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咨询业:要有低头的智慧



   经济研究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咨询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中国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直到2000年,咨询业的营业额才占GDP的0.1%,其中管理咨询所占份额更是不到其中的十分之一。这表明,中国咨询业的市场渗透率很低,咨询业也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对管理咨询的认识仍然象"盲人摸象"、"雾里看花"。

    中国咨询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这一情况似乎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没有密切相关,咨询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及影响力几乎是"可有可无";尽管咨询业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成长历史,但仅仅是最近几年,咨询服务才被勉强地称之为一个产业。

    为什么中国的咨询业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没有产生一种明显的正相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现在这样的咨询业吗?咨询业怎样才能生存和发展?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咨询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智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智力资本而不是成本,首先要有这种明和智。怎样才能明智?笔者认为,与其要求中国咨询业低头反思,不如给中国咨询业一种低头的智慧。

    首先,微观小咨询要向宏观大决策低头

    事实上,近25年来,中国经济能取得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关键归结于中央政府决策的强力推动。这是举世公认的。

    现在最熟知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内须"等等,就是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着的宏观大战略。

    其实,仅从中共中央的三中全会就能看到,中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及推进历程: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到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直到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正是这些宏观决策以及配套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作为中国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不管是国企、民企或者是外企、"混合企",都是在以上大背景下催生、激发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过程中也孕育出了中国的咨询业。

    可以说,西方的市场经济启发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而中国政府又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开拓了更广阔、更光明的前途。

    因此,在中国做微观咨询,或者为中国的客户做咨询,必须首先清楚:从过去提出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到深化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直至最后的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是中国的宏观大决策一直推动、指引和服务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这才是所谓咨询在中国面对的最大国情,而不是什么五千年优秀的中国文化。

    这就要求在中国做咨询的专家们,不管是国际的还是本土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真正读懂、吃透和领悟,并且要配合和利用中国不同时期的各种宏观政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做好咨询。事实也证明,凡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优秀咨询的,首先是那些真正领悟并善用了政府政策的咨询;已经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咨询机构,正是那些服务于宏观大决策下的微观咨询机构。

    关于了解国情这一点,也许本土咨询比洋咨询更有优势,尤其是那些中国优秀的民间思想库,如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等。它们的研究成果不但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很多成为了政府的决策参考。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有关决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咨询业的真正春天即将到来。《决定》在关于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方面,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无疑,《决定》对进一步发挥咨询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国咨询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次,咨询顾问要向咨询客户低头

    "工人师傅们:我今天是来当徒弟、给大家递工具的;我递给大家的工具就是‘优选法‘和‘统筹法‘。"这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当年深入到工矿企业推广"双法"时常说的一句话。

    正是华老以其特有的真诚、谦虚和坚持,使"优选法"和"统筹法"在中国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以至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不仅为节约能源,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培养了一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和管理队伍。

    而现在,不少所谓现代咨询的顾问们,却是高高在上,不知所为。尽管他们没有创出更现代的"优选法",但却以企业医生自居,夸口能给企业"治病救人";也没有创出更现代的"统筹法",但却以企业教练自诩,承诺能带领企业驰骋市场;他们非但没有象华老那样的甘当徒弟递工具的真诚和谦虚,而且还持"智"凌人,笑话、埋怨甚至讽刺客户不成熟,并常常是在"骗到"首批款项后就一走了之。这种表现着实难以让客户接受。

    民谚说:"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越是成熟饱满的稻穗,头就会垂得越低。而只有那些稗子, 才会显摆招摇,并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在第二届(2003)中国咨询高峰结束后不久,不少与会的咨询公司,就急忙在自己的网站上粘贴类似的消息:我司(首席顾问)被特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咨询高峰会,并做了主旨(或主题)报告,引起强烈反响!他们尽往自己脸上贴金,除了向同行炫耀外,最主要的还是想能在客户面前昂起那有"分量"的头。

    对于中国咨询业的顾问们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对客户低下那高贵的头。

    首先,这是服务理念的问题。

    正象顾问师们经常"教诲"其客户要为客户服务那样:客户是上帝,客户是衣食父母,客户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前提。所以咨询一定要真正树立起"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管理咨询关于客户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到了所谓"客户关系管理"的新高了,可为什么咨询业却只会教人,而自己不用呢?这可真是说一套做一套。

    其次,客户比顾问更具智慧。真正的智者是利用智慧的人,而不是智慧的本身。刘备就比诸葛亮更具智慧。再说,客户例如企业家拥有这样一个成功的企业就首先比你顾问强,而且在此之前的成功并没有得到你的指点。现在请你来咨询,就是对你的尊重,尽管你未必就能使他的企业发展得更好。

    顾问师常说当局者迷,但客户会讲隔行如隔山。托尔斯泰有句名言:"谁也不满足于自己的财产,谁都满足于自己的聪明"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顾问师聪明过了头,才导致客户不接受咨询服务。这一点,也许很多的顾问都不知道。还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不英明的君主不可能英明地采纳建议。君主的聪明程度决定建议的好坏,而不是建议的好坏决定君主的聪明程度。其实,客户需要咨询,有时更多的是希望顾问师对他已有想法、方案的认同和支持。

    不管怎样,关键是顾问心中要对客户有十二分的敬重。

    第三,本土咨询要向国际咨询低头

    曾有人说,国际咨询巨头抢滩中国,对中国咨询业起到了"导师"、"教科书"和"铺路"的作用。

不管这一说法你服不服气,但国外咨询业就象一面镜子,令中国咨询业相形见拙:普遍缺乏高素质咨询专家队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知名品牌;缺乏行业管理;缺乏信息及共享的平台。

    厉以宁说过,从技术、人才、观念等方面综合考量,本土咨询企业与国际水平有5~10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同时也是中国咨询业发展的空间所在。被誉为"中国脑库"的综合开发研究院的秘书长李罗力教授也曾认为,比起国际著名咨询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档次,目前我国的咨询机构还无法望其项背。仅从这些企业每年的咨询收入达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来看,我们就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比。是它们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前列的咨询产业水平。

    被亚洲《国际金融评论》评为"2000年亚洲最佳重组交易"的"粤海债务重组"的咨询服务,就足以证明两位学家的观点。

    粤海重组涉及债务金额巨大,牵涉债权人众多。粤企、广南、粤投和南粤(这四家企业的债务重组合称为粤海债务重组)共欠各类债务近60亿美元,涉及银行200家左右,债券持有人超过300家,贸易债权人超过1000家。

    然而,近100家的国际中介顾问机构的优秀顾问专家们,以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协同作战,积极配合由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或控股的在香港和澳门注册成立的这四家"窗口公司",以及代表1000多家债权人的债权人委员会,从1998年12月起,历经2年时间,终于共同创造了在亚洲乃至世界企业重组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粤海债务重组。

    时任广东省省长助理兼粤海债务重组组长、现任重组后的广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懂事长武捷师博士曾著书称赞:当这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粤海复杂的企业、债务结合在一起时,一个近乎完美无缺的、能获得更多回报的、双赢的方案就在艰苦的谈判中诞生了。

   而参与粤海债务重组的近百家中介顾问机构中,能分享到高达1.09亿美元顾问费(被当作债务列入了重组)的中国大陆咨询机构仅有一家。

目前在中国,能真正服务好象"粤海债务重组"这样高端客户的,绝大多数还是那些国际咨询机构,而不是弱小的本土咨询。

     实际上,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咨询,本来就是"舶来品"。我们现在所熟悉、应用和研究的现代管理理论、观念、方法等等,几乎都是"洋玩意",就连我们顾问师的思维也都快被"西化"了。

正如一个成了国际咨询机构顾问的"假洋鬼子",面对很有志气的本土咨询专家发问的那样:"你能够帮助你的国内企业国际化吗?";你熟悉国际惯例吗?其实国际化中我们的东西还不多。

    本土咨询现在只能以"洋为中用"来提升自己。只要我们把国际先进的咨询理念和方法吸收进来,结合自己的国情和自己的理论经验加以改造和提高,总有青出于蓝的一天。中国的禅宗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第四,咨询个体要向咨询群体低头

    近年来我国咨询机构数量急剧增长,曾有人认为,这充分反映和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咨询需求的日益增长。

    要说我国咨询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倒有可能,但尚须需努力挖掘;而咨询机构数量的猛增,则未必完全是由于所谓的需求引发的。

    事实上,我国咨询队伍不断膨胀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财智时代"的极大诱惑。即:智业有暴利,智慧应该而且能够很容易直接获得金钱。这就是那些"咨询顾问"们一个最尴尬和最自豪也最龌龊的隐私。尽管真正的智者不多,但正象"五星级"策划家王志刚所说的那样:市场的魔瓶一旦打开,很可能巫婆神汉很快就充斥其间。于是靠一个"聪明"的脑袋,外加一张摆上电脑和电话的办公桌,再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家家的"咨询公司"就诞生了;于是沙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批批的"咨询"队伍就这样"壮大"起来了。

    因此,中国的咨询机构现在虽说已超过几十万家,但却依然"只见树木,未见森林"。

    没有形成森林效应,暂且不说咨询业能否向发展中的企业提供急需的"氧气",而其自身的存活还是个问题。

 中国咨询业:要有低头的智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没有一个对咨询业统一管理的机构,各项法规制度不健全,没有咨询师和咨询机构认证的标准和机构。在这种连咨询游戏规则尚未建立、没有保护和制约,而且市场还很不成熟的环境下,蔓延出来的咨询公司,自然是天生不足。

    为了祢补这种天生的不足,保护真正的咨询机构健康成长,从而使中国咨询业形成"森林效应",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的咨询协会纷纷自发建立。首家中国管理咨询协会在深圳成立,更体现了深圳人的先行和忧患意识。

    但据了解,全国咨询类协会运作效果并不理想。除了行业协会的定位和管理问题外,主要是会员不多,有很多的咨询个体,并没有一种自主、自愿、自动的入会意识(不是真咨询的机构除外)。这一点令人担忧。

    在"第二届(2003)中国咨询高峰会"上,主办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无奈和担忧地看到,原计划500多人的会议仅到会200多人,其中与会的咨询单位比两年前的第一届少了一半多。

     而更让与会企业迷惑和失望的是,常常"散兵游勇"般在中国咨询市场上赶集的"咨询精英"们,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尽管卖弄了不少"闪光"概念和语言,但他们以企业医生自居,却并没能为企业的"基业常青--中国企业的管理对策"(会议论坛之一)开出长生的药方;以企业教练自诩,也没能教会企业怎样"构筑竞争优势"(会议论坛之一);相反,自己倒陷进了自设的"走出误区--突破咨询瓶颈"(会议论坛之一)中的误区和瓶颈。期盼能为中国企业"装备现代管理,打造核心能力"的会议主题,反成了"怎样给咨询业一个正确的‘咨询‘"。

    在智力的海洋中,"孤帆"是很渺小的;在"狼群"面前,"孤羊"更显弱小。中国咨询的个体,要想生存和发展,惟一的选择就是联合起来,形成群体优势。

    当树木长成森林时,不但能经受风雨,更能向环境提供氧气。

    前面关于"粤海债务重组"的案例,也充分说明了,即使是单个的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也不可能样样都行,必须要充分合作,才能有更大的智慧真正服务好客户。

    总而言之,中国咨询业要学会低头,要懂得低头,要敢于低头,只有这样,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明智。

    也只有这样,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资料才会表明: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与中国的咨询业成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3687.html

更多阅读

c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中国要有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  我们最初做电子商务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B2B,我们就是想帮助中小企业成功。  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我发现90%的演讲者是美国人,90%的听众是西方人,所有的例子都是ebay、雅虎这些美国企业的。我认为亚

刘永好: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2006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于2006年9月1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下一步:启全球智慧 明卓越之道”。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精彩发言。   刘永好:   各位企业家

唐骏传授成功秘笈:创业要有自己的杀手锏

 他曾放弃在美国创办的公司,以普通程序员身份加入微软,不到十年就晋升为微软中国公司总裁,两年后跳槽到盛大公司担任总裁并推进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四年后以10亿元人民币的“转会费”加入新华都,成为人们眼中的“打工皇帝”。   新华

青梅:创业者,出来卖要有卖的觉悟!

你去推销,他拒绝你,你没有任何损失,是他失去了尽早接触这么好产品的机会!   有个曾经在微软做软件的很资深的程序员在创业,有人问我看法,我说“出来卖要有卖的觉悟,以那人的经历来说可能做不到”。问的人一想,说:你认为销售会有问题?是不是

王越聊销售管理:销售主管要有强烈的企图心

  针对大部份的企业来说,销售部是企业生存的来源,企业能活多久,能否让员工过上好日子,主要靠销售部去争取更多的订单,做销售的人,一定要有强烈的企图心,说直接点就是要有想赚钱的想法,如果都是一群没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大家混日子,那企业

声明:《中国咨询业:要有低头的智慧》为网友别太耀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