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嗜利的,这毋庸置疑。资本的这种嗜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流动性,进而,资本的流动性表现为在市场上的跷跷板现象——资本流到哪里,哪里的价格就高涨,因资本相对过剩而表现为通胀状态。而资本流走的地方则相应地表现为价格滑落的通缩迹象。而当资本反向流到的时候,情况又反过来了,就像一个跷跷板一样。
例如中国几年来的调控两难现象,股市和楼市轮番过热交替疲软,清晰表明了资本在两个领域间的流动;再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波导致西方国家内部投资衰弱,国际资本纷纷涌入中国,致使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等等。
资本市场的这种跷跷板现象似乎很好理解,现有的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似乎都可以解释。但是,最近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同了,“跷跷板”似乎不见了。
首先,股市和楼市的跷跷板现象不见了。现在股市和楼市双双下滑,股市从高点直落30%,而楼市的拐点轮也是甚嚣尘上,各地楼盘价格下调和成交萎缩似已成普遍现象。当然,如果把这个看作是货币当局紧缩政策成功也未尝不可,这么多年调控总算是按住了葫芦也按住了瓢。但是,楼市的疲软造成什么后果,美国的情况已经摆在哪里了,中国真的要走美国之路?还是有什么高招可以不蹈覆辙?
其次,资本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在美国和欧洲,资本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一起疲软,人们既不敢消费,也没有投资热情,把钱紧紧地攒在手里不放。一反过去的跷跷板运动常态。美联储利率一降再降,巨资一注再注,依然无法刺激人们的消防和投资热情。
当然,消费还是一个基本支持因素,厂商总不会傻到把资本投到无人问津的产品领域去。因此,居民消费疲软了,投资者也就失去了投资的方向和意向。
那么之三,按道理来说,在全球化地球村的经济格局下,在国外疲软之时,资本涌入中国导致中国流动性过剩,这是十分正常的,而资本的涌入必然带来中国资本品的价格上涨,外资疯狂抢筹不可避免。但是,国际国内的资本流动似乎不再有任何作用了。似乎让中国政府头痛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夜之间消失地无影无踪了。之前有人撰文指出外资在国内A股市场疯狂吸纳,“买进,买进,再买进”,但是现在的A股市场却如此疲软,哪有一点大资金买进做多的迹象?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在哪里?
把一壶水分倒在几个杯子里,这个杯子里水多了,其它杯子的水就必定会少。如果我们发现所有的杯子的水都在减少的话,可想而知,只有一个原因:水又被倒回到水壶里了(或者洒落到杯子以外的地上,成为了泼出去的水了——但这种比喻有失妥当)。
这个“水壶”就是货币当局。
一直有人在质问货币究竟是这么投放到经济体当中的——是发放还是借贷。经济学的理论是借贷——从货币当局借贷给厂商(包括商业银行),但是这种理论解释不了民众手里属于民众自己所有的货币究竟是从哪儿来的,也解释不了作为利息归还的那部分货币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说是发放的,货币当局为何无偿地发放货币给民间?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发放原则?政府采购(包括向公务员采购劳务)是一条渠道,货币形式的社会福利保障可以看作是另一个,还有其它渠道吗?
货币当局制定的银行利率,其实就是货币当局回收货币的“抽水机”的转速表,但是,只要这个利率不是负的,就说明抽水机一直在抽水,而不是供水。唯一的供水渠道就是那些无偿发放渠道。
因此,如果货币发放渠道中的流速大于利率抽水机的转速,就意味着经济体内的货币水量在增加。反之,则意味着经济体内货币水量的减少。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货币体系机器设计的蹩脚(抑或是狡猾)——同时安装两个泵,一台注水,一台抽水。而实际上,如果池中无水所有鱼都会死掉的话,只要一台转速可控的注水机就足够了,池中的货币之水不会蒸发消失,何必多此一举设置另一台抽水机?
过去,经济学的货币主义者一直自我膨胀,鼓吹货币政策的惟一有效性,排斥财政政策。其实,看看这台货币体系机器的管道设计就知道了,所谓货币政策的惟一有效性,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东西。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看资本市场的现状,这句俗话似乎也要脱俗了。资本似乎就要丧失了流动本性。日前,股神巴菲特在美国时间周一(08-03-03)对美国经济明确表示了悲观的判断:美国经济“从任何标准”来看都已处于衰退之中。巴菲特甚至说“我已经决定放弃拯救涉及8000亿美元的资产”。
那么,跷跷板的消失,惟一可以说明的就是货币当局抽水捞鱼开始了。如果这种现象是全球的,说明国际资本在历经几十年的养鱼投入之后开始撒网了,而且捕捞量如此惊人,以至每一种鱼都不能幸免。
此时,居民或者厂商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攥紧手中的积蓄,以静制动。不是资本的嗜利本性消失了,而是现时一时找不到值得资本追逐的肥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