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本土化 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最终入世,中国本土企业开始在本土与国(境)外企业展开市场竞争,竞争对手实力的差异、位势的差异、企业成长环境的差异、企业战略的差异、对资源掌控能力的差异等等决定了这场竞争的不对称性,当然,彼此的优势并非恒定不变的,从入世一年多的企业实践看,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比较优势正在消失。

     一、得天独厚的布局已并不一定能够抢占先机

     在企业地理布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在城市中心、交通枢纽、人口密集区域等“黄金口岸”都可以看到本土企业镇守多年的堡垒。外方企业进入中国后,将制造业大量布局于城市郊区或偏远的开发区,既享受了优惠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维护了绿色产品的形象,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电子发图、网上订单、专业配送使得企业效率并未因为地理布局而降低。外方的零售业更是深谙“二八黄金定律”,专注于能带来80%收益的20%消费群体,注重消费市场的细分,注重消费环境的优化,宽大的停车设施、周全的货源保证、便利的配套服务、良好的购物环境、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带来的价格优势使有车族举家成为回头客。本土零售业却因为地处商业中心,营业空间受限、运营成本高昂、经营规模过小导致成本偏高,停产难、购物环境拥挤、交通堵塞使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优质客户)望而却步。

     二、对顾客的熟悉、了解优势没有转变为相应的客源优势

     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一些老字号企业,在所处社区经营多年,与消费者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对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比较了解,对顾客群比较了解,与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比,具有先天优势,但是这种熟悉和了解更多停留在感性层面上,本土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需求的变化缺乏科学的跟踪分析,对客户需求的构成没有合理细分,也没有将客户动态档案电子化,对客户的定期回访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对重点客户的感知和了解主要存储在分管人员的大脑和更新极不及时的纸质记录上。

     外企进入中国后,发挥后发优势,十分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在布点设店之初,首先就要进行周密细致的需求市场和客户调查,依据科学数据和客观分析确定布点原则,并制订客户战略。在企业正式运营前,进行试运营,深入体会社区消费习惯,掌握消费群体构成,相应调整营销策略,修正客户战略。在企业运营中,及时建立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对客户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消费需求的细分和跟踪,以更快的速度和更贴近需求的服务吸引顾客。外企还大力吸引本土企业中掌握客户关系资料的人员加盟,这些人员的跳巢,使得外企如虎添翼,对于本土企业却是釜底抽薪。

     外企没有把“顾客是上帝”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相信顾客就是企业的财源,所以,他们投入不少精力研究顾客心理感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经常派员工扮作普通消费者,到本企业和竞争对手处实地进行消费体验,有时更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亲自出马。企业再根据体验的感受,相应调整购物环境、完善服务措施、改进运作模式,准确揣摩消费者的心理,投其所好。而本土企业长期以社区老大自居,自认为本社区消费供应舍我其谁,对客户关系的整理、维护办法不多,重视不够,官商习气比较浓。外企对顾客服务水准的大幅度提高,使得消费群体集体迁徙的情形时有发生。某外资零售商场以前只在北京开了一家店,由于客户关系管理做得比较到家,后来该商场在亚运村地区新开店面,竞引得周遍不少老客户随店迁移。

     三、与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本土企业得到政府多方关照,如今已优势不复

     本土企业中,国有企业也好,私营企业也罢,多多少少都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政府长期以来是本土企业的婆婆,本土企业与当地政府长期存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本土企业得到过当地政府的大力庇护。外企进入中国后,在与本土(尤其是本地)企业竞争时,时有费解局面出现。

     然而,在中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尤其是入世以后,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行为的高度市场化,使得政府逐渐退位,开始扮演市场规则制订者的角色,而将市场仲裁和资源分配的职责逐步交由中介机构或市场承担。即使政府还保留有个别资源的分配和仲裁权利,也因为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市场行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以及政府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繁荣的需求大于保护本土弱势企业的决心,而变得更为公平、公正、公开。在逐渐平等的竞争条件下,外企常常因为资本更为雄厚、融资更为灵活、项目运作更有经验、对国际相关资源的掌控更加有力、项目投资回收期更快捷而占据优势,从这个角度看,一些地方政府反倒显得对外企眷顾更浓。

     四、本土企业对资源的占有优势逐步弱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习惯了“所有资源均归国有,国有即是国有企业无偿占有”的思维模式,本土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理所当然”地无限期获得了国有资源的使用权,所以在资源的占有上有显著优势。

     如今,资源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可无偿获得的资源开始变得有价了,以前由政府随意分配的资源开始由市场配置了,资源可以转让、租赁、变卖了。于是,拥有强大财力和成熟经验的外企通过购置、租赁、入股、置换等多种灵活方式,逐渐获取了企业所需资源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而本土企业开始注重资源的经济效益,对长期闲置或限于条件无力利用的资源开始设法变现,资源市场在短期内变得供过于求。外企、本土企业都看好的稀缺资源开始待价而沽,本土企业闲置的资源急于出手,在外企的高价策略下,本土企业不愿出手的一些资源开始外向流动,外企的资源占有劣势很快得以改观。

     这种情形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反映最为明显。本来,计划分配体制为本土企业分配和储备了大量各类人才,改革开放前各类大专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被本土企业所吸收、储备,如今,外企动用高薪、高福利、在职高级培训等杀手锏吸引本土企业的存量人才调巢已不鲜见,随着人才流动趋于正常,人才市场日益成熟,国企单纯靠思想觉悟、奉献精神和铁板一块的人员管理制度已经无法完全留住存量人才。在增量市场上呢,每年,中国都有不少出国留学的“海归派”回国,各类大专院校都有大批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优秀分子都被外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薪酬福利所吸引。

     五、“特权行业”开始消失

 中国企业本土化 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

     入世以后,按照中国与世贸组织国家的协议,长期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航空、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将逐步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对内资、外资开放,国家垄断、政府定价的模式正随着航空、电力、电信业的拆分而打破,外资保险的渐次进入使得中国保险业加快了股权多元化的步伐,银监会就位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为迎接国际金融同行的挑战做好准备。

     为提高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我国长期对农产品等实行出口政府补贴制度,对本土竞争乏力的产品实施进口配额限制,根据世贸组织的条款,这些保护措施都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对外方独资企业严格控制,并且规定了外方在合资合作企业中的股权和控制权比例,确保本土企业在合资合作中的控制地位,一是可以保护幼稚的本土企业不致于毁于一旦,二是想依靠大树乘凉,靠近巨人偷师学艺。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更加自由,于是,大量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军中国企业界,以前的合资合作企业正大举进行股权置换,由合资合作转变为外方独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企业投资额已大大超过了合资合作和参股方式企业的总和。很多幼稚的行业、企业一进入市场就开始与外企直接展开竞争。

     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逐年增多,但囿于中国的产权制度限制,大量本土企业虽然经营不善、竞争乏力,却手握许可证书、市场份额、品牌优势等重要资源,既阻碍了外资的大举进入,也妨碍了本行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后,企业并购、品牌收购或租赁、市场共享、许可证转让等方式将步入正规,产权交易放开已是大势所趋。

     不容回避,我们有一些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依靠对品牌产品的简单仿冒和偷税漏税兴业发家的,其中,有一些企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中国近年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完善,执法机关、厂家、消费者的知识产权意识越来越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重。中国税务机关的征税手段得到改进,征税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偷税漏税的侦查打击力度明显加强。依靠简单的仿冒加工牟取暴利、维持生存已非易事。

     六、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掘和利用

     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理应是一脉相承,同宗同源,市场、社会、员工、企业、政府之间因为文化的一致性,便于协调,彼此有认同感,这些都是本土企业所具有的先天优势。

     可惜,中国本土企业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很容易将企业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教和简单的理想主义、奉献精神的教育,在企业里片面强调付出,忽视对个人需求的满足;片面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不太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忽视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团队精神的培育。

     反之,我们一些传统观念在企业文化中被扭曲、滥用,对企业的消极影响不可小视。中国人信奉的“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成了标准降低、执法不严的理由;“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本位主义的根源;亲情观念、哥们义气常常造成不公正、不公平的结果,而且使得制度往往流于形式;片面反对个人英雄主义,扼杀个人的创造力,否认个人的贡献差距导致合力不足、内耗严重、效率低下;中庸思想,导致标准不高、小富则安,知足常乐使企业缺乏战略远见和危机意识。均贫富思想严重,可以同守贫贱,不能先后富裕,使得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阻力重重,企业的薪酬制度不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孝敬父母,看重家庭,家族观念强,所以民营企业创立容易,向职业化转型困难,不易做大。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个人的创新激情和发明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评估、体现和酬谢,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产权观念薄弱,“同仁堂”、“全聚德”、“联想”等中国本土驰名商标纷纷在国外被抢注。

     外企在进入中国后,对研究中国民族文化颇下功夫,并成功地将中国民族文化的优点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收到了明显效果。外企利用中国人浓厚的亲情意识,开发亲情产品,大搞亲情营销,挖掘中外各类节庆的商业价值,附加亲情色彩,成功开发了节庆市场。为中国独生子女开办生日会、夏令营,赠送生日礼品,开发教育产品,带动了庞大的成年人消费市场。利用中国的饮食文化,结合西式快餐标准、快捷、卫生的特点,在保持西餐特色和主打产品的同时,介入中国早餐市场。研究中国酒文化和中国人的面子思想,在中国建立世界上最大的XO消费市场。利用中国人讲义气的特点,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团队意识。发挥中国人讲信用、重情谊的优势,通过完善的信用机制,建立企业诚信和商誉。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完善对个人价值的酬谢机制,加大奖励、培训、福利待遇,吸引人才,再通过亲情观念,利用亲友、同学、朋友网络罗致人才。挖掘中国人吃苦耐劳、聪明好学、个人才能突出的特点,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健全知识创新和转化机制,既发挥了个人才智,又借用外方创新体系,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产生效益。

     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界限和特征也已不再泾渭分明了,随着竞争的深入,彼此融合程度高了,趋同现象难以避免,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优势在消失,外资企业的一些优势也同样在消失,只要双方互相补益,竞争合作,就可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3746.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但中国企业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我们的传统优势正在失去。解决方案是实施“创新驱动”。创新本身不是问题,只要增加创新方面的投入,什么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对企业来讲,能赚钱的创新才有价值。创新有成本,也

本土企业优势 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向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营销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中国企业想要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打造本土营销的双重优势?一是发挥中国企

品牌推广思路 化妆品企业的品牌突破思路(1)

中国化妆品业市场一直以来就被人喻为:暴利下的围城。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这种暴利的泡沫正在逐渐消散。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在品牌的打造上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的增加导致这种所谓的暴利正逐渐演变成一种压缩后

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服装如何营造企业竞争优势(一)

 中国目前的服装企业正面临着从批发转型做品牌的阶段?为什么要实现做品牌,而不是像从前一样做大客户,大流通,大批发的模式呢?自特许经营模式在中国推广开来,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以这种方式赢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像服装品牌早期有金利来,杉

历史的使命在线播放 中国民营企业群的历史使命正在改变

中国相当一批民营企业目前正来到一个转折点。比如,当以顺德和温州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群,就在热衷于讨论 "二次创业"问题。为什么?因为他们显然意识到,单纯从所谓的"做大做强",并不能回答他们未来的方向。相反,一味的做大做强,一味的为名为利

声明:《中国企业本土化 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为网友偶吧我鸭梨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