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0日晚上9点(纽约时间20日早上8点),联想董事会召开全球视频会议,决议通过CEO史蒂芬-沃德(StephenWard)正式从联想离职,而接替他的将是数小时之前刚刚辞去戴尔全球高级副总裁的威廉-阿梅里奥(WilliamAmelio)。对于这件事情对联想今后的影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单单就这一事件来说,很难看出端倪,但是结合联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似乎又是柳氏基因“一二一”在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折射出联想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重要的困难和挑战。
一、 联想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联想集团从成立起初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就始终处于一生二、二归一的生存、发展态势之中,所以笔者简称为柳氏基因“一二一”。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来必须先了解联想的发展历程。
联想的前身是由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投资二十万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际为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公司名称为:“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腾些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电冰箱等,活生生就是个倒爷。1985年后倪光南带着他的“联想式汉字系统”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机及至代理AST微机,决定走AST之路,从此才真正开始了联想电脑之路,从代理走到自主生产;
1988年柳传志与香港导远公司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有限公司各投资30万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联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联想两个字给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之分。此时联想已经拥有香港北京两个研究中心,三个生产基地,北京东北旺、深圳八卦岭、香港柴湾;
1990年5月。联想将200台“联想286”送到全国展览会上,一炮打响,一个星期后进军北京计算机交易会,一举拿到1200余万元的订单;
1994年2月14日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
1997年2月3日,联想集团公司全体董事在北京联想总部大楼505室召开会议,拟定决议如下:
--把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为中国联想。
--具体做法是,把北京联想业务的主要部分通过资产评估,以该部分资产购买香港联想股票。
--整合后的北京联想将成为香港联想的绝对大股东,所占股份由原来的42%上升为60%以上。
董事会将合并后的公司大权赋予柳传志,他成为中国联想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2001年夏天开始,联想集团因杨元庆和郭为而一分为二,分为“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联想集团控投公司作为“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拥有“联想电脑”57%的股杈,神州数码51的股权。柳传志和李勤分别担任联想控股的总裁和副总裁,以及“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董事长。联想控股就是由198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演变而来的,中间还曾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购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此外还将IBM个人计算机的5亿美元的债务转到自己名下。联想在一夜间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厂商,拥有至少1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和7.6%的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
以上就是联想发展简史。
二、 柳氏基因“一二一”的由来
联想的发展过程用一句话归纳就是以倪光南的“联想式汉字系统”为台阶,以AST为跳板步步为营,最后取而代之发展而来的,柳氏基因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而来的。
1、由于当时国家对计算机的存在着进口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制度,柳传志首先选择香港中银集团的电脑部作为进口商开始,然后在香港成立自己的公司,成为自己的进口商和研发、生产基地。
“一二一”的架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这就使得联想从一开始踏入计算机生产领域后就一分为二,分为香港联想和北京联想,香港联想负责研发和生产,北京联想负责在内地的销售的推广。在时机成熟后又把研发、生产基地逐步移回内地,最后合二为一为中国联想集团公司。
从发展独立品牌的计算机目标出发,把整个计算机的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一分为二,形成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的二龙戏珠的局面,最后再合二为一。
2、柳传志之所以能成就联想大业,首先得益于两个人的支持,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所长曾茂朝所长,没有曾茂朝的信任和支持,在他九死一生的创业生涯中,是无法走到今天的。另一个是他自己亲生父亲柳谷书,1988年至1993年时任国家贸促会投资成立的中国新技术转让公司的董事长,柳老先生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不仅对香港联想进行了投资还,帮助儿子在香港获得大批贷款,这成为联想初期的最重要的铺垫。
也就是说柳传志在创业之初得到了两个父辈级的人物不离不弃的支持,这既是柳传志个人品性所在,也是他的幸运。
3、在联想创业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联想,两个能人,一个是柳自己一个倪光南,一个抓市场,一个抓技术。但是最终柳传志与倪光南的工作上的分歧最后演变成个人恩怨,直到成为没完没了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最后打败倪光南确立自己在联想集团的地位和影响。由合到分无形中固化“一二一”的基因。
4、联想的发展又得到造就了两个重量级人物,他们分别是柳传志的左膀右臂,一个是杨元庆,一个是郭为,两个人一个主联想品牌业务,一个主代理业务,这都是联想看家的业务。
这是两个在同一市场环境中对立的业务,代理业务多了势必影响自主品牌的市场,自主业务强了势必又影响到代理的业务。在这个时候,柳氏基因就开始发生作用了,最后公司一分为二,似乎是一种必然,柳传志不想让自己与倪光南恩怨悲剧再次在杨元庆和郭为身上重演,“一二一”的基因在此时就已经发生作用了。
一个公司成长之初的历程,往往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联想公司为实现自己的自主品版的梦想,从一开始就采取的“曲线救国”的道路,一个柳传志,两种体制、两个市场,两个不同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中挣扎,其经历的坎坷、艰辛和磨难,是可想而之的,用九死一生来形容是恰如其分,但也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造成他独特的心路,以至影响到整个公司现在和未来。
三、 此次联想更换CEO事件,说明联想继续在“一二一”基因作用下前行
2004年12月,联想以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购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说明联想急于在个人计算机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求得统一,合二为一。但是不要忘了,此次收购除了所有与IBM有关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有关的研发、制造、销售渠道、客户、品牌和专利,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发展中心还包括分布在160多个国家的9600名员工。
国际间企业的兼并表面上看是产品、技术、品牌、市场的整合,其实归根到底是人的整合。
有关人的整合问题,是联想一直没有完成的作业,从柳传志与倪光南的实用主义和技术至上和技术完美主义者的矛盾是不欢而散为告终,自主品牌与代理业务之间的对立最后一分为二为大结局,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联想和柳传志都是不及格的。也就是说柳氏基因是无法解决现在联想与IBM兼并后带来的人与人间思想、理念、文化、传统等带来的不同。在如此的背景下联想要与近万名的外国人整合,不能不令人担忧。
按照柳氏基因“一二一”的规律作用,现在能做的就是换将,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不断重演换将事件,但最终联想将作出何种选择,我们在此也不枉加猜测,且拭目以待吧。但是不管结局如何,IBM还是IBM,但是联想要是失败了,还会联想吗?这上问题值得深思。
四、尾言
柳传志也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搏击中成就了一番事业,并成就了自己。但是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和智慧的人,最后都会有走到不知道该如何走的境地,在这个时候如果按照原先的经验和办法来处理一定是错了。在一分为二后联想似乎注定自仍然要其起步的老路上,再次地风雨兼程。
联想的柳氏基因“一二一”,福兮、祸兮?
……
我们期待着联想早日成为真正的IBM。
天上的虫子
2005年12月25日1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