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搜索引擎 东方快客将引擎全球经济成长?



  中国巨龙宛若东方快客

  最近海外媒体报道: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级房贷风暴引发全球信贷危机、国际原油价格直逼100美元关卡,导致全球金融环境大幅动荡,过去由美国、日本及西欧国家拉动的全球经济成长趋势的经济引擎,也随之转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将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动能的发电机。

  8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一篇标题为〈中国股市市值超日本〉的报导引起广大投资人的关注。当天,中国大陆沪、深两地和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总市值突破4.72兆美元,一举超越日本市场的4.7兆美元,成为亚洲股票市值最大的市场。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一再升息,仍然浇不灭外商投资及外贸出口的热情,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3大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巨龙宛若搭乘东方快速列车,2007年第3季持续创下11.5%的高经济增长数字。

  10月15日,上证综合指数一举冲过6000点关卡。中国,正以巨龙的姿态高踞世界经济的顶峰,傲视全球。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顺势上调中国2007、2008年GDP成长率预估数据,连续2年达2位数高成长。

  10月29日,根据彭博(Bloomberg)报导,中国首度超过独霸已久的美国,跻身全球10大市值的企业家数高达5家(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10大市值榜单上的美国企业仅剩稳占第1宝座的Exxon Mobil、GE和微软。几年前国企还在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远大的奋斗目标,弹指一挥间,梦想已经成真,“世界500强”中出现了众多国企的身影。

 全球十大搜索引擎 东方快客将引擎全球经济成长?
  10月30日,安永发布报告指出,2007年第3季,中国大陆企业IPO总计77件,共计筹得资金144亿美元,IPO数量和筹资总额均居全球之冠。

  中国金融市场不断上演大牛市的激情行情,创下历史空前纪录,自2005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从1,000点向上推移到逾6,000点的高峰,近5倍的飞速涨幅,只花了2年时间。

  世界银行于9月中旬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将2007年中国GDP成长率预测值,从先前的10.4%调高为11.3%。世银认为,中国成为全球需求和供给来源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预估2007年中国经济成长,对全球GDP成长的贡献度可能达到16%,超过美国经济成长的贡献度。世银认为,尽管2007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但预计2008年中国GDP成长率仍将达10.8%。

  中国股市急遽的飙升狂涨,表面上是人民币升值、股权分散,以及经济高速成长等利多因子共振、融合的结果,但实质上,中国大陆挟着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的名号,坐拥13亿人口需求优势,推升中国经济,2007年上半年,中国GDP成长率达到11.5%,创下自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同样相信,投资中国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以及中国企业利润强劲增长的可持续性预期。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状况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它来自过剩的储蓄以及始终不断上升的经常项目顺差,而非过量的贷款。因此很可能仍将在相对较长时间内持续,中国坚固的货币长城不太可能在今后短短几年中瓦解。

  海外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在新兴市场的价值重估周期中处于落后状态,这显得不甚合理——因为中国在所有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中,GDP增长最为强劲、稳固,并拥有巨额经常项目和贸易项目盈余,人口结构仍具优势,而且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强,经济、金融改革也步入正轨。尽管中国央行采取了频繁的紧缩性措施,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所有推动中国近年出色表现的正面因素,在2008年中都有望持续。

  “东方快客”是不是跑的太快了?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各生产环节上新增价值的总和。许多的事例都可以证明,我们不过是创造了可观的账面GDP,与此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诸如大拆大建促进GDP增长模式无疑是一种虚胖,因为拆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实质性的新增价值,相反,拆本身是在毁灭价值。中国平均每年9%的GDP增长中,有多少是账面GDP呢?有多少与中国企业的利润相挂钩呢?是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快,可以支撑较大的股市市值呢?

  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质疑世界银行的数据和结论。但这些数字并非世行独立调研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历年统计。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数字得出与人们所熟知的中国经济的许多现象相矛盾的结论:尽管中国的固定资产的投资率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历史上任何时间的增长速度,中国的经济既没有过热,也基本上没有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高速的投资增长也不会危及中国的银行。这是因为中国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利润。而实际上,中国的企业深受原材料成本的通胀和和制成品价格通缩的“双通”之苦,真实的数据与世行的结论大相径庭。中国的产能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并非是工业企业的盈利或未分配利润。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国的银行。世行根据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净利润率的判断显然是错误的。它的数字中包含了不少水分。如果说中国的工业企业本来的平均净利润率就不高,国有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就更低了。没有良好的盈利能力,虚高的市值从何而来?

  从世界各国股市来看,市值增长必然有赖于上市公司强大的竞争力、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在我国股市中,有的上市公司,为讨好股民或是为了配合某些庄家炒作的需要,大搞“股本扩张”,结果一年两年下来就沦为了垃圾股。用这样的股本扩张的模式赢得短暂的市值增长,实质上是在稀释未来的价值为代价!目前不仅低价股太贵了,所谓的蓝筹同样也存在泡泡。一旦股指下跌,则总市值的下降将毫无疑问。从投资者来看,投资一个股票,是选择“短炒”,还是选择“长期投资”,则主要看公司市值的成长性。只有市值稳定而长期增长的股票,才适合做长期投资;相反,市值涨跌不定,甚至市值多年不见增长的股票,则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只能做短期投机。怪不得许多人说:在中国,股价纯粹受投机动机驱动,与基本价值无关。但随着泡沫走到尽头,人们总是会看到精明的投资者逐渐离场。巴菲特警告公众,不要在当前估值水平过高的情况下买进中国股票。

  的确投资中国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以及中国企业利润强劲增长的可持续性。而这也是最大的风险所在,如果盈利增长的动力不能持续,可能造成目前股市估价的巨幅下降。尽管中国企业(特别是央企)可以通过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大额资金,却无法挽回其短期改观。只要中国不脱离产能对需求超前扩张的增长模式,根据投资回报率递减法则的规律,中国的企业从整体来讲就要承受低利润率也就是低投资回报率的命运。因为企业自身的现金无法满足产能扩张的需求,这就使企业必须依赖银行的贷款,从而使银行的承担过量的风险。实际上中央政府对此看的很清楚,因此才对经济采取降温措施并限制固定资产的投资。最近的官方统计显示,约1/3的国企处于亏本状态,还有1/3不是处于损益平衡就是暗亏状态,只有剩下的1/3略有赢余。从市盈率来看,中国人寿在香港市场的全年预期市盈率约为42倍,在沪市预期市盈率为76倍。而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预期市盈率仅为9.2倍,欧洲最大保险公司安联的预期市盈率只有8.4倍。显而易见,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急剧膨胀,主要是市场炒作尤其是A股市场炒作的结果,与其实际的经济实力和经营业绩并不相称。我们应该清楚,以前国企为了追求进入“世界500强”,拉郎配般地将行业中的所有公司整合到一起,成为行业中的巨无霸,从而形成垄断,攫取垄断利润。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反垄断有可能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央企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以后羽翼已丰,继续垄断的好日子并不会太长久。中国政府也已经逐步认识到垄断的弊病,《反垄断法》等的出台表明政府不会长期容忍垄断利润的存在。因此,虚胖的“全球市值第一”不足以引领全球经济成长。

  “东方快客”的驱动力在那里?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教授说:我觉得市值管理最核心的还是搞好内部管理,搞好企业内在的价值。实际上真实的市值反映是企业真实内在的价值反映。如何搞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当然还要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管理。只有把这些都搞好了,你的企业的价值才真正的上去,然后市场才认同,股东认同,投资者才能认同,这是你真实的价格。

  股神巴菲特10月到中国访问,说自己在全球寻求购买大企业,但他怀疑在中国能否找到好的目标。上一次他买的股票是中石油,那是垄断的资源性央企,靠的主要不是管理;竞争领域的中国大企业,要进入巴菲特这样的国际投资者的视野,最后只能靠管理。

  张瑞敏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我们过去这30年的成功,到底是靠中国机遇还是靠自己管理的真功夫?过去的企业文化和流程是不是已经制约了未来的发展?摸摸自己是不是真有翅膀吧。台风就是指经济大潮太好了,好的跟台风一样凶猛。完全没有管理水平、营销力和品牌力的猪样企业,都因经济向好的大台风被吹到天上。股价决不是越高就好!要符合其合理驱动价格。太高了,一定是有人短线攫取企业价值。你想啊,吹的太大了,等真相暴露后,一个知名品牌可能就迅速江河日下了。所以,稳定增长的股票才是值得长期持有的。软资创始人世晋认为。

  目前,如何管理市值,驱动市值,如何处理好市值带来的挑战等话题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市值的确是连接公司和大众的桥梁!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认为:大企业不能光有大市值。大市值并非能够完全包含企业的社会形象。公司市值高,只是表明了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市场影响力,但是公司的真正社会地位高低取决于与市值相匹配的社会责任。脱离了后者,公司的市值再大,也犹如海市蜃楼般徒有亮丽的外壳而已。

  管理学博士张晓峰说:GDP的增长、资产规模的大小并不意味着“软实力”的增长,企业管理要“软硬兼施”,国家要注重综合实力。现在创造多少价值真的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创造价值的能力如何,你有没有发展与成长的势能。智力资本决定了这种势能,这种势能是企业控制力的反映,是国家优势的标志,是个人影响力的体现。科学发展,就是要摆脱“贴金思维”、“当下思维”、“做大思维”,而体现未来观、持续观、价值观(创造价值而不是损害价值、附加价值最大化地资源配置)。

  老子云:“执大象,天下往。”现在这个“大象”是有了。但老子又说:“潜龙勿用”,意思说,龙如果没有沉潜,飞起来没有招数同样也是不行的。高市值下的中国企业更加应该反思自己的“招数”是不是够?市值管理并不是股价管理,更不是操纵市场,而是市值与价值的匹配。市值管理是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型,这个转型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过渡。这种转型,将引发整个市场上的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回归到企业内在价值的创造这一本源,才是提升公司市值的正途。市值管理(价值管理)的提出为“市值时代”带来了光明的方向,但方向只是希望。价值管理因缺乏统一标准,价值模型不是引入第三方中立专业机构制订,因此其中的数值可以被有关人员操控。这就带来很大漏洞,导致一些管理层为个人私利“欺骗”股东的事情发生。管理层会用价值模型逃避短期收益的实现,并操作股价,套取现金。这导致投资者和股东的长远价值被恶意稀释。波音和施乐公司的教训正是管理层恶意运用没有标准的价值模型谋取个人财富的典型案例。市值时代,需要一种将客户、股东、员工乃至社会的持续的、长远的回报做为核心目标管理起来的更高一级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东方快客”需要这种驱动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3174.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母亲节送给妈妈的十大礼物 母亲节送妈妈的礼物

送给妈妈的十大礼物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将至,你是否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了呢?还是正琢磨着不知道给妈妈送点什么以表多年母亲的养育之恩,小编精心整理出了送给母亲的十大礼物,需要的提早动手哦~小编特别提醒?2014年的母亲节是5月11日哦~

上海女人的十大特点//说说上海女人 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上海女人的十大特点刚才看了一篇有关评论上海女人的文章,总结了上海女人具有十大特点,作为上海女人,我基本认同。把这十大特点搬进博客,让朋友们认识一下上海女人吧。傲。上海女人傲在生在上海,生在值得让人傲的城市,遇上祖国哪里受灾受难

当今中国人十大矛盾 中国的未来将被这十大矛盾所左右

  未来十年中国发展将面临以下十大矛盾,将遥控着我国经济方向与路径选择。看起来这很宏观,但是,只有彻底理解了这十大关系,你才有可能立足于未来的中国。   1.供给侧改革与创造新需求拉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开启了

声明:《全球十大搜索引擎 东方快客将引擎全球经济成长?》为网友慢热告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