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全新打造的大型选拔活动,是2006年中国空前的寻找创业英雄的“造星”事件,更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潜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 本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发起,中国联通鼎力赞助,协办单位有深圳成功梦工场、中华英才网,雅虎网站。 2006年5月27日,在深圳的安联大厦,深圳成功梦工场的总裁王阳受中央电视台邀请,与国内知名的金蝶软件公司总裁徐少春,同洲电子人力行政总监马海刚一起面试前来参赛的选手。
![赢在中国 梦工场董事长王阳应邀任“赢在中国”深圳赛区评委](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334740758716.jpeg)
初赛分共有三个组,每一组有三个评委,要求是每一个选手用3分钟时间做自我介绍,10分钟时间介绍自己的项目,场面气氛威严,心里素质不好的选手的可能因怯场而失去机会。但大多数选手都是有备而来,他们除了传统的食品加工,更多的是电子、网络、投资和国际贸易等项目。总体上来说是男多女少,相对比例是23:2. 最令记者感触最深的是,梦工场董事长王阳,他不愧是精通成功学的高人,每当一位选手结束谈话时,王董总是给他们以亲切的微笑和鼓励话语。比如:“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好好努力啊、”、“好好建设你的团队。”、“我相信你一定行。”……选手们很是感动,作为记者本人,我感到非常的温馨,觉得那些选手好幸运。 在考试的现场,不管你考的好还是不好都将过去,但是作为一个无名的选手,他将记住主考官曾给他的鼓励和信念,这,就是来自于梦工场的成功励志文化。 在人生的路上,有时,也许老师、朋友一句话,一个鼓励眼神,也会令你灰暗的心里升起太阳。 在面试中,有一个叫赵龙的小伙子,精神抖擞,面带笑容,谈吐自如,很有自信,他是项目也很特别,是关于打造中国品牌食品的构想。 但是,当记者在场外采访他时,他说他竟然学过成功学,上过陈安之老师的课程,他每天早上要求自己跑4000米,坚持、努力、自信。 在两天的评选中,创业选手们的年轻化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其中有4到5个网络创业项目是在校的大学生,有一个最小的80年出生,目前有自已的公司和项目。这真是: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