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现代管理2



梅奥认为,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在非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缺陷

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多强调感情作用;

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外部监督、工作条件、作业标准等因素的影响;

2、现代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使企业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许多学者和管理专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相继出现许多管理理论和新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指出管理理论有11个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或管理过程)学派。

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变化也触及到管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预示有关管理理论体系也要来一场革命。在这一时期现代管理理论最新思潮就是企业再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

 3、 管理学的四个阶段

综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之前。此阶段虽还没有“管理”这一名词,但已存在着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第二阶段: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至1930年之间。此阶段的特点是以“事”以“物”为中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其代表人物有泰勒和法约尔等。

第三阶段: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1945年之间。此阶段的特点是把管理的重点从以“事”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此阶段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

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之后。此阶段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众多的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都从各自的角度来研究管理。

4、管理学是自然与社会人文交融科学

    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1)经济人的观点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获取报酬。

(2)社会人的观点盛行于20世纪30~50年代。它认为,人基本上是由社会需要而引起工作动机的,人们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摆脱机械化带来的工作单调,枯燥乏味,人们要从社会关系中寻找精神寄托。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而物质刺激则是次要因素。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1960年在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归纳了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两种理论。他认为,传统理论是以对人性的错误看法为基础的,这种理论把人看作天性厌恶工作,逃避责任,不诚实和愚蠢等。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必须采取强制、监督、惩罚的方法。麦格雷戈把这种理论称之为 “X” 理论。 与之相对的是“Y”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并不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他们会视工作为一种得到满足的因素,就能主动把工作干好。因此,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管理上找原因,排除职工积极性发挥的障碍。麦格雷戈把这种理论称之为“Y”理论。他认为“X”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只有“Y”理论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

(3)自我实现人的观点盛行于40年代。它认为人都有一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理想的欲望,只有当人的理想得以实现,自身价值受到肯定时,他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因此,它主张从个体内部发现激励因素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H.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复杂人的观点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种最新的观点。它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不仅其需求与动机结构不同,且经常变化,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因而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它强调对人的管理要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

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鲁姆(VictorH.Vroom)在1964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目标的追求,行为的激发力决定于目标价值的高低和期望概率的大小,M = E ×V 激励作用= 期望值×效价

  M——激励作用.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积极性的大小.;

  V——效价.指个人对激励因素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我能得到的东西对我有没有用;

  E——期望值.指个人对激励因素实现可能性的判断,也就是得到某种东西的可能性有多大人本管理的内涵:所谓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指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1)尊重人的人格,注重个性化发展;

(2)肯定人的长处,强调对员工的引导;

(3)主张环境创设,服务人的需要;

(4)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

 

从管理的科学化方面来看,现代管理学是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 数学、金融学等学科发展交融的综合产物,当代管理工作中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相应的科学知识。

    与中国传统管理不同的是,以基督教文化作为背景的西方管理的特征主要是以避免“人与物”、“物与物”冲突为内容、以“发展”为目标、以“竞争”为工具,其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求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管理者重视和关心的是最终物的产出,最终物的效益和成果。

英美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而东方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的问题上,英美企业管理和东亚企业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根脉不同

 

     回顾了东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成长过程,有人就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两大应有两大管理系列,一是原则管理系列,科学管理创始人泰罗以及后来者他们所创立的系列西方管理模式;二是文化管理系列,文化管理是管心的艺术,是柔性管理。文化管理大体上源创于中国。

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涵盖一切的功能并最终构成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强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

儒家文化本来是民间士大夫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张力,但到了汉代,被董仲书等人进行了改造,被汉武帝统治集团所利用,后来又经过历朝历代不断阉割,使儒家文化几乎完全成了统治工具。

传统文化特质首先必然地使其重形式轻效率。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其次是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企业活动中表现为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其二重权威而轻民主。其三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要诀,以致于职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其四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其五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其六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

 

道教产生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具有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类,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是缺乏效率的,这也是与西方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的不同之处。

 

  “小国寡民”否定流通

 “小国寡民”观就是老子的理想王国。这只是一幅建立在寡欲、节欲基础上的理想社会的空想图景。如果把这作为现实政策付诸实施于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就很难避免限制和压抑人民的经济欲望,到头来只能是不利于商品经济的良性循环,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黜奢崇俭”,否定消费

从消费的观点来看,消费作为商品经济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限制了商品的消费,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商品经济的恶性循环,从而限制企业的发展,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知足常乐”,安于现状

 这种观点要求以心理上的不欲和观念上的知足来抑制人们自发的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尽管知足常乐不乏生活的哲理,它对于人的身心和谐,对于调节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矛盾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些还都是表象,其根本原因是其文化属性。还以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儒家文化为例。

儒家思想产生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初成的时期,同时代还有各种流派的思想 。

    从秦汉到晚清,中国社会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封建社会。生产的组织形态是:农 民— 地主—大地主—皇帝。生产者与统治者之间是依从与被依从的关系,在农业社会 的生 产水平所能创造的财富的条件下,只有以这种组织方式才能维护社会的生存。

   儒家思想反应和维护的是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态,即农民——地主——大地主—— 皇帝 的金字搭,它自产生起就被发展、改造,来适应封建社统治的需要, 因此儒家文化是封建文化,儒家文化是农业文化。

    如果说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生产者不得不固定在土地上才能维护 个体的生存,从而进一步维护整个封建社会的生存的话,那么工业社会里,由于技术水平、 生产 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以下情况:

1、农业是重要的,却是次要的生产方式;

2、工业生产取代农业上升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工业社会要求:

A、原料的广泛采集;

B、产品的跨地域销售;

C、生产者的自由流动性;

D、生产组织者、生产者的技术创新,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生产能力获得更好的产品 ,最 终是更多的财富。 所有的这些,都必然会冲破封建社会里土地对生产者的束缚,工业社会对生产者的要求 是:

1、独立性:又可称为自主性,可以自主的选择;

2、创造性:又可称为能动性,也可以称为否定性,创造就意味着批判、继承既有的成就 ;

   这与封建社会里,对人的服从性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工业社会所需要的文化,一定不会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服从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现代管理2

目前中国本土管理思想,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兵家以及各种形式的百家都是强调经验型的农耕文化的一个角度,缺乏实证和科学性,均难以担当企业管理的重责。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当然,现代管理过程中,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其重人际关系的伦理观念注入其中,使社会伦常关系融合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之中,在企业外部塑造了相对安定的经营环境,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淡化了劳资对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实践的丰富源泉。载中心

因此我的观点是西为体,中为表。企业管理还是应以西方管理为核心和主导,参考、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作润和。实现中西结合,标本兼治。要把握三个度:体现民族特色、充分尊重应用现代文明成果和培养个性特征。

我的演讲完了,供大家批评。谢谢。

          ( 2007-7-22 选录中国文化复兴研究院企业家研修班讲课讲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3360.html

更多阅读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对成长环境、能力、经验的归纳与整合,是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论的人性的反映。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环境、对目标及对优势的假

廉政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

“以德为魂,廉洁城管”主题征文(十二)廉政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作者:秦皇岛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分公司于洪春内容提要:廉政文化是一种精神,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把廉政文化所蕴

幸福庄的管理人 孔颜之乐与企业幸福管理

     在企业这个组织内培养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有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家除了提供给员工物质报酬外,还要提供给员工精神报酬,这是对企业管理更高的要求,毕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西方管理学更多的是关心员工

肯德基的豆浆怎么做的 肯德基“豆浆门”与企业声誉管理

前言:仅仅在日式快餐“巨无霸”味千拉面“骨汤门”后的几天,另一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微博爆料旗下高价豆浆由粉剂冲泡,引起网络巨大反响。肯德基醇豆浆原材料成本或不足1元,用粉剂勾兑几成餐饮行业秘而不宣的“潜规则”。网友提出疑问:

杲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命运

嘉宾:北大纵横资深企业文化专家 杲占强 记者:通信人才网市场部编辑记者 齐会茹 前言:在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行业均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为了生存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竞争中,企业如何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之

声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现代管理2》为网友蒝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