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酒文化研究院 论研究院文化知识的特征及管理方法



  引言:参加了2004年春季电信研究院CKP研究班,使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尤其是受到一次观念上的冲击和震撼。作为研究班的任务之一—— 完成论文选题,既是学员消化理解和梳理思路,也是试图将理论付诸实践,学会运用的起点。我在研究班结束时选择本题,理由有二:其一,关于研究院文化知识,我的理解即为电信研究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企业管理发展的重大课题。平时,尽管院里不少领导、员工也常频频提起,但对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乃至发展规划有分析、有深度的报告并不多见。我原长期在电力企业工作,后转入到电信研究院,一直对此比较关注。以此为挈入点,有利对学习知识管理消化吸收,也力图对其作一点深入剖析,争取有所发现,对院有所贡献;其二,本人现在院党群工作部任职,分管部分党务及老干部工作。该部门对院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肩负重大的责任。这也是热点和难点,选这个题目也算是学用结合了;其三,本期学员选择实施、规划题居多,我之选题更多倾向于理论探讨,也尝试与实践操作曾层面结合,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我乐于接受它。逼上梁山,只能知难而进了。能否破解,也不去想它,集中精力,学着做、做中学,最后达到初步掌握知识管理进而到“会学”境地。

    第一章 背 景

    第一节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管理

    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但内涵不同,容易使人混淆。

    所谓企业文化,它指的是一种微观文化,形成于企业长期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以其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形态的总和,即特指的一种文化现象。这就告诉我们,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发展共生灭、同发展。有企业即产生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没有“有”与“无”区别,但却有优劣之分。一流的企业、品牌的背后,都接受着该企业一流文化哺育滋养。

 大学酒文化研究院 论研究院文化知识的特征及管理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企业的体现。它的核心是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它包括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在企业行为、干部职工行为中的表现。其主要内容是: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②爱国主义思想;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④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⑤社会主义企业精神;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⑦厂风和企业心理环境;⑧现代科学技术观念。

    企业文化建设,它指的是一个企业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自觉地培育优良企业文化,克服不良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本身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它不能自发形成,而需要精心培育。企业文化建设最基本的途径有这样几点:①积极推进内部改革,以改革促发展;②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③加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保障作用,培育“四有”新人;④精心组织文体活动,营造文化氛围;⑤关心职工物质利益;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身教重于言教,带头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管理,指的“是一种管理方式,它是把自觉地培育企业文化作为推动整个企业管理的主导性环节”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它属于管理学范畴。而企业文化“指的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企业的意识形态,它属于管理学范畴”。

    第二章 电信研究院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初探

    第一节 现代竞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经济竞争,是社会竞争中的一个很重要领域。它主要包括产品竞争、科技竞争、服务竞争、信誉竞争、人才竞争等内容。

    1. 产品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我院现有6亿元雄厚的固定资产,包括可观的实验、检测及各种仪器、设备,更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大军。软、硬兼备,内练“内功”,外打“品牌”,以较低的投入,创造出高水准的产品、标准、报告和规划等软科学产品。

    2. 科技竞争。软科学产出更加依赖于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脑力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典型的靠科技吃饭。科技因素在其成果贡献率中通常占70~80%。随着政企分开,几大通信集团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科研院所,昔日我院一枝独秀的局面不再。能否始终保持领先优势,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服务竞争。我院提出的“支撑政府、服务企业”,实质是要提供两方面的优良服务,赢得政府支持,取得企业信赖。

    4. 信誉竞争。信誉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软资源,是无形的资产。高低也直接关系竞争的胜败。“信必守,诺必承”。软院此处有极好的口碑和信誉。

    5. 人才竞争。现代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当今是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市场,甚至在竞争中败北。我院虽具有一定的人才资源优势,但也应该清醒看到近年来同样面临激烈竞争,人才流失日趋严重。如何“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从而在人才大战中稳定核心人才、留住骨干人才、流走平庸人才,从根本上讲是要制度创新,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竞争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也有赖于企业文化氛围营造。“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市场竞争何其激烈,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优者存,劣者亡、庸者苦苦挣扎,企业怎么办?“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出应运而生。1990年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麦勒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的论点。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西方企业界围绕它掀起理论研究新高潮,其要点是:

    1. 企业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整个业务部门或某个行业领域;

    2. 核心能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经历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获得的;(靠自身积累渐进,千金难购。能买到的也不称其为核心能力)

    3.关键在于“协调”和“有机结合”,而不是某种可分散的技术、技能;

    4.存在形态基本是结构性的、隐性的,而非要素性的、显性的。

    核心能力在企业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核心能力是战略形成中层次最高、最持久的单位,从而是企业战略的中心主题,它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

    2. 从企业未来成长角度看,核心能力具有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作用;

    3. 从企业竞争角度看,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

    4. 从企业用户角度看,核心能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的、基本的和根本性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性的好处。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电子、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全球性大公司的实践。适用下列范围:⑴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⑵电子、机械等制造业;⑶全球范围内的竞争;⑷多元化经营企业。

     但从目前中国国情出发,多数仍属于长期成长型企业,它们显然不在上述范围内。尽管如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企业很有借鉴意义。如果将其修改、扩展一下,可包括下面几部分:

    ⑴视企业核心能力在正式形成前有一个能力“孕育期”,这样就可在转型经济期;

    ⑵竞争的范围分为多个层次,一般从本地区开始,再到全国,而后到国际;

    ⑶组成核心能力的技术和技能以硬技术为主,扩展到各类软技术,例如营销、管理、融资能力等;

    ⑷经营的领域分为多个阶段,从单一产品到多种产品,从单一行业到多种行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植根于本企业,具有打开各种产品潜在市场、开拓新领域的作用。

    第二节 软院核心竞争力描述

    软院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按照上述理论和方法分析,笔者谈点粗浅看法。软院的核心竞争力描述如下:

    1. 建立了一个几乎覆盖通信技术各领域,学科齐全、队伍精干的科研军团;设备精良、技术先进,拥有国内一流的通信实验平台;

    2. 多年打造形成了一些卓有声誉的软科学品牌,在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如国家各个五年计划的通信规划部分,各项通信标准;

    3.初步建成一支专家、学者队伍拥有硕士、博士210 名,占全体员工比例为24 %,高级职称专业人员241名,占全体员工比例为28%,人力资源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4.是信息产业部唯一的直属科研院所,有依托政府之利,又成为支撑政府的强力支柱;

    5. 面临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调整,施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第三节 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乃至企业文化管理,早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本身并非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但确是促成、催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催化剂。它最大的魅力是营造环境,吸引大批有志之士甘愿在这里聚集奋斗、献身科研。说到底,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全面较量、搏斗。六十年代的“大庆精神”,九十年代的“海尔精神”,本世纪初的“振超精神”,每一个先进企业的诞生,也同时升起座座企业文化丰碑。物质财富使人眩目,精神硕果弥足珍贵。请听张裕公司董事长孙利强的肺腑之言:国企基础比较差,现在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国企规模小、基础差,而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我在分析所有成功的百年老店时发现,他们的核心价值表现有两个共同点:第一个叫‘终极关怀’,能放弃眼前的利益,追求长远的利益;第二个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什么概念?它的力量在没有发出来的时候,表现为肌体上的健康,比如说心脏、血液、肌肉等方面。现金管理是血液,产业构架是骨骼,还有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等,这些东西平时你都不大看得出来,但跟人竞争时威力就从中表现出来了。我们张裕1989年还是一个亏损的企业,但10年以后,在中国及东南亚市场,张裕是一个能让跨国公司感到头疼的对手。这种市场优胜来自于哪里?就来自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培育起来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电信研究院文化知识内涵及特征描述

    我院今年五月二十日适逢组建十周年,成立四十八周年。伴随着通信大发展应运而生,走过艰苦的创业之路,取得娇人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2003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5 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25 项,涌现出国家级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0余 人。电信研究院科研队伍的特点是:高、新、全、创。高:高学历、高职称。新:专业大多以IT、通信为主,经济、企管也是当今热门、前沿学科。全: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理工经管文门类全。通信类专业更是几乎覆盖通信技术各领域。这是国内少通信院所少有的。创:队伍有较强攻坚破关,创新立异的能力。试图将电信研究院文化知识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 立足岗位的敬业精神

—— 献身科研的奉献精神

—— 大力协同的团队精神

—— 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 渴望成材的功名意识

—— 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

——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从单纯的“科研人”、“管理人”到“社会人”、“文化人”直至“全面人”的进步。

    面对院内各层次需求而言也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

    企业领导层 :更加关注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凝聚力的集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企业中层 :团队精神和队伍稳定,不断推出科研领军人物。

    企业员工:希望实现个人理想、价值,获得全面发展。(员工网上调查情况详见附件)

    扫描电信研究院企业文化知识供求方,有些已能满足,有些正在构建,还有些仍处于空白地带。对于尚未建立的部分对策是;(一)制定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二)分解任务,落实到各部门;(三)建立全员共建的体制。

    第四章 节 知识树建立及保障

    4.1 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知识管理系统的创造者,又是使用者、享用者。应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核心,“以我为主、共享平台、为我所用”,这是实施阶段的指导方针。按照抽出核心工作链,建立知识树和相关联专家地图的构造方法。大体蓝图是:

    表一: 系统知识树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alt=""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align=middle border=undefined>

    表二 : 专家地图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alt=""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align=middle border=undefined>

    以满足员工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和知识需求,特别是高知识群体的高端需求。

    4.2 根据上述分析,找出相应知识点,联接相关联专家组成专家地图。在初步建成知识树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更新或补充新知识点。

    4.3 为完成这一知识管理工程建设,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建设保障。以下几个是不可少的:制定⑴企业文化知识系统的管理、维护方法;⑵企业文化知识的使用暂行办法;⑶企业文化知识系统的建设奖励办法。

    第五章 预期目标

    5.1 借助KOA技术平台,搭建知识管理桥梁

    员工的精神渴望和高品位文化向往,是知识管理的内在动力。由于科研方向各异,所处环境分散,经常聚集交流不便。借助KOA,使大家能共同享受文化、沟通感情、汲取知识,在这种环境中又不断创造新文化。能答疑解惑,能与资深专家对话。时时充电,网络悄悄地变成共同的精神家园。它不再是大量数据的集合,信息“地毯式”地轰炸,而组织为知识有序生产、管理和使用的流水线型的作业方式。

    5.2 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以下几个条件是必须具备的:㈠ 有一定的组织结构;㈡ 有教学场所和大量的教育资源;㈢ 师生能进行互动式学习交流。拟建设的企业文化知识管理系统完全俱备。工作寓于知识管理轨道,知识管理促进工作效率。

    第六章 几点体会

    这一选题遇到的挑战是:(1)知识管理系统究其本质也是解决知识点供需矛盾。能否得到员工关于企业文化知识真实需求,就成了该选题破解的关键。我设计了一个调查表,已由院信息中心进行网上发布后进行统计分析。因初次涉足,对列调查的项目是否科学、合理把握不准,难免不切合实际。(2)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对于KOA技术层面仅有大概印象,再加上学时较短,应如何进入可操作层面还未能掌握。(3)缺少相关文化知识管理系统案例借鉴,开始很吃力,觉得无从下手。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尽管对选题论证、设计作了一些努力,仍觉粗浅,但它毕竟是第一次闯入了知识管理的领地—— 这一前沿学科,内心是喜悦的。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实践中,力图真正吸取其精髓,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利器是今后新的目标。论文观点、内容不妥乃至谬误之处望老师们指导、斧正,这方面始终是一个知识渴求者,求真知、取真经、充实自己,提高能力。

    衷心感谢邓文彪等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信息中心提供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另外,陈立娜、于晓芸二位女士协助在院网调统计汇总,使我获得了宝贵数据,选题也有坚实的支托。滴水之恩须相报,于是有了本篇拙作,也算是留给研究班的礼物。

    附:参考文献

    1. 中国邮电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邮电企业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2. 白光 、马国忠著:《企业发展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4811.html

更多阅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十大传统美德,分别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对中国知识阶层乃至整个中国人来讲影响深远

惠安崇武大岞村落文化特色的开掘及保护 惠安大岞

来源:陈连锦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5日点击数:678惠安崇武大岞村历史悠久,由于自然、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大岞村曾获得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和“2006年度福建最美的乡村”的称号。对大岞的文化资源和现状作深入

论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及其显性化 隐性知识显性化

作者 杜爱慧一、教师缄默知识及其特征  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体特征的、难以言传及难以批判的、但却深刻地影响其教学行为的、蕴涵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以及教师的教学组织管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唐代科举制度的得失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任印化【摘要】肇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鼎盛于宋代,没落于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变革,是一次进步,它的出现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作者力求从唐代科举制度对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在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时首次提出,我国2004年加入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才引进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

声明:《大学酒文化研究院 论研究院文化知识的特征及管理方法》为网友嘘呐花开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