此支付一定的交易成本,而在这个成本里面,有一部分要成为他们的交易价值,他们就是冲着这部分交易价值从事经营的。

     只要读者细心留意自己的下一次购物,就会发现这个秘密。这的确是一个秘密!尽管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是你平常熟视无睹而忽略了它。但它却是解释为什么做生意的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生意人——能够赚钱的一把钥匙。利用这把钥匙,尝试揭利润来源之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532.html

更多阅读

第五十二节:大理鸡足山巧遇高人!

第五十二节:大理鸡足山巧遇高人!又是一场大病。好像这已经形成习惯了,不管是大赢,还是大输,肖遥都会在平仓后发一次高烧。这次还是持续的高烧不退。当肖遥清醒过来时,他已经躺在了协和医院的病房里,坐在他床边的是小龙女。“你可醒过来

人物传记 崔日用《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九 旧唐书 列传第二十二

崔日用《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九崔日用,滑州靈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進士舉,初為芮城尉。大足元年,則天幸長安,路次陝州。宗楚客時為刺史,日用支供頓事,廣求珍味,稱楚客之命,遍饋從官。楚客知而大加賞歎,盛稱薦之,由是擢為新豐尉。無幾,拜監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珍园文化   赵梅阳在世界的版图上,只有中国这块最难为投资者看懂,中国进入投资迷局的混沌时代。为此,笔者将撰文四篇,分别为:直面中国,投资迷局;聚焦全球,高端消费;共赢珍园,玉品人生;创新模式,财

声明:《第四十九节:价格中的交易成本(下)》为网友我们都不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