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2月26日讯 2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与其合作伙伴哈斯基能源(Husky Energy Inc.)双双宣布,其在中国南海的天然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至此,该项目进行商业开发的资源基础已经具备,投资者终于看到了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曙光。
勘探破局 当日,哈斯基能源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ohn C.S. Lau宣布,由其全资子公司——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哈斯基”)在中国南海深水区块荔湾3-1含气构造上钻探的第一口评价井“荔湾3-1-2”已经完成。 哈斯基能源官方网站提供的示意图显示,此次钻探的区块29/26,与其东侧相邻的29/06区块,同属于中国南海东部的深水区。 据中海油介绍,荔湾3-1-2井距香港东南约350公里。2008年11月,钻探活动正式开始,完钻井垂深为3887米,水深1345米。该评价井钻探于面积约55平方公里的荔湾3-1构造上,共钻遇36米气层。 早在2004年8月,中海油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哈斯基就珠江口盆地29/26深水区块签订产品分成合同。 2006年6月,该区块内获得荔湾3-1天然气田发现。其时,哈斯基能源公司曾估计该气田可采天然气储量为4万亿至6万亿立方英尺,从而成为迄今中国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海上天然气田。 2月23日,哈斯基能源表示,据测试结果,该井最高日产天然气5300万立方英尺。该评价井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荔湾3-1这一中国海域深水天然气重大发现。未来该井日产量有望超过1.5亿立方英尺。 实际上,由于确信中国南海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此诱惑各类投资者纷至沓来,在这一海域内的相关勘探工作一直长盛不衰,此前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的浅海区域,限于技术水平和投资风险等原因,对于深水区还处于初始阶段,并未进入真正开发。 早在200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即对北部湾盆地的12个区块,进行合作勘探开发的招标,条件为由对方承担100%的勘探风险和费用,而一旦有任何发现,中海油即按约获得其51%的权益。 最终,哈斯基能源成为中海油在南海油气开发上主要合作伙伴,前后获得数个区块的合作开发合同。 哈斯基能源是一家经营能源与能源相关业务的企业,总部位于加拿大,由华人首富李嘉诚控制。李嘉诚及其家族持有哈斯基能源36.3%的股份,李氏旗下的和记黄埔(0013.HK)持有哈斯基能源34.7%的股份。 至今,中海油公司在南海海域的合作开发方除了大有斩获的哈斯基能源之外,还包括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 Corp.)、阿纳达科石油集团(Anadarko Petroleum Corp.)等公司。 2000亿投资护航 尽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徘徊在40美元/桶上下,国际石油巨头纷纷收缩投资,但是由于对中国市场未来需求的乐观,中国的石油公司仍处于扩张期。 对于南海油气的开发,2008年11月下旬,中海油方面曾表示,加上合作方的投资,总共的投资额度将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约合290亿美元),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石油开发计划,这一投资过程将持续到2020年。 其时,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李凡荣称,公司2009年将继续保持对中国南海海域的勘探财政预算,因为该地区受信贷萎缩的影响并不严重。中海油公司继续加大对海洋勘探的投入是看中中国南海海域地区潜在的无可估量的油气资源储藏量。 据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的开发项目总工程师介绍,中国南海深水海域的地质燃料储藏量可折算为大约220亿桶原油。估计到2020年的该区域的年均总产量将达到3.5亿桶。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算,中国在2009年的原油日消耗量将达到820万桶。 2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表示,尽管原油价格下挫已迫使部分国外同行削减相应支出,但该公司2009年仍将计划投资额同比增加26%至165亿美元。 当日,该公司总裁傅成玉表示,2009年计划生产石油当量为4805万吨,较2008年的4293万吨增加14%,而刚刚过去的2008年,公司生产石油当量同比增长约6%。 在公布荔湾3-1气田鉴定成功的消息之后,2月23日,中海油H股股价小幅走高,国际投行高盛认为,尽管中海油项目合作伙伴哈斯基能源在荔湾3-1最新发现深海气田,气田鉴定成功令人鼓舞,但目前讨论项目的经济和储备规模为时尚早。 因此,维持该股中性评级,但仍列为中资石油股中的首选股份。同日,和记黄埔股价大涨,以41.5港元开盘,报收当日最高价43.8港元。(作者:张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