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国内外国家机构、公司相互密切配合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虚拟的金融创新操作,五颜六色的外国石头公司就可以兼并、控股一个国家的全部企业公司。我们把这种理论上可能出现的现象称为“黑石头现象”,或者称为“和氏璧现象”。 关键词:黑石头和氏璧金融创新 有一家公司,名字叫“黑石头股份有限责任公司”(Blackstone)。这是一家外国公司。所谓黑石头,其实是肉眼凡胎的看法,在神仙慧眼看来,那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古代东方也有一块著名的黑石头,和氏献与楚王一世,楚王一世不识货,反而以欺君罪断其左腿;后和氏又献与楚王二世,二世不识,断其右腿;和氏再献与楚王三世,由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才知道和氏所献黑石头乃稀世珍宝,遂给予平反昭雪,赐名“和氏璧”。 假设楚国有一家国有“和氏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它的资本金来自于国家财政部划转的外汇,假定初始资本为30亿美元。和氏璧投资公司用30亿美元购买了国外的黑石头股份公司的股份(经过这样的操作,和氏璧公司持有黑石头公司30亿美元股票凭证,黑石头公司获得30亿美元货币资本)。虽然3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但是相对于黑石头公司的总股本来说,属于少数股,而且没有投票权,持股36个月,可以转让出局。 下一步,黑石头公司拿了30亿美元走进楚国资本市场。因为美元在楚国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先卖给楚国中央银行。假定汇率为8元楚币兑1美元,则黑石头公司换得240亿元楚币,楚国中央银行得到30亿美元外汇。30亿美元又回到楚国人手中。花开一枝,话分两头。先表一表黑石头公司那240亿元楚币的去向。目前楚国正在搞改革开放,楚外合资、外资并购相当自然。所以,假定黑石头公司用240亿元楚币购买楚国的一些国有企业或者民有企业股权,应该不值得大惊小怪。 再说楚国中央银行手里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作如下操作。由楚国财政部发行240亿元楚币特别国债,用于和中央银行交换30亿美元外汇。这个操作,等价于下面的虚拟操作:财政部先向商业银行发行240亿元特别国债(财政部得到240亿元楚币、商业银行获得240亿元特别国债凭证)→财政部拿240亿元楚币和中央银行30亿美元交换(财政部得到30亿美元外汇、中央银行获得240亿元楚币)→中央银行用240亿元楚币购买商业银行240亿元特别国债凭证(240亿元楚币又回到商业银行账上、240亿元特别国债凭证到达中央银行)。——通过这样的操作,财政部得到30亿美元外汇、中央银行获得240亿元特别国债凭证备用。 接下来财政部又将30亿美元划拨给和氏璧投资公司作为资本金,和氏璧投资公司再用30亿美元购买国外一家白石头股份有限责任公司(Whitestone)的股票,白石头股份公司再跑到楚国来,把30亿美元换成240亿元楚币,用来兼并、购买楚国的国有企业或者民有企业,…… 现在假定上面的虚拟循环操作进行了N次,显然,楚国中央银行的特别国债凭证达到N×240亿元楚币的规模,楚国中央银行共向市场投放N×240亿元基础货币;楚国和氏璧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达到N×30亿美元规模,实际持有国外各种石头公司少数股和无投票权的股份共计N×30亿美元规模;国外黑的、白的、兰的等等五颜六色的石头公司拥有楚国企业的股份达到N×240亿元的规模。——在国内外国家机构、公司相互密切配合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虚拟的金融创新操作,循环次数N不用很大,五颜六色的外国石头公司就可以兼并、控股全部楚国公司。我们把这种理论上可能出现的现象称为“黑石头现象”,或者称为“和氏璧现象”。
![黑曜石石头人 黑石头现象](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33594872379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