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以来,“羊群效应”使得包括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大量抛弃蓝筹股,如今这种做法已到了需要重新审视的时候。
事实上,尽管以公募基金代表的机构仍对蓝筹股存在分歧,但总体看法已回暖。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和政策的逐渐明朗,公募基金对周期性行业为主的蓝筹估值的经深幅调整后的重新认可,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行情将有望延续下去。
业绩增长超群
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势头加剧、宏观调控从紧,曾使投资者忧虑会大幅度降低蓝筹股公司的业绩增长。今年的A股上市公司1季度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放缓,但蓝筹公司仍超越市场均值且具可持续性。
据东北证券统计,已经披露1季报数据的A股上市公司中;可比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6.72%,环比下降3.62%。但其中,银行、煤炭、造纸、航运等行业的业绩增速上升;房地产及零售、制药等消费相关行业的利润增速也只是略有回落。在这些行业中,以沪深300成本股为代表的蓝筹股较为集中(见图2)。
更重要的是,尽管仍将面临5%以上的通胀忧虑,但这些行业的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可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具备自主定价权。
煤炭主要分为焦煤和电煤。前者属于稀缺资源,此类企业的主要成本源自于各种原辅料价格、钢材、木材、水泥和人工,随着所有这些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焦煤生产成本上涨,但国内焦煤市场上的供给偏紧,国内焦煤完全由企业自主定价,所以焦煤生产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强。
钢铁行业也是如此。尽管受铁矿石价格上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但国内钢铁企业具有自主定价权,也具有较好的成本转嫁能力。
信贷从紧尽管会制约银行的信用扩张业务,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存贷利差,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获利能力不减。且目前各商业银行正积极拓展金融租赁、代客理财、信用卡等中间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正逐渐形成。
WIND资讯对35家研究机构的成果汇总显示,除了4家对银行业做出“中性”评级、其余均给出了“买入”、“增持”、“强于大市”等评级。钢铁等行业的情形,
此外,尽管由于受价格管制,炼油类企业和电力企业不能将成本转移,但已有和将有的政策性弥补能改善这种处境。譬如,国内石油类企业包括开采类企业和炼油类企业,前者因原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企对其有利;对炼油类企业来说,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由政府控制,造成一些炼油企业面临亏损,但其能够获得财政补贴。
整体估算,沪深300成份股中,至少过半行业的业绩增长会超越市场平均水平。
市盈率比2006年底低30%
随着前期蓝筹股随大盘下跌,蓝筹板块的市盈率也急剧下降。这对一些机构重新具有了吸引力,同时也促使其反思前期过度杀跌的做法。
据统计,至5月12日收盘,沪深300板块的市盈率约26倍,相对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低15%,这一水平比2006年底低近30%。而分行业来看,招商证券采用各行业的市盈率与整个A股市场市盈率做比较,得出了“相对市盈率”——通过将当前的相对市盈率和历史相对市盈率相比,发现房地产业、金融业、医药行业、交通运输业、轻工制造行业的数值偏低。而从动态市盈率看,根据机构的预测,沪深300指数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更是低至20倍左右。
“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投资者需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证券市场。”国联安德盛稳健基金经理冯天戈表示。
已有投资机构开始认为,市场已重新出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蓝筹板块中金融、医药、白酒等抗周期行业、有定价权的行业、以及盈利模式发生或通过新技术自主研发而产生新的商业机会的企业,都很值得关注。
“当前估值已经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支撑这个估值水平,因此未来蓝筹股行情值得看好。”南方基金研究部执行总监王炫对记者说。
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经理陈志民也认为,大盘蓝筹股主要是周期性的垄断型行业为主,一些机构对于宏观调控、通胀和外部环境等周期性影响的反应有些过火。“如果一个行业的周期还处于上升周期,经济还在持续高增长,人民币还在持续升值,但是指数和股价已经腰斩过半,那么只能说是市场反应过度了。”
A股和H股的溢价水平,是另一项评判指标(见图3)。从5月13日收盘结果看,已有10余家权重公司的溢价水平回落到20%左右,中国平安、交通银行已出现负溢价。李永安长期操作境外共同基金,他认为,目前内地股市的风险基本已经释放,大部分蓝筹股回落到合理价值水平,部分蓝筹出现已经被低估。“蓝筹股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20倍,对比国外蓝筹10余倍的市盈率确还有溢价,但是考虑到国内投资渠道少、做空机制不足、中国属于高增长型经济类型、还有政策导向等,可以适当给高点市盈率。”在李永安看来,A股和H股的溢价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存在,而短期市场由于过度恐慌而导致的错杀,无疑是提供了很好的买入机会,其中银行股和消费类股是可关注的重点。“利空因素要分长线或短线,如果中国经济不行了,就是短期有利好我们也不会关注,如果相信中国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是保持高增长,那么目前的市场情绪化发泄会导致合理价格的出现。”
政策面利好蓝筹
衡量蓝筹股的投资机会,也离不开对政策面的解读。
4月份,上证指数接近3000点的时候,曾有QFII豪赌为改善A股投资气氛,政府不仅会救市,并且会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布包括降低印花税、收紧二级市场发行条例及推出风险对冲工具等。
除了业绩增长前景,大小非解禁同样对蓝筹板块构成潜在利空。据天相投顾统计,2季度将有 346亿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新增市值达 4500亿元。其中金融行业解禁市值高达 1943亿元,列各行业首位;其次机械行业将有 18.27亿股限售股份届时将获得流通,市值为 515亿元。
但监管层已积极出手,这些板块面临的压力也得到缓解。4月下旬开始,管理层通过对限售股相关政策的完善,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印花税率,发出了明确的保护A股市场稳定发展的信号。而对于日前出现的违规减持事件,管理层也立即对违规减持的大股东进行处理,对今后的大小非违规减持行为起到遏制作用。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还不断批准新基金。
继中国平安宣布再融资延期半年后,上市公司再融资也将会继续规范。据了解,管理层正谋求进一步加强公开发行证券的信息披露,近期有望推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预案》,要求上市公司谋求再融资时需要编制发行预案,并作为附件,与董事会决议同时刊登。其中,对于用于还贷、补充资本金和投资的募集资金,需做较详细的信息披露。按此要求,相当于要求再融资的公司发布类似于首次公开发行的招股说明书。
此外,呼声甚高的金融创新也对蓝筹板块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譬如,市场盛传的融资融券试点即将铺开。一位熟知管理层政策出台流程的市场人士称,融资融券的试点和推广,股指期货的推出,今年内都势必成行。无论从影响指数还是从回避价格波动和流动风险的角度来看,这些创新都对市场关注和愿意买入蓝筹有推动作用。
据了解,在机构投资者中,一向对政策风向比较敏感的保险资金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的时候蜂拥入场抄底。中国人寿投资部门的一位内部人士称,当天他们买了不少蓝筹股,主要以消费品行业为主,配合一些前期杀跌严重的超跌蓝筹。保险资金普遍认为,目前影响市场信心的因素,正在管理层大手笔的运作中有望逐渐化解。
机构重新吸纳
种种迹象表明,机构已在反思前期过度杀跌的做法,并采取了及时补救措施。这使得沪深300指数在近期走出了超越大盘的涨幅(见图4)。
陈志民认为,基金业界对宏观经济的忧虑实属正常,但确实有反应过度的一面。“宏观基本面的情形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他表示:“譬如银行股是这次率先调整的主动力,投资者担心今年压缩信贷规模、严控通胀等会影响贷款规模,从而首先影响银行业的企业盈利,而实际情况是银行业普遍的盈利状况在继续上升。”据称,央行前一段时间组织的一次商业银行老总内部会议上,商业银行老总们意外地都反映今年银行的盈利状况比去年要好,原因主要是贷款规模增速虽然在下降,但是贷款总量还在继续上升,而且压缩信贷的风声,导致今年很多银行回收了旧贷款后,循环放出新贷款的贷款利息,已经不像往年那样对部分优质企业实行利率下浮,相反有不同程度的上浮,从而导致贷存息差扩大,使银行业的利润率有了提高。
民生证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张志民评价说,前期机构对蓝筹股估值的判断非常混乱。明显是反应过度了,如今已开始补救。他透露说:前不久,曾有基金研究员对他说,券商股就算静态市盈率跌到个位数,也不会建议买入,“但是你看看这次反弹最活跃的就是券商股,普遍反弹幅度接近翻倍。你能仅仅用印花税调低和融资融券试点这类题材因素去理解吗?这起码证明了市场在对一些过度错杀的蓝筹股股价,做出快速修正。”
对于近期保险股的走势,中邮成长基金经理盛军表示,保险板块在整个通胀周期里,其盈利较稳定;此外,一些机构投资者可能错过了买券商股的机会,于是就买保险股了。
上述见解,得到相关数据的支持。上交所TOPVIEW数据显示,以5月12日作为基期,此前近10天和近20天相比较,公募基金系的资金净流出由396亿元锐减至67亿元,而在大盘蓝筹股集中的钢铁、煤炭、石化和证券保险行业持续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近10日共净流入114.38亿元。这意味着,机构开始重新吸纳蓝筹板块。从个股上看,截至5月9日,基金席位一周内净买入5亿元中国石油(601857)、16亿元中国神华(601088)、6亿元中国平安(601318),此前曾遭抛弃的上证综指前10大权重股,正在迎来机构资金的全面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操作并不一致,并且并非所有大盘蓝筹都被看好。指南针TOPVIEW数据显示,在5月9日之前的一周内,基金对于上证指数前10大权重股表现出强烈的买入兴趣,但并非行动一致——虽然期间基金公司净买入中国石油约5亿元,但买入第一和卖出第一均为基金公司,分别是基金0312和基金0333。同期,买入中国神华的前15名虽然全部为基金公司,但卖出的前15名中同样有7家基金公司。沪深300成份股前10大权重股中的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均表现出相似情形。
这表明,机构仍有疑虑。对此,泰信基金研究部綦缚鹏是这样解释的:譬如金融板块,当前其估值很便宜、盈利能力也非常清楚,但在宏观调控、次货危机扩散等内外因素下的潜在坏账是看不清楚的;又如钢铁板块,2季度可能是全年的盈利高点,但下半年的市场需求很可能会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