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知识、经验与直觉概述(上)



讲到能力,尤其是讲到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让我想起一个有关争论,这是学管理专业的人,喜欢谈论的话题:成功的管理,靠科学还是靠艺术?

    一旦强调它的科学性,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又常常同我们开玩笑。我们可以发现,没有多少经济或者管理科班出身的人,能够当得上老板的。相反,那些当老板的人,往往看不起从学校里面走出来的学术专家们,有能力承担得起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任。

    我自己曾经遇到过一件尴尬事。我打算参加一所高校开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进修课程,须向老板申请上课时间,老板这样对我说:“学那东西没有用!”

    我的老板也是一位在国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学的是理工科专业,他这么说,显然不会是出于他的无知或者偏见,自然有他的理由。

    他说道:“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不是现在的理论知识所能够解决得了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没有多少规律性可言,所以,不存在通用的办法;另一个原因,我们每天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具体的事物、特殊的问题,那些大道理,怎么能够用得上?”

    我发现,作为过来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很少相信理论的,常常有自己的一套近乎固执的看法。之所以说他们固执,指的是他们不单只是这样想,事实上也是这么做。或许,他们的见解,只是一些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另类之说。就像来自民间的土偏方,是不会被那些科班出身的正牌大医院或者学府里面的医生、教授们承认一样。但我实实在在地看到,正是这样的行为理念和处事方式,让他们赢得了令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就!

    甚至,他们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当中一些已经深入人心的理论、观点,以自己的行动及其成效,向它们提出了挑战。他们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突破了现有的学术框架,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模式。

    我们不妨看一看这样的例证,其实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在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上,却有着完全相反的结果。

    在经济学当中,有一个你十分熟悉的基本理论,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它的价格,即使是在完全竞争这样的市场里面——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或者小生意人,你所面对的市场,其实都是完全竞争的,出现垄断也是人家的事。这时候,不管你是买货的人还是卖货的人,一旦走入市场,你马上就能明白,其实它们正好相反,是商品的价格决定着你的供求。

    作为一名顾客,看见市场上蔬菜的价格,今天比昨天低了,你会多买一些还是少一些呢?显然,价格降低了,你的需求或者说是购买量,多半是增加。再看另一个例子,手提电话的市场需要之所以增长得如此之快,不正是因为它的价格下跌得也快所致吗?

    相反,作为一个商家,如果你想自己的商品能够多卖出一点,通常会做些什么呢?就是降价促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你更多的货。这时候,你看到的市场需求,才真实地增加了。

    事实上,商家们有能力做得到的,也只是改变他们的商品出售价格,这是经营者们一直以来都在绞尽脑汁要做的事情,价格往往成为他们手中的玩意。只要你留意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战,也就容易理解了。作为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往往是因价格而改变。你到商场上看一看降价、促销商品前面的人流量,也一样能够明白!

    对于市场上的供求,他们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试问,谁有能力要求顾客多买一些?又有谁能够阻止其他的同行竞争者少生产一些?即使政府也常常透过调整钞票发行量等财政手段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从而调节市场供求的。

 第二十七节:知识、经验与直觉概述(上)

    另一个例证是经济学总是以均衡作为它的理论研究基础。而我发现,在现实当中,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恰恰就在于它不断地打破这种均衡,避免让自己陷入均衡的位置上。每一天,市场上都有人要破坏原来的价格,好从竞争者手上抢夺市场份额。

    实干的经营管理者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特殊、甚至是全新的难题,他们需要的是透过行动去达至自己的目标。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市场均衡,利用当中出现的空隙开辟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他们不能不从讲求实效的角度,去对待眼前的事情,找到切实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

    他们并不那么关心怎样进行分析,有什么理论根据,重要的是想出办法争取满意的结果。他们也不会在乎理论研究所必须有的前提条件,甚至是否合乎逻辑,重在追求成果,为求达到目的。所以,冒险就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而理论分析是不存在冒险成份的。他们更加不会循规蹈矩,按章办事,否则,他们便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一心要追求的就是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志在从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

    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作作风,常常同理论上的解释有着很大的差距。

    正如我的一位已经当上企业高层的同学,曾经颇有感触地这样说道:“理论上的东西,真的不能全信!它同现实相差得太远了,根本就是两回事!最大的缺陷,就是它们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

    “当你亲临其境的时候,才会发现,现实要比理论零乱、琐碎和特殊得多,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如乱麻一样纠缠不清,不可能存在理论分析那种清晰的脉络。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性的学术解释或者技术手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高深的理论反而容易把那些初入行的人吓倒,使他们丧失了应有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在实际操作中,感性往往比理性更有用得多,这恰恰正是理论所反对的。当我们分析一个顾客或者一个员工身上出现的问题,完全撇开感性,纯粹从理性角度出发,通常找不出真正的症结。尤其是对具体事件的感觉,理解和判断上,感性往往比理性更加有效和可靠,更容易找到出路!

    “事实上,经营本身并不是一门技术,更多的是属于一种感性行为。它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行当,主要是靠服务、创新、求变来配合市场的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成长的空间,这恐怕不是抱着科学态度就能够解决得了的,似乎依赖感性的程度更高一些。其实,做生意并没有什么奥秘,也不那么神乎,它甚至连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可以做得到。当然,要做得比别人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他还用了一个比喻来解释其中的道理:经营有如谈恋爱,单靠理性的话,多半都不可能成功,因为,它本身就是来自于人的感性,成功的原因,往往不容易从道理上解释得清楚。

    事实上,类似他这样的人大都有着相同的看法,从而对于现实的理解和态度,有别于学府里面以及科班出身、注重理论分析的知识一派,成为强调临场发挥、讲求实效与技巧的经验一派。

    两者之间分歧,主要不在于学术上的争论,而是在实践操作上,它们究竟具有更多的科学性还是艺术性?侧重于理性还感性?靠逻辑分析还是凭直觉判断,谁更可靠?

    知识派认为,经营与管理,应该成为一门科学,有必要从具体的问题当中总结出规律性来,成为一门技术,以便对其他人、或者将来的行为,提供规范性的指导作用。而这种作用,正是建立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

    而经验派则相信,经营上的事情,大都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而且,各自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并不一样,具体问题只能具体处理,与其依靠一般性的知识或者技术去解决,不如凭经验和直觉,运用艺术和技巧进行应对,这样来得更实际和有效。知识在这方面的作用似乎并不那么显著,最多也只是提供一种参考、指导作用。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你同一些从学校出来不久的大学生,尤其是钻研过高深理论的研究生、博士们,谈论怎么样经营一个企业,或者探讨某个管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大多会引经据典为你分析一番。

    然而,随着时间向前走,他们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之后,如果再同他们旧话重提,你会发现,他们开始偏向于用已经拥有的经验和自己的体会来解释原来的问题。开始从知识派向经验派转舵。

    特别是那些已经升到高职位上的人。他们常常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训那些刚刚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不久的同门师弟妹:不要做一个书呆子!以上提到的我那位有一番感慨的同学,就是其中一位!

    然而,我并不那么反对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派,倒是想尝试中庸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互相兼顾它们的长处和特点,而不是偏向于取或舍任何一方面。

    如果,只是把他们的经验看作一种纯粹的艺术发挥,完全基于直觉上的判断,好像我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了。因为,正如他们所说,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每一件事,都各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此一来,某个人、某件事、某一地行得通的办法,未必在其他地方也能奏效。如果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反而有误人之嫌!

    但我所见到的事实,却一再地发现,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当中,的确有一些颇具共通性的痕迹,在大部分相同的场合,一直在发挥着类似的作用。而且,经过他们自己的反复移植,以及其他人接二连三的模仿,也都产生了相同的效果,证明当中确实有规律可寻,是可以借鉴和仿效的。

    以我的理解,所谓科学,就是要在独特个别、杂乱无章的事件里面,找出它们的共通之处,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好让我们在面对着同样问题的时候,有矩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不至于盲目和被动。

    当然,来自科学的发现,也不是万试万灵的!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特征,不存在所有的问题,按照现成的标准方法都能够解决。况且,在经营这个领域,不断求新求变,似乎是它永恒的主题。基于这个原因,可以肯定的是,理论几乎永远落后于现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560.html

更多阅读

第9节:环境、经验都要服从于你心中的那幅画

系列专题:《实现人生梦想的秘密力量:心跳的人生》  环境、经验都要服从于你心中的那幅画  写"未来日记"或写"15遍你未来的梦",也许对你还可能只是一种好玩儿的"幻想旅行"。"做梦是自由的,虽然不知效果会如何……"也许只是一种这样的

第41节:自信、心态与运动是女人最好的补品(1)

系列专题:《三个美女的职场江湖:加油!格子间女人》  自信、心态与运动是女人最好的补品  "你过得很好吧?"维维转头问阿燕。  "还行,就是工厂、家里两点一线,所以这么胖。"阿燕自嘲。  "恐怕是不用操心,心宽体胖吧,厂长太太。"维维

第1节:‘母亲教育‘从教育母亲开始(自序)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母亲教育"从教育母亲开始(自序)  中外历史和当代的教育科学都证实了这样一条规律:在早期教育问题上,相对而言,母亲比父亲更重要一些。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对女性的教育,他们

第16节:祸起97亚洲金融风暴(一)(1)

系列专题:《金融危机的惊天秘密: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六、祸起97亚洲金融风暴(一)  要问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祸根究竟在哪里,还得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说起。  这是不是扯得有些远了呢?一点不远,不过才十年。因为不寻根溯源到1997年

声明:《第二十七节:知识、经验与直觉概述(上)》为网友文艺致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