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管理传播网开辟专栏介绍了尹传高,哲学化管理和长青战略原创研究专家的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批评了竞争战略中一书中的问题,提出了《长青战略的探索及构建》的崭新学术设想的理论框架。
研读了这些文章,感到这些文章给沉闷的管理学研究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尹传高同志思想上的敏锐,学术上的胆识,理论上的勇气,文笔上的潇洒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特别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在学习国外管理学先进理论上有一种不好的毛病。就是把外国人的东西当作“粥”喝。不用心去思索,不用嘴去咀嚼。很多人习惯于把外国人的东西当作理论勃起的兴奋剂,当作为自己论文作注脚的“贴花标签”。以致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或者已被我国管理学实践证实是不正确的或是过时的东西依然被当作金科玉律。
尹传高同志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面对“中国人在反复实践竞争战略理论后,得到的结果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用心去“思考竞争战略的缺陷”,并且敢于“用更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于是提出了《竞争战略批判——长青战略的提出,探索及构建》的理论构架。
这种冷静的思索,这种学术上的敏锐,这种理论创新的勇气,这种研究鲜活案例的实践精神,这种“我愿为之呼唤,并为挑战一些可能的权威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勇气,给理论界以鼓舞,以希望,以激励,以出新。因此,对这种做法,对这种精神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尹传高同志尚缺少一种理性的沉稳,一种广博的积垫,一种临战的思谋,一种厚重的策划。那种抢占快车道的急切心态,那种急于著书立说的仓促成章,就难免留下刀斧的痕迹,难免留下思索的不到位之处。《竞争战略批判:中国名牌消失之谜》
就是所有文章中最不到位,疏漏最多的一篇。这就难免使人感到“用更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虚弱和不实。一、《中国名牌消失之谜》“谜”在何处
尹传高说“秦池、旭日升、三株一度造就了业内品牌神话,它们对传统战略的五力分析,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化均熟悉于心,然,成也萧何,败亦萧何,过度的差异化长板导致了这些名牌的陨落。
这个分析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
先看秦池。这个昔日连任两届央视“标王”的企业正在走向没落。在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来自山东省工商局的一则消息表明:山东秦池酒厂正在洽谈资产整体出售。
一位业内人士把秦池模式归结为:秦池=疯狂的广告+简单的勾兑,就是这,注定了秦池的失败。
也有人说:秦池的品牌扩张掩盖了企业的“内虚”。
还有人说:秦池在成为知名品牌时……还停留在单纯的卖产品上,而没有进行品牌文化建设。
更有人说:勾兑事件发生后缺乏公关意识,没有进行有效的解释。
当年的广告效应使它张扬,其后的媒体效应又使它倒下。
在秦池从临朐县一个不景气的小酒厂到经包装后迅速走红。再到两次成为标王,巨额广告投入在为它带来“惊天动地”的广告效应却也带来了灭顶之灾的一个轮回中,为什么遭遇了猝不及防的一击就惨然倒下了。这其中:哪些是需要盘点的,哪些是需要梳理提升的?
鲜活的实践在检验理论之剑的锋芒!
这里,尹传高完全应该展示:哲学化管理基础(经济人)基于一个组织的现实而实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完全应该阐述清楚:以经济人为对象的管理模式的表现力特征。
然而尹传高对此的解释和分析是不尽如人意的。
说秦池对“传统战略的五力分析,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化均熟悉于心”。
事实是这样吗?
1997年初,把秦池从“标王”的宝座上拉下来时的系列新闻报道是这样指出的:秦池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它从四川邛崃收购大量的散酒,再加上他们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
秦池的罐装线基本是手工操作,每条线周围有十多个操作工,
秦池酒瓶的内盖是专门由一个人用木榔头敲进去的……
这样的管理现状,讲什么“五力分析,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化均熟悉于心”简直是没影的事,真的是高抬了这位农民企业家。把“对中国企业管理的问题做出客观和审慎的透视”“作为自己爱好”的一个理论研究工作者,怎能这样既不客观又不审慎呢?。
哲学管理研究的基点是管理事实。离开了事实就把自己研究的基点建立在了沙滩上。杜选词汇、雕琢概念只是学术上的一种油滑。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
再看三株。
三株神话的辉煌与沉寂本是尽人皆知的。
三株公司曾经以它独特的营销模式,空前的宣传力度,中西合壁式的企业文化,成为二十世纪末中国医药经济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好花不长开。九七年成为了三株发展路上的一道坎。似乎一夜之间这个营销巨人就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三株的陨落,难道也是“五力分析,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化均熟悉于心”吗?长青战略理论作为“从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中发现了其独到价值的地方,又认识到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即从哲学化管理中提炼出模式化的东西才是不可战胜的”崭新理论。又没有抓住或者说根本没有弄清三株失败的真正原因。
事实是:1996年三株因陈伯顺服用三株口服液致死而陷入困境。一审后三株不服提出上诉。1999年3月25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三株胜诉。但是,打赢官司的三株巨人却在胜利的一抹欣喜中倒下。两个现代化工厂全面停产,十万人下岗。企业高层经理们已经心力憔悴,面对此束手无策。
这个案例中已经明显不过的显示出职业经理人的生存能力不足和没有风险经营能力的问题。尹传高完全应该从这些企业失败案例的剖析中,揭示其“过度的差异化长板导致了这些名牌的陨落”的必然性。指出竞争战略“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然而该文恰恰在这个最关键、最本质,最应该具有理论杀伤力的地方、最应该展示新理念光环的时候,“疲软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也是可以给别人以口实的地方。这就完全没有显示出“从哲学化管理中提炼出模式化的东西才是不可战胜的”的本质特征。
既然“长青战略理论基础是哲学化管理”,那么这种创新管理如果不能对事务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深刻的揭示,这种新的理论框架怎么能站得住脚呢?
二、带有理性缺失的“模式化的东西”魅力何在
一个新理念的确立,应该本质的反映这门学说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事实上常青战略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的时候,尹传高在论述“中国名牌消失之谜”的时候,忽视了随着现代资本理念和整合理念的融合,跨国企业普遍开始了以品牌输出带动资本输出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因此,对于中国名牌消失的原因分析中存在着重要的理性缺失。
事实上,随着跨国企业以品牌输出带动资本输出这个转折,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上的品牌战,无论从内涵上、规模上、特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内涵上,品牌已经和资本实现了整合;品牌的资本化趋势已经到来。
在特点和规模上,世界跨国品牌大举进军中国的序幕已经拉开。一个全方位的、世界知名品牌千帆竞发进军中国市场的、多火力交叉的战略格局正在形成。
这种品牌的资本化趋势是现代资本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新进展。这些年,洋品牌为什么能够一路进击的占领中国市场?就是由于国人对跨国资本以品牌输出带动资本输出进入中国市场这一特点认识不足。
在洋品牌和民族品牌的较量中,外方将中国品牌“吃掉”后“冷冻起来”的“冰箱品牌”难道还少吗?
据不完全统计,外商在进行品牌输出时、先行采取收购或冷冻等办法遏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国有品牌,继而推出自己的品牌取而代之的已不计其数。近年被洋人先后 “收购”了的我国品牌计有:
“洁花”洗发液;(134万美元); “孔雀”电视机;(315万美元); “豪门”啤酒; (6000万元人民币); “光明”染发液;(2000万元人民币); “金鸡”鞋油; (1000万元人民币); “洁银”牙膏; (1000万元人民币); “太湖水”啤酒。(2500万元人民币)等大量知名品牌。在医药行业:
中外合资的14家大企业中、外方全部使用洋品牌控股的就有13家。“杨森”、“史克”、“华瑞”、“大家”等合资药厂的品牌,长驱直入的占领了中国市场。
在啤酒行业:
美国的“百威”,“米勒”,“红带王”;
日本的“麒麟”、“三得利”、“朝日”; 德国的“贝克”; 荷兰的“海内肯”; 菲律宾的“生力”; 爱尔兰的“健力士”; 澳大利亚的“富仕达”,纷纷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微波炉行业:
日本的“三洋”、“日立”、“松下”、“夏普”、“三菱”;
韩国的“三星”、“大禹”; 美国的“惠而普”; 法国的“万能”等,多利用合资中方原有的销售渠道,挤占了中国市场。回顾这些年围绕着品牌演义的历史,我们看到:许多具有性价比优势的民族品牌不是被锁在了保险柜里,就是被冷冻起来。性价比优势在资本这个凌厉的市场杀手面前一个个败下阵来。
长青战略理论作为“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有节奏的,有新陈代谢的,生态型的成功”的崭新的理论框架或是理论体系,漠视资本是市场的杀手这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问题,是不应该的。也是自己在拷问:自己提出的理论架构的“持续性”、“生态性”及理论的成熟性到底怎么样?!
我们要问:既然常青战略哲学化管理中提炼出的“模式化的东西”带着若干理性的缺失,那么这种“模式化的东西”对于企业真正的指导意义何在?
其“不可战胜的魅力何在?
能够成为具有“持续性”、“生态性”的常青理论吗?!
在思考和指出别人战略缺陷的时候,自己同时留下理论缺失是不应该的。
因此,奉劝尹传高博士,先不要急于打包自己。“常青战略原创研究专家”的美名跑不了。还是用点心思研究、思索一下自己构筑的理论殿堂其基础是否坚实吧!
我们期待着尹传高博士思索后的提升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