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圈子里流传着两条关于阿里巴巴的新消息,一是阿里巴巴拟为企业提供全套的信息化服务,打造完整供应链。这一点已经由4月阿里巴巴发布新的客户管理软件得到证实,而且据说英特尔已经将其企业内部信息化之外的所有信息化系统搬到了阿里巴巴上;二是阿里巴巴拟携手家电巨头开展类似于B2C的直销,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价的服务,目前海尔等厂商已经进驻“淘宝商城”。说到这里,事情似乎已经完全呈现出来。但仅仅只有这些吗?这两个事件之间是否还有些隐秘的联系呢?向大企业招手 尽管马云从未公开承认过阿里巴巴对大企业的兴趣,但其内心早就构建好了阿里巴巴进军大企业的时间表。2004年,当阿里巴巴将格兰仕的销售经理列入2004年十大网商的时候,就开始隐约地向外界宣布:“呆在阿里巴巴上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也可以是阿里巴巴的用户。”而这次阿里巴巴与英特尔的合作,显然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只专注于中小企业的形象。除了营造进军大企业的气氛,阿里巴巴也开始在组织架构上作出一系列调整。据记者了解,阿里巴巴已于年初把原有的遍布全国的13个办事处相继合并调整为广东、华北和华中3个区域分公司,同时不再对其各地办事处、分公司直接遥控,而是改而建立立足于本地的区域分公司,以便增强对区域市场的把控能力,提高分公司的快速响应速度。分公司除了相对独立于公司总部的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财务部外,还相继设立了独立的市场部、培训部和服务部。与此同时,原本在杭州总部采取电话形式销售的诚信通产品也纳入了各地方分公司的销售体系。当然,无论如何,产品才是这场大戏的主角。4月,阿里巴巴正式针对1200万会员推出了自己的客户管理软件,通过该软件,客户不仅可以在客户管理系统中迅速建立起公司组织结构,管理自己的信息和资源,对各种销售活动进行跟踪,还可以随时生成报价及订单,针对销售情况进行整体规划。据阿里巴巴副总裁金建杭介绍,作为客户管理软件系统的第一步,阿里巴巴这次首先推出一套供应链管理系统,以便帮助客户把主要精力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由此,阿里巴巴平台将不仅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支付工具、搜索工具、广告发布系统、第三方物流、通讯系统等在内的一揽子整合营销方案,还可以进而将客户的运营链平移到阿里巴巴平台,形成更快、更透明的供、产、销链条。 aihuau.com暂且不谈“将客户的运营链平移到阿里巴巴平台”的实现难度。当我们仔细审视B2B发展模式时不难发现,B2B网站提供服务的增加必然导致用户从中小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过渡。也就是说,当B2B网站仅单纯发布信息而不涉及物流、资金流时,应用者以中小企业居多,随着平台逐步实现企业间的物流、资金流甚至实现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应用企业将聚集到大中型企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此次意欲将“客户的运营链平移到阿里巴巴平台”的野心就是觊觎中小企业外更大的市场。在此,我们可以大胆假设:英特尔的加盟固然是阿里巴巴整合企业供应链的一个例子,但海尔等大企业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可能不仅仅停留在“销售产品”上。或者说,阿里巴巴希望为这些企业提供的,绝不是一个小小的卖场,而将是一个集成全球的软硬件供求链条。

论持久战 从某种角度讲,B2B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基本分为下面三类。⑴交易服务:市场、销售、采购、信息增值服务等。⑵业务服务: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等。⑶技术服务: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等。 目前而言,大多数B2B能为企业提供的只有第一类与第三类服务。他们能够做到就是把各类产品信息分门别类的放在一起。其出发点是企业的销售、推广,而不是生产、制造。一位行业网站业内人士表示:“如果B2B网站对行业理解足够深的话,他就有可能为企业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的服务,其重点就从为企业做推广转到为企业提供生产制造等服务。这时候上B2B的就不仅仅是销售人员,而是行业内的专家,公司老总,厂长等。这时候的B2B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真实性和信息匹配度,并整合行业内的各类资源。” 据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透露,为了给会员开发更好的信息系统,阿里巴巴将与IBM以及国内管理软件企业用友、金蝶等合作,推出为阿里巴巴量身定制的包括供应链管理、ERP、CRM、财务软件等在内的全线电子商务流程解决方案。而从此次阿里巴巴推出的客户管理软件来看,其功能更多地体现了销售系统的信息化。事实上,要把销售、采购、财务、生产等环节连在一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就是说,要想实现金建杭所说的“将客户的运营链平移到阿里巴巴平台”并不容易。有碍于每个行业的特性不同,阿里巴巴很难对每个行业的生产制造深入了解,所以阿里巴巴在未来不可能扮演指导生产的角色,而主要为企业对外进行信息交换服务。另外,中国的企业大都无法接受将自己的财务数据托管到ASP的方式,所以财务管理显然也不会成为阿里巴巴的优势。 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整合企业对外的采购和销售。从电子商务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人都乐于看到阿里巴巴与金蝶、用友这些ERP厂商合作。因为曾几何时人们一提到电子商务,就会想到ERP、CRM、SCM这些专业的名词;后来经过拨乱反正,人们又认为电子商务就是B2B、B2C、C2C,这未免又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无论如何,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都是不可获缺的,不然根本谈不上什么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的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B2B才可以发挥更大的威力。 当然,阿里巴巴要想做好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的链条整合也不容易。第一,每个行业的销售和采购环节都不尽相同。在整合的过程中,阿里巴巴的最佳角色是和那些已经进行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企业进行信息的对接,因为阿里巴巴作为一个通用的平台不可能满足企业所有的需求。第二,客户管理软件的推出为阿里巴巴开拓大客户的时候,也给中小企业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更多的用户接收并使用这套客户管理软件将是阿里巴巴未来的主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