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虽然也降价,但他们是从一个整体去考虑,是某一时段采取的某一策略,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战”
《财经时报》:你认为近年来一些洋品牌纷纷降低其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关?
赵曙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品价格下调,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下降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他们的生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来,而中国无论是原材料成本还是劳动力、研发人才,其成本都要低于跨国公司本国的成本,他们的生产成本降下来了,价格也就有了更多下调的空间。第二个原因是全球化趋势使得中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其实也就是世界市场,在中国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家跨国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产品涌入中国,加之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与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因此,在竞争中,一些跨国公司调整原来过高的产品价格,也是出于竞争的需要。
《财经时报》:当跨国企业把价格降下来后,你认为本土企业在竞争方面还有哪些优势?
赵曙明:在跨国公司的产品实行高价时,我们本土企业高质量的产品就拥有一个价格优势;但失去价格优势后,就产品本身而言,我们也还是拥有一定优势,比如一些科技产品,本土产品在维护和产品配件方面的支持就具有一定地利优势。还有,本土企业对政府和当地的市场环境方面的把握也要比跨国企业具有一定优势。
《财经时报》:你认为像麦当劳这样的跨国公司降价后是否会影响其利润的增加?
赵曙明:跨国公司的产品降价策略从总体上讲,应该能够为其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因为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始进入中国时都是实行高价策略,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高质高价的印象。当其价格下降后,必然会吸引一部分边缘消费者加入,其市场占有率会因此而上升。
由于跨国公司的产品原本就有很高的利润空间,降价后仍然保有相当的利润,加上销量的上升带来成本下降,其整体利润仍然会增加。
《财经时报》:一些跨国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其产品市场从高端覆盖到中端,从而对一些本土企业的原有市场造成冲击,双方是否会形成“价格战”?
赵曙明:跨国企业依靠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开展业务,其产品往往定位在高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他们的营销策略一般会区别于中国本土的大众化产品。他们更多的是依赖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意来谋取利润,或者是研究如何把蛋糕做大,所以,一般他们不会通过简单的价格战来争夺一个市场,形成“价格战”的这种几率也较小。
《财经时报》:跨国企业的降价策略同中国一些企业的“价格战”有何不同?
赵曙明:中国一些企业搞价格战,我是不赞同的,这种价格战的手法互相残杀,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很危险。跨国公司虽然也降价,但他们是从一个整体去考虑,是某一时段采取的某一策略,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