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本人已经提到,那些侥幸直接登陆证券市场的房地产企业生活状况也不好,国内A股的小环境与国际金融与整体经济的滑坡使得他们正在承受资本家们越来越迫切的投资回报压力。对房地产行业而言,虽然上市也许是找死,但不走上市的道路似乎就是在等死。
2008年3月27日,因拖欠巨额债务而停牌数月的ST科健在最后时刻宣布新的重组协议,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注入同方联合控股集团资产。曾经的“国产手机”企业成为地产企业。无独有偶,格力地产借壳海星科技,宜华地产借壳光电股份成功上市。此外,中粮、海尔、联想等等企业都已经在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房地产开发行业。
饱受市场煎熬的制造业与房地产行业正在走到一起。
中国乃至全球都在经受消费的通涨与发展的停滞侵袭,通涨不仅来自房地产领域,更来自基本粮食、食品与能源等必需品。为了治理高涨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不得不动用紧缩型的货币政策,这一方面推高人民币的汇率,同时在拉大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出口的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进口的门槛,更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热钱的涌入。这些都给制造业带来了寒流。
紧缩型货币政策的制订初衷是治理流动性过剩,避免经济从偏快向过热的倾向的。这在市场开放之前尚有一定道理,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就不仅是国内资本的流动,有更多的是国际资本的流动,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在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抑制了国内产业的发展,甚至将民族产业逼到了角落,不缴械就会死的程度,而越是这样的时候,资本对企业的“采购成本”就会越低,将来可能得到的投资回报空间就会更宽广。因此,资本涌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了。
紧缩型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由于吸引国际资本,反而加剧了流动性;在出口受阻的时候,制造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国内市场,这就需要扩大内需,但显然,紧缩型货币政策不是在刺激内需,而是在打击居民的消费热情。即使那些仅存的消费热情,也被外资分流了大半,毕竟流进国内的除了贪婪的国际资本,还有大量的进口商品。
制造业的现状如困兽犹斗,厂房的租金、人员成本、运营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在销售方面却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加工制造业的外逃、关闭与破产,已经彰显了制造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外向型制造业的内外市场受阻,内需型企业面临“新列强主义”的进口商品的冲击。
但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学者、国内的主管部门以及媒体舆论,似乎对此熟视无睹,都在“一边倒”般地批驳中国制造业的“缺乏技术含量”。甚至国外资本都表示“不太关注那些以拼成本来竞争的出口导向的企业”,这也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是否是在助纣为虐,成为新时代的汉奸行为呢?
那些认为推动人民币升值会在缓解国际压力的同时,也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谬论——可以休矣!
制造业进入房地产的二级甚至一级市场的开发,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制造业的整体担忧所导致的。同时,在房地产行业,则同样经受国内的政策与舆论媒体的压力、国内的销售市场的压力以及国际的资本压力,还有二级市场抛售压力,正在对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形成多层面的围攻。
所以,本人总是感觉即使是房地产收购制造业,相信收购方也不是财大气粗类型的。
相反,收购方也是“有利可图”的。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可以相对廉价地得到他们的厂房与店铺等资源,客观地说,即使是得到廉价的土地资源,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么房地产企业得到的是什么呢?房地产业通过“收购”制造业来吸取后者在渠道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更可以得到宝贵的上市公司“壳资源”。
制造业与房地产行业的结合,远非在春季荡漾的浪漫之情,夏日流火的季节得到心里的清凉,或者是秋季收获的喜悦。——而更像是在寒冬时节的抱团取暖。
两个行业如何能够形成从品牌、人才,到管理以及资本与资源的整合,将成为能否共度难关的决定性因素。而这又注定是以营销为核心。因为只有销售出房子才能够保证现金流,只有生存才是硬道理。
而营销是需要创新的,也只有在营销方面有了创新,才能够出奇才能够制胜。只有有了销售,刺激了现金流的健康流动,才是硬道理。从来都是先开源然后才是节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