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交易之前,就已经先有价格,看起来似乎有点荒谬,但事实就是如此,它正是经营的秘密所在,也是经营能够产生的主要原因。不过,读者应该有这样的常识,在这个世界上,是先有交易价格,然后才出现经营活动。所以我才说,要从经营这个角度去理解。不管怎么看,搞清楚价格的起源,是问题的关键,否则,讲不清楚为什么价格里面有利润。
即使在从最简单的一般产品交换这个方面来看,正如上例提到的,农民到农贸市场出售农副产品,或者农民在自家同邻居交换产品,都一定是先确定交换价格,然后才最终完成交换的全过程,这在道理和事实上都是能说得过去的。
哪怕回到原始时代,这个结论也同样能够成立。在之前虚构的远古故事当中,我们怎样去解释,两个古人是如何完成历史上第一次交换的呢?以他们的智慧,当然不存在有什么理论根据去指导他们交换产品应该用什么比例,反而是我从家乡看到现象,作为解释的理由来得更可信。
延用之前的例子。农民以自家有余的产品,向邻居交换自己短缺的产品,他们未必是按照各自付出的生产成本,或者说是劳动价值作为交换的比例依据,尽管理论上可以这样分析。
一来,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换的人,并不一定能够了解对方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付出了多少劳动量。况且,身材高大健壮的人,同矮小瘦弱的人,他们每小时的劳动量怎样折算?现在的理论家能够说得明白吗?更何况那个时代的人?
二来,当时也不可能像现代企业那样,可以清楚地核算出各自的生产成本。所以,他们也不会在乎自己或者对方究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劳动量,最关心的是能否换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至于用什么比例进行交换,只要双方都认为,自己在交换中所得到的产品,比放弃的产品更值得,就可以接受了。可见,从一开始,价格就已经是一个十分含糊的尽度。
当然,出生的时候含糊,不一定就永远含糊下去。但事实上,商品价格的确一直都是这么含糊的。故此,它的里面从来就包含着“水分”,也从来都是有弹性。以前的价格含糊可能是来自于交换者的无知,但经营出现以后的价格含糊,却是出于人为有意制造的。为什么这样说?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我们最好走到市场中去,观察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商品价格,是指你购买商品的时候,真正需要支付的实际成交价。这应该不存在什么异议,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实际进行交易时的买卖成交价,才是这件商品的真正价格。在商店里面,各种商品价目牌上的标价,只不过是一个标示,不一定是真正的成交价。就像服装店里的价目牌一样,标出来的价格是一回事,最后的成效价可能是另一回事。
为什么要特别地针对成交价?其中有它的作用和意义,透过成交价的形成,我们也许能够发现里面的奥妙。
成交价与标示价之间的区别,在于你是否真正参与到交易中去。如果,你并没有打算购买一套家具,不过是在商场里面随便看看,浏览一番。你当然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去注意它的标价究竟是高还是低,可能在几秒钟之后你就已经忘记了。这个时候,你和商家之间不存在任何的交易关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彼此之间的角力与影响。
故此,要了解价格,我们就要亲身参考交易。一旦真正进行买卖的时候,你很自然地有一个身份,不是卖货人,就一定是个买货人。亲临其境,你就有所发现。
本来,我们讨论的是经营,但是,我们有必要首先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去搞清楚上述问题,找出其中的答案。因为,作为消费者,我们虽然未必了解经营,但一定对消费有认识。所以,从这样的角度去观察,我们可以更方便地透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以下我的答案作出你的判断,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即使我们想成为一名经营者,期望能够发财致富,我们也必须先要了解,消费者是怎样在市场上购买的?交易是怎么一回事?交易价格又是怎样确定的?从而,我们才知道如何去赚他们的钱,明白利润是从哪个地方赚回来。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向对方支付钞票,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问题是:我们应该向对方付多少钱?换一种问法,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多少?
通常,向你提这个问题的人,如果不是他的神经有问题,就一定是幼稚得可爱!因为,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多少,一般是由商家定出来的,你想购买的话,照价付款就是了。
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假象。在你每一次购物的时候,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你同商家,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你同售货员两个人之间的事。而隐蔽在这个假象背后,还有着另外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真相已经存在。我们以你在到菜市场买鸡蛋作为例子,这样解释起来更方便一些。
到菜市场上掏钱准备购买鸡蛋之前,你通常都会像我那位远亲买鸽子一样,对所有小贩出售的鸡蛋作一个质量和价格比较,然后,选择光顾所谓的“性价比”最高的小贩。
也就是说,在你正准备向其中一个小贩付钱买鸡蛋的当下,其实,你已经是处于“以一对多”的态势面对着这个小贩,即是已经从众多卖鸡蛋小贩之中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光顾对象。你是运用了手中掌握的购买权,以及在菜市场上有着众多小贩供你选择这个有利的条件,无形之中对所有的卖鸡蛋小贩施加了价格上的压力,迫使所有的卖鸡蛋小贩们,不能不参考鸡蛋的现行市场成交价格和同行的竞争状况,据此调整自己的鸡蛋销售价,以便吸引像你这样有购买欲望的顾客选择并且光顾自己。
同样地,卖鸡蛋的小贩,也是透过“以一对多”态势来“迎战”你近乎苛刻的价格要求。他之所以要这样做,与你的心态也是一样,无非是要在众多的消费者当中,吸引那些愿意按照有利可图的价格购买自己鸡蛋的顾客。
他一般不会指望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成为自己的顾客。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除非自己出售的鸡蛋“性价比”要绝对地高于菜市场上所有的小贩,但这不可能做得到,因为不存在垄断的条件。所以,他只能来一个折中,争取向“价性比”最高的顾客销售自己手中的鸡蛋。为此,他也有从众多顾客当中选择合适的顾客售卖鸡蛋的权利,以此争取自己的利润,如果你非迫他以不合理的低价把鸡蛋卖给你,他情愿不做你生意,毕竟,市场上不只有你一个顾客。
假如,市场上真的只有一个卖鸡蛋的小贩,或者只有一个买鸡蛋的顾客,情况就不完全一样了。鸡蛋价格必然因为这种极端情形而被调整,直到其他的竞争者退出,只剩下一个卖鸡蛋的小贩对着一个买鸡蛋的顾客为此。所以说,鸡蛋价格要受供求影响,但不决定于供求。
至于鸡蛋的价格怎样形成的,这就要劳驾你回忆一下,自己是怎样知道鸡蛋的市场价格。我们姑且设想你是刚刚组织家庭的新婚夫妇,第一次以家庭主持人的身份到菜市场上采购,以前从来没有过到市场上买菜的经历。所以,你根本不知道鸡蛋的市场行情,于是,随便地购买一点鸡蛋回家做菜。
随着购买次数增加,为了节省家庭开支,你必定会记住这次的鸡蛋成交价,作为下一次购买时的经验和借鉴,防止出现高买而多花了冤枉钱,以至被你的另一半责怪不懂持家。
在一般情况下,买鸡蛋的小事,可能你不会这么做。但如果选购的是高价的时装,你自然舍得花时间、不辞劳累同时装店老板讨价还价一番。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将要购买的那套时装的生产成本,包括它的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是多少。所以,你与店老板讨价还价,往往只能凭着有关的经验和信息,或者在心里与同类型服装的购买价格作一个比较。例如,根据你以前购买同类时装的价钱加以对照,或者从朋友、同事的购买经验和心得介绍作为参考,又或者以目前你所了解的行情进行推测。
我们也可以从经营者的角度去了解价格的形成,毕竟商品价格主要是由他们首先提出来的。时装店老板其实也不知道你心目中真正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他凭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对顾客心理的掌握,以及根据你的表情来决定自己应该向眼前这位准顾客报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这个报价可能被你接受,也可能把你吓跑,或者你们都不甘心,继续议价下去。
最终,总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成交,要么是大家白费一场心机!但事情并不一定就此结束。不管交易成功与否,你都可能因此改变了自己印象中有关时装的价格信息,至少也会从中吸取一点经验,为下一次能够成功交易、或者争取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总结经验。
你有什么样的经验,这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时装店的老板,因为这次销售的成功与失败,往往要令他对服装的定价重新作一个评估。假如有很多进店的消费者都不购买他的时装,调低售价就成为他迫切要做、并且也是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否则,他的时装永远都卖不出去。
如果他真的把售价降低,显然,这是前面那些潜在购买者们努力的结果,为后来的顾客带来了效应,时装店老板愿意低价出售服装了。假如降价要令店老板亏本的话,那么就只有关门大吉,消费者从此再也看不见这间时装店的存在。
在一条街道上,通常不会只有一间时装店。附近的时装店老板发现,自己的生意额最近减少了不少,而邻居则客似云来,他必定要去看个究竟。当他发现是因为别人降低了售价,把自己的顾客都吸引过去。你猜想他会怎么做?除了也跟着降价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故此,不管交易成功与否,价格一定会对买卖双方以后的交易行为,甚至对其他人的交易行为发生影响,这个影响的后果正是反映在他们的交易价格上。所以说,交易表面上是交易双方两个人之间的事,但它的影响作用将涉及一大批购买者和时装店老板。
即使你购买其他商品,情形也大致差不多,那些商家们通常也会出现类似的举动。由此可见,商品的成交价,既是你同商家之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也要同其他的交易活动,甚至对整个市场交易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你既要被别人所影响,也同样地影响着别人。
为此,每一种商品的价格,或者说是每一次买卖的成交价,不仅仅只是购买者与售卖者两个人之间的事。可能你没有觉察,购买商品时的交易价格,每一次的成交价对市场的影响,都有一点像石头扔到池塘中,泛起的波纹传递到整个水面,区别在于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市场现象,你每天都能够接触得到,只是没有注意罢了。对此,关于市场上商品交易价格的决定,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结论:从本质上说,交易的价格首先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但它的形成,则是受到整个市场环境的强烈影响作用。
在能够议价的情形下,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人,交易价格通常向有利于你的方向倾斜。推而论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都是由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角力的结果,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而这个力量来自于整个市场。虽然,价格有一半由消费者决定,问题是,消费者个人的议价能力极之有限,他常常要利用整个市场的力量来发挥议价作用。
这个结论,对于不实行议价销售的商品,同样成立,因为,不能议价主要是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存在特权性垄断,二是为了节省双方的交易成本。消费者运用手中的购买权,迫使商家改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