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一个大话题。自古以来,多少能人异士一生致力于其学习研究,都不能将它牢牢控制并熟悉掌握其规律。因为它所产生的问题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着的。所以说,世上没有哪条定律可以适用万世,没有哪个学术领域的专家能称雄一世。因为经济是个偌大话题,所以愚者作为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顽人”,才敢将自己所看到的问题讲与国人。只因事先有学历说明,所以无论我讲的对与不对都请你们不要笑话。如有认为愚者说的不妥的,权作愚者妄言。
“慈禧专政”,“日军侵华”,“八年抗战”,“江青篡权”;给中国经济带来旧时代无以弥补的灾难。工业幼嫩,技术落后,外发过快,内发缓慢;形成了今天沿海发达,内地落后,省会迅猛,地市微弱的经济发展格局。国家对直辖市的经济建设过于关注,对省会城市的发展过于热心,对地市的城市发展缺少鼓励,对边远地区的工业发展缺乏支持;中国经济在这种狭小格局下生长,又怎能会迅猛向前?沿海与内地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段扩大,问题就出在于此。就经济单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力是非常有限的。国家要将经济资源做到最合理分配才能发挥出“合理分配经济资源”所产生的巨大综合效应。
近几年,中央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大规模在国内引进外资,这些动作,都是能够推动中国经济一步步向前迈进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却不能够被国人称之为圆满到位。中国经济要想健康持久昌盛的向前发展下去,国家就要改变现有的一些经济格局弊端。一个国家,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中央对首都和各直辖市的城市或经济建设过于偏袒,内地或边远城市群在进行城市经济发展时缺少国家强力资金与技术支持。内地或边远城市群工业和经济基础薄弱限制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建国多年以来,人心思富,勤劳上进。众多的内地城市群或边远城市群中的能人异士,在进行创业时都很希望能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强力贷款支持或技术支持。这也是一股虽然很小但却能推动地方经济向前进的力量。但这股力量最后却不生自灭了。原因是没有人去支持他们。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寒心的事情。
就此种事情来说,我们如若把整个国家财政比做是我们所有中国企业,中国各个城市和中国经济的家长。那么这个家长,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很偏心呢?当然可以。为什么?因为,一:现在,在中国的能为中国经济出谋划策的专家们考虑问题很不够全面细致。二:中国的经济政策在逐级执行落实时各级政府普遍存在偏袒本土城市,争抢财政蛋糕现象。这个问题,在某些大型会议上就很普遍。
有了此种情况的出现,怎么不悄然导致中国经济向国内某些个别城市发展?这类事情,对于省会和地方的城市和经济建设发展来说,肯定是有害无益的。既然对省会和地市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都没有益处,那么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有益处了吗?不会的。中国的经济,要是单靠中国几个省会城市去支持和发展,那么他们肯定是不可行的。中国经济,地方和省会及边远城市群如果不迅速向前发展;反而在中国总体经济发展中占不到优势,那么,这个整体的中国经济就会因为国内几个直辖市和国内某些个别城市的泛滥发展而不断前进了吗?
不会的。因为这些被列为阻止经济健康向前发展之一的其中一小部分因素是不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任何好处的。所以说,就中国现今的经济发展格局而言,希望国家今后在支持直辖市和沿海经济城市建设的同时,也稍稍给内陆和边远城市群的发展一些支持。当然,由于国力有限,如果执行这个政策国家就要分阶段实行,做到财无虚投,对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飞速向前的城市,和现在经济与城市发展已经完全、基本成熟起来的城市作到“资不重投”,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国家给予后援的方式发展当地经济,从而更有效的使用国民在生产、消费,纳税各个能够直接储蓄经济资本的环节中所带来的又能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能量。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