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竞争,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愈演愈烈,商界人士不断寻求智慧支持,波特和韦尔奇六月份先后到中国介绍其学说和经验,国内各种营销财经论坛不绝于耳,学员花银子听课,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为了一个目的:寻求致胜之道。
致胜之道,莫过于兵法,兵家从残酷的战争中总结出致胜的规律,名曰“兵法”,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期,且看兵家是如何解读运用兵法的。经伍子胥举荐,孙武被吴王阖闾任命为三军统帅,孙武富智谋、善用兵,尽人皆知,时楚国强盛,吴国较弱,吴国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触及楚国利益,因此两国常有交锋,互有胜负,至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提议大举攻楚,身为主帅的孙武没有因谋略过人、治兵有方而逞能,而是以“民劳,未可,待之”为由加以劝阻,吴国一方面改良吏治、发展生产,一方面训练军队、扩充实力,且采取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战略,逐渐实现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直到公元前506年,进行决战的时机趋于成熟,适时联合唐、蔡两国,共同伐楚,唐、蔡是楚的属国,因利益不和而去楚趋吴。于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柏举之战,吴国全胜告捷。
我们看到,战争胜负是双方综合实力较量的结果,孙武在其《兵法》书中就提出了决定胜负的“五事七计”,“五事七计”非常重要,它是整部《孙子兵法》的基石,不可偏废,我们今天常用水桶的短板效应来比喻企业管理,兵法亦一样,只重智谋无以致胜,只重技术亦无以致胜,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木牛流马本身不能克敌制胜,辅之适当的智谋,就发生了奇妙的作用。
商场无恒敌,战场亦无恒敌,我们今天的商业竞争,与春秋战国诸侯争雄争霸极其相似,唐、蔡本与楚国组成利益集团,因利益问题,唐、蔡转向吴国,从某个角度看,这是国家逐利的竞合手段,唐、蔡、吴三国联合伐楚,达到了三赢局面。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有竞有合,双赢多赢,都是利益在驱使,今日商场竞合,亦是利益使然,“合纵连横”思想在当今商界时有体现,最近微软与Sun公司这对老冤家就握手言和,共同应对市场。我们可以从兵书中品尝出“竞合”的味道的。
兵法不排斥任何有利于致胜的因素,兵法主张利益导向,而非立场导向,消灭对方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兵法的应用,倡导规则,也倡导创新;重视智谋,也重视技术;讲竞合,也讲多赢。
致胜之道,莫过于兵法。其一,兵法从残酷的战争中总结出来,客观来说,兵战比商战更激烈、更残酷,兵战流血,商战流汗,好比经历过死亡考验的人比一般人更能从容面对困难,我们也看到,许多美国商业领袖出自西点军校。其二,《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众多兵家极大关注,哺育了无数战将谋士,《孙子》智慧历经战火考验2500余年,近代国内外许多商业精英,亦不断从《孙子兵法》中汲取营养,《孙子》思想恢弘精深、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