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职业化 从职业化看投资成败

 军官职业化 从职业化看投资成败


    世界财富500强平均每年有20%的CEO因为规划未能执行到位被解雇。

  殃及的不仅是CEO,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也跟着受损。

  投资者和股东更难逃直接利益的巨大损失。

  我们在为谁?为什么承担责任?

  牛奶和面粉是养不出千里马的,将希望托付给能力缺失的马儿(融资企业),投入再多牛奶和面粉也养不出一个千里马!养出的也只是一个个挑肥拣瘦、不吃草不挂鞍的肉马。但马肉塞牙,没人爱吃,送走拉车都没人伺候的了他们的胃口,终究只有杀掉比较划算,这般风险好像每个投资者都十分明白。

  但无论是约翰·马龙、高盛公司还是杠杆收购业的知名人物泰德·福斯特曼以及软银的孙正义,这些响当当的投资名家为何也会输掉数十亿美元的赌注?!

  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和非科技公司都把创新作为公司成功的最重要动力,“创新”一夜之间成了时髦的管理词汇,资本也忽然变得年轻喜欢追逐时尚。

  自主创新,正在得到全社会各行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对科技行业而言,创新更是企业赢得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但大多数科技公司只注意到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却忽视了增加创新投资后对内部管理的规范,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投资打了水漂。不少小型科技公司更是因为一次创新投资的失败而速生速灭。

  与此同时,并购、特许使用、合资、合作、技术项目外包,这些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形式正在成为各类公司所积极采用的创新方式,但这也使创新投资变得更加复杂,风险不断增加。

  对创新投资的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和职业化指导,是大量的创新投资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

  这个结论来自2006年2月份《规范性的创新投资管理》全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由于参与创新的内部人员职业素质低下,投资者又缺失有效的监控和辅导工具,使大量科技公司的创新投资难有回报。

  市场调研和定位没错啊?投资回报和盈亏平衡分析也没问题啊?执行人的资历、能力和学历都不低啊?团队的热情也令我确信他们的执着啊?我责、权、利都给了企业,怎么还是不能达成预期目标?到底还差什么吗?仅仅因为职业素质低下难道就会毁掉一个必赢的项目?

  我们从等人高的案例中随意抽选出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下:

  台湾的台盐企业在转型期,投资2亿元在激光打印机感光鼓的项目上,但所投研究所的核心研发团队不合,引发团队解散,研究所负责人并没有及时告知台盐当时的董事长郑宝清,导致占台盐资本额10%的巨额投资的工厂投产后,却没有技术支援,投资彻底失败,3年以后都无法将亏损补回。

  后来郑宝清承认,在投资之前,没有详细考察研发团队成员和研究所管理者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研发进展不稳定以及团队事故不但不报告反而拖延瞒报,是导致投资失败的主要因素。

  在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将大约一半的工作时间,用于协助所投资企业完善经营管理。而目前我国普遍的风险投资管理状况是:一家总人数约30人的风险投资公司,直接投资和管理约20家以上的风险企业,数量上就难以有效达成风险控制。加之风险投资公司自身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稀缺和从业者职业素养的缺乏,就更难发现和应付投资中的各种风险,难以做到实时监控,对风险发生的预防和控制明显存在滞后性。

  这些执行风险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规范性的创新投资管理》全球调查报告中所揭示的职业素质问题,印证了被投资企业和项目团队缺乏职业化人才,管理团队缺乏打造职业化队伍的能力是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职业化的人才,职业化的团队更如凤毛麟角般难觅,这是因为:

  从文化继承看——符合现代企业的职业素养文化无所继承。

  我国古代行商也要规避用人风险,在封建小农经济意识下形成了一套什么样的用人与从业文化呢?乡人推荐、族长担保、拜师讨生活、偷艺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猫教老虎,留一手......

  而脱胎于小农经济、商人为轻文化的绝大多数国人还没来得及搞清资本、企业、职业为何物的时候,资本就是剥削,面对剥削就要反抗的意识已经深入几代人的思维。

  开放后,百废待兴的市场经济法制环境和不断出现的诚信问题,又进一步将资本与人推向彻底对立的两面。

  面对全球化市场、知识爆炸以及员工的多元文化冲击,资本与创业者、创业企业与员工的合作精神及互利共识存在巨大真空,创业、从业人员基本职业素养低下甚至是道德和行为失控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投资回报和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中国从业者职业素养低下的问题甚至成为制约整个中国政治经济和谐发展的因素之一!

  除了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家庭和院校教育只侧重知性教育、本证教育、尖子教育,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回报社会的职业化教育严重缺失。这部分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和成本必然转嫁给了急切需要合格职业人的企业和资方。

  聪明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会发现,这个工作是等不来,也绕不过去的。为降低创新投资和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人员素质低下带来的投资风险,资本在中国开始青睐备力型企业和团队。

  所谓备力型企业,是指那些全面实施了备力职业团队塑造,员工普遍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合格备力职业人和优秀备力职业人达到或超过80%的企业。

  对投资者来说,备力型企业的创始人或经营者有能力打造高执行力的职业团队:职业的经理人、职业的管理者、职业的执行人。备力型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可以有效聚焦并实现业务和战略目标,他们不用再为下属职业素养低下带来的种种问题浪费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投资风险来说,备力型企业的创业者或经营团队的职业素养更是弥足珍贵:

  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投资者会得到及时的汇报和沟通,让投资者及时调整投资方向,调整约定目标;当出现问题或面对不可抗的因素导致重大事故时,管理者会迅速将危机报告,赢得解决时机;关键岗位和关键技术的B制与分解,保障投资者所投的资金不是押宝在某个人、某个岗位上......

  备力型创新企业已经成为新的投资成功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此获得资本的青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2846.html

更多阅读

从数据看平安银行转金量子周密 国金量子

从数据看平安银行PostBy:2015-9-22 8:17:0002015年6月底,收益0.84元。净资产10.54元。现在离9月底只有一周多的时间,三季度的收益大概0.4元(根据前两个季度业绩,稳定推算。)那么此时的净资产大约在10.94元。而股价这些天一直在10.8左右,实

从“京东”看企业名与老板名字的结合 京东老板刘强东

从“京东”看企业名与老板名字的结合张恕老师关于京东上市纳斯达克的消息,不少媒体是这样评论刘强东的“要说这两天最幸运的男人是谁,非京东大佬刘强东莫属”。说他不仅获得美丽的奶茶妹妹垂青,京东也顺利在纳市上市;而很多

声明:《军官职业化 从职业化看投资成败》为网友炫酷的腿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