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据说是一条“成功法则”



   也正是他的这种成功观,为我解开他们的成功之谜,提供了一把进门的钥匙!

    通常,我们并不在乎第一种类型的成功。因为,它往往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好处,所以,不容易赢得他们的赞赏和支持,从而也就不会让你有多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正如你的电子游戏玩得再好,闯关的级数再高,也不会有多少人佩服你,反而可能招来不务正业的非议。或者,你竭尽一生的精力和积蓄,收藏一些怪异的玩意,例如,石头。它们除了为你带来一份自我满足之外,又能得到什么呢?当然,追求个人爱好,这是他们的权利,旁人无可厚非。

    还有一些人则属于极端的例外,即是那些已经大彻大悟的人。例如,出家修道的人,或者有特殊信仰的人,又或者是看破红尘立志超脱的人。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至于第二种成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和根深蒂固了。自我们上学读书,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学习成绩的那一天起,这种成功的概念,便开始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面。

    在我们这个社会,显而易见的原因,对于这种成功的竞争,已经普遍到如此的程度,它不单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出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以至充斥到人类的全部历史里面。战争是最典型和最极端的例子。

   问题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成功,不论是胜者,尤其是败者,都难免要为它付出相当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把宝贵的资源、时间、精力、甚至生命,无谓地消耗在这个过程里面,换取而来的未必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历来的战争,从来都不会为哪一方带来真正的胜利。即使你赢了,往往也只是暂时的,今天的胜利,也许明天就要被人取代。在纯粹的竞争下,通常不会有永远的赢家,因为,地球是圆的!

    对于我们来说,考虑的问题可能更现实一些。本来就几乎一无所有,即使有那么一点本钱,我们可以做得了什么?凭什么去同别人竞争?能有多大取胜的把握?在互相竞争、敌视的状态下,为了各自的利益和自我保护,谁又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供别人使用,或者支持有可能同自己竞争的人?

    以往,基于我们这种思维定势,总是停留地彼此互相角力的竞争心态下,去盘算其他人的成功及其原因,以及自身的差距。从这个念头出发,我们自然而然地归结为,别人在能力、才智和条件等方面比我们优胜,所以才有他们今天的成就。于是,在求胜的压力下,自信者固执地要往这些方面拔高自己,美其名为自我完善、自我增值,不然的话,还有什么办法去追赶他们呢?而悲观者则认为,命运已经决定了自己只能做一个失意的人。与其不自量力地同天斗,不如认命!

     正是因为存在着第三类型的成功,改变了那些经营者们的命运。他们有自知之明,明白也承认自身存在不足和缺陷,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选择与人合作的方式,以此弥补或突破自身能力上的局限,作为赢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一种不能不采用的手段,其前提条件是,这种合作必须既要为他们自己,也要为合作者带来好处,即是达至互利的效果,否则,他们也就没有求生的路。与其等死,不如团结起来,互相扶持,也许能有一丝希望。如果,你遇到一个有求于你,也为能你带来好处的人,你会轻易拒绝他吗?

    所以,也是这个原因,我发现,这种类型的成功方式,往往首先、也最多地出现在那些不甘示弱的普通人身上。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甚至部落社会时代,近至当代经商做生意的人,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够轻易地找到它的痕迹。

    优秀者们常常不屑于同人分享、或者被人分占自己的成功,他们更乐于透过竞争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从而鹤立鸡群。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不如集体的智慧,大象也有被蚂蚁打败的时候,世界只以成败论英雄。应了一句古语: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这也许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什么在商界里面的成功者,大多都是出自从前并不那么显眼的人,反而是那些优秀的独行狭,往往就是不如他们!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成功方式,正是我所看到的那些成功者们,他们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从大的角度上看,也正是它的原因,令我们人类能够在短短的最近一、二百年来的成就,便远远地超越了漫长的数千万年以来人类所有历史功绩的总和,明显地体现在社会分工、协作所带来的巨大效应。随着我们对生活要求的越来越高,已经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任何一个人都不拥有如此的能力,他能够凭一己之力,维持自身现有的生活水平。一旦离开群体,就算不至饿死,也只有过非人的生活。

    在我看来,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经营这种人类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贡献。为了解开其中之谜,我们不妨遵循着这些实干家们的生活轨迹,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透过极为寻常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事例,尝试大胆一点地求证,那就是,他们的成功,可能更多地同社会因素有关,是社会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有可能突破个人能力、水平的限制,得以现实那些超出一般人想象力的目标。如果,只是局限从他们身体这个狭隘的范畴里面,我们未必能够发现真正的原因。

    我们好像也不应该否认,个人的内在素质,始终是一个基础,一个核心。没有这个基础和核心,他们不可能凝聚得了周围环境中显得有点松散的力量和条件,得以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产生杠杆效应,创造出一个倍增的成效。由此,让他们的财富拥有量,既超出了他们的自身条件和能力所及的程度,也不是我们凭自己的力量,或者用一般的方法可以同他们攀比的。

    关于这一点,我从前一位颇有点才气的同事,就很有一套见地。他十分喜欢看书,尤其是名人传记方面的作品,也很乐于思考,常常成为同事间的参谋。有一天,他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们,他发现了一条所谓的“成功法则”---须说明的是,名字是他胡乱起的,在这里仅供读者参考。

    成功法则:成功的三分之一取决于个人能力,另外三分之一取决于环境条件,还有三分之一取决于两者如何配合!

   他这样解释道,为什么有些人能力很强,却难有成就,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的理想同自身的环境条件不相匹配,现实根本不容许他有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正如把一头健硕的北极熊放到热带地区里,即使它有再顽强的生命力,也没有多少生存的可能。不过,这种情形并不常见。因为,一个人的追求,往往不会无中生有,它总在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上萌发出来的。

   如果不是以上这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很好地利用身边的条件,作为自身能力发挥的平台,过分地沉迷于自己的水平和作用。因为这个原因,往往导致他同周围的环境互相冲突,甚至发生对抗,令到本来已经受到局限的能力更加没有发挥的空间。这种情形最为常见,往往出现在一些自视过高的人身上。它甚至也是一些已经成功的人走向失败的原因,成功者的自满,常常让他们凌驾于环境之上,企图从环境的适应者变成主宰者,然而终究被环境所淘汰。因为,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令自己过得不愉快的人,排挤他也就成为最必然的选择。这个理由,很适宜用来解释一些巨富们倒台的原因。

    相反,那些能力平平的人,之所以他们能够成功,也同这两个原因有关联。一种人天生在一个优越的环境里面,例如,生在富贵之家,或者长在官宦府邸。生活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天然地造就了他们充满成功的可能。但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

    另外一种人特别值得我们仿效。他们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却很勇于和善于从身边的环境当中,挖掘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条件来支持自己,令到他身上的那么一点有限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就是说,虽然他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不多,却因为外界条件上的配合,以及能力发挥上能够与环境相得益彰,竟然让他们能够取得意外的成功。

    他说道,如果你们也有兴趣阅读名人传记的话,不妨留意在他们的成功历程当中,总少不了曾经在他们的周围,出现过一些外力的协助,才有他们后来的成就。这些协助,往往也是他们努力争取得的结果,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一块馅饼下来!

    关于自信,他的一番解释更让我佩服。他说:“自信总是被认为是成功者的必要素质。但从实效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自信,并不是指你因为拥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有信心这一回事,而是你对身边的环境有所了解和掌握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在这个基础上,你才会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和将来的结果有信心。

   “正如在自己家中,你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地有信心一样的道理。身处于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后果的情形下,你怎么可能会有自信呢?有也只是自欺欺人!

   “真正的自信,只能来自于对自己身边的活动、工作环境彻底了解,并且对它有相当程度的掌握。这对于当领导、经理的人至为重要,如果你连自己的下属都不了解,没有把握进行管理,不取得他们的支持,怎可能对自己能够胜任工作,争取业绩有信心?

 第九节:据说是一条“成功法则”

   “这种自信对于经营者、企业家尤为重要,并且,他们的自信指的也主要是这种形式。在十分了解,控制着的环境里面,他们才会对自己的决定、行为和目标有信心。往往在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看来,他们的举动好像是一种盲目的冒险,而在他们自己的心里,基于对情势的了解和掌握,令他们充满自信。这反而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经营者、企业家们之所以比一般的人更多一份自信,我认为,这并不他们高人一等,主要还是他们对属于自己的企业、长期从事的行业、手上拥有的资源的条件,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掌握,他们运用自己的人和自己的钱,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环境里面自由行动,有什么理由他们不自信?

   “反观那些普通的职业经理人,在陌生、被动和备受管制的工作环境里面,指挥着那些并不怎么愿意服从自己的下属,又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和权力让他们自主发挥,再加上考核他们的业绩目标,常常是没有根据和道理,不过是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一种压力,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怎么可能会有自信?你敢相信他们声称自己有信心吗?”

    以上所说是否有他的道理,读者不妨自行验证。在我日后的阅历里面,尤其是看到其他人的成功经历,不能不承认他很有见地,包括他发现的所谓“成功法则”,大概有一半是合理的!

    之所以说有合理的地方,原因也正是我在之前已经提到的,在经营这个领域,成功很大程度上同环境条件有关。在这方面,我受他的启发,他为我在书中的论述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论据,也提供了一个摸索的方向。在此,我由衷地感谢他!

    不过,另外的一半则被人认为它是谬误。这是由另一位过来人,他以自己的体会和经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反证。他认为,每个人身边的环境及其条件,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你只能被动地适应它,在很多情形下,你是大有能力和机会改变它们,这个改变甚至可以是翻天覆地,这也正是从事经营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最主要成就。

    这是他告诉我的一条有价值的经验!成功人士不但只是透过经营这种特别的行为方式,让他们能够大量地吸收、掌握和运用本来是属于别人、社会的资源、条件和力量,达至他们创富的目标。甚至,他们更为主动地透过组织能力的发挥和对外界的影响力,令他们对现在所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重新整合,变成更有利于施展他们抱负的局面,在这个形势下,他们更加拥有明显的优势,让他们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或者更广阔的空间,故此,他们能够越来越成功。能够让我们见得到的这个现象,恰恰就是在他们的企业组织结构上反映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有多大的企业,就有多大的能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596.html

更多阅读

夏娃年代记 密码 第17节:星期三 夏娃密码 愿望法则(1)

系列专题:《都市男女心灵修炼宝典:生命密码》  星期三  Wednesday  夏娃密码 愿望法则  The Eve Code The Law of Desire  密码之三 夏娃  “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人类,造出男人和女人。”  “心在何处,珍宝也在何处。”

古史辨自序 第3节: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自序(3)

系列专题:《李玲瑶: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要想事业成功,或许主导权不全在自己手中;但要使自己心智成熟,就要端看自己的修炼了。事业成功固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但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处理事务圆通周到,更能赢得朋友的称赞与肯定。成

史记太史公自序 第2节: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自序(2)

系列专题:《李玲瑶: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女性获得了与男人同等的竞争机会,可是我看到有的女性不甘人后,争强好胜,锋芒毕露,将自己的性别异化,完全失去女子特有的宽容柔美的品质,这种个性在职场中也许尚可,在婚恋中

呐喊自序 第1节: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自序(1)

系列专题:《李玲瑶: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自序  教育一个男人,是教育一个人  而教育一个女人,是教育一个家庭,教育三代人  也就是教育一个民族  所以,教育女人,比教育男人更重要过去的八年,我在北大、清华等院校的MBA班、EM

第29节: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1)

系列专题:《预约你的幸福人生:正向思考》  3. 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们,他们因贫困而失去了健康的生活,失去了教育和医疗的机会,但是他们也因为贫困而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广博的学识。有的人很富有,但精神匮

声明:《第九节:据说是一条“成功法则”》为网友听灵魂诉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