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金融危机 第一章 企业管理转型与历次金融(经济)危机



第一节      第一次企业管理转型

(从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到大规模生产方式)

与金融(经济)危机

 

一、第一次企业管理转型

第一次企业管理转型是从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到大规模生产方式。

(一)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使用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和畜力,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只能是作坊式的手工业。18世纪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开始出现。但此时的工厂组织结构分散管理层次简单,业主直接与所有的顾客、雇员和协作者联系,采用的是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者在产品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有高超的技艺,所以又称“技艺”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产品价格高、生产周期长。

(二)大规模生产方式

20世纪初,亨利·福特推出了他的T型车,T型车的流水化生产标志着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兴起。

(二)企业管理第一次转型与金融(经济)危机

企业管理从作坊单件生产方式转向大规模生产方式与1900~1908年间的两次金融(经济)危机有直接的关系。

1.第十五次世界经济危机

1900年~1903年世界发生了第十五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俄罗斯开始的。1892年至1893年起,俄国出现其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可观的一次高涨。从1890年到1900年,俄国铺设了22600公里的铁路。顿巴斯的煤、巴库的石油、南方的冶金业都有长足的进展。到90年代末,俄国的生铁和钢产量已超过法国而居世界第四位,铁路线的长度仅次于美国。但是,俄国的发展主要是靠外国资本和进口机器、铁轨进行的。1890年,外国资本在全部股份资本中约占25%,到1900年则占40%以上。主要投资者依次为法国、比利时、德国。外国投资者看中的是俄国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当他们在本国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出路时,就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因此,这一轮高涨既是俄罗斯大规模开发的开始,也是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殖民地化。迅速而持续的扩张自然引来狂热投机,滥设企业,虚估前景,股票和债券高溢价发行。结果,1899年夏天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俄罗斯,随之工业生产陷入危机。

在俄罗斯有大量投资并向俄罗斯大量出口的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最先跟进,英国尾随其后。美国的危机发生得较晚,比较曲折,但程度却最严重。

    2.第十六次世界经济危机

1907年~1908年世界发生了第十六次经济危机。1905年,美国最后一个摆脱第十五次世界经济危机并迅速转入高涨。这一次高涨不仅时间短,而且强度弱,但投机程度却很高。这一时期,一些新兴工业崛起,如电力、汽车、化工等。有这许多新兴工业的崛起,这一轮高涨本来可以指望持续时期比较长。但是,创业投机猖獗,使这一轮高涨暴起暴落。在美国,这一时期大量个人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从中牟取暴利。大量欧洲资本通过提供短期信贷来资助创业投机,1906年,金融投机吸引到美国的资本总额达5亿美元,美国信贷机构投入的资金约为3亿美元。这段时期,英国新设企业2.24万家,德国新设企业的资本额达15.54亿马克。美国和德国的投机活动最为强烈,而英法的资金则被卷入其中。在英国和法国,70%~75%的有价证券是外国债券。因此,美国与德国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这一轮高涨的新建生产能力大部分都是在1906年到1907年建成投产的,由此带动原材料价格的飞涨。

  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英国首当其冲,危机深度仅次于美国。1907年,黑色金属消费量减少20%,生铁产量下降11%,钢产量下降19%,新建船舶吨位减少48%,棉花消费量下降14%。从1906年到1909年,生铁价格下跌25%。

    危机在德国也十分严重。1907年,黑色金属消费量缩减20%以上,钢产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吨位减少三分之一。建设业损失最惨重,业务量缩减36%。与此相应,水泥等建材工业产量下降近一半。轻工业损失也不小。棉纱和棉布的出口减少18%,棉布价格下跌23%。

     1907年,法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6.5%。其中丝纺工业危机最严重,丝织品出口减少了24%。危机不但使工人生活恶化,甚至教师与国家公务人员的生活都受影响,工会活动活跃起来。1909年,巴黎邮电职工大罢工,一时电讯中断。

3.这两次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分析

这两次爆发经济(金融危机)的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性本质在人类群体思维的影响下,使得证券市场上的投机资本过多,导致了股票价格的虚高(泡沫-市盈率过高)。而这些泡沫(过高的市盈率)由于在企业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的低利润率下,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当投机者、投资者突然意识到泡沫可能要消除时,就会疯狂抛售股票,股票价格也就急剧下跌,从而爆发了金融(经济)危机。

总的来说,这两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最基本原因是企业的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引起的,尤其是1907~1908年的经济危机,在很多新型产业(如电力、汽车、化工)已经出现,大量资本流入这些行业时,却由于低效益的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无法达成高的利润率,结果投机过度带来的经济泡沫无法消除,最后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4.企业管理从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转向大规模生产方式

在此背景下,很多企业,尤其是新兴的汽车产业在足量资本的经济支持下,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尝试,福特公司的流水线式大规模生产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自此,企业管理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型,即:从作坊式单件生产方式转向到大规模生产方式。

从20世纪初福特发明流水生产线到20世纪70~80年代,大规模生产方式都一直主宰者企业管理世界。精益生产方式的崛起,才使得大规模生产方式逐步退为其次。

 

第二节      第二次企业管理转型

(从大规模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方式)

与金融(经济)危机

 

第二次企业管理转型是从大规模生产方式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型。这次转型历时二十余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日本企业向丰田生产方式转型阶段,第二是美欧企业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型阶段。

 

一、日本企业向丰田生产方式转型阶段

(一)丰田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方式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

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1.拉动式生产

拉动式生产就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由市场需求信息决定产品组装,再由产品组装拉动零件加工。每道工序、每个车间都按照当时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上游车间提出需求,发出工作指令,上游工序、车间完全按这些指令进行生产。物流和信息流是结合在一起的。整个过程相当于从后(后工序)向前(前工序)拉动,故这种方式被称为拉动式(Pull)方法。拉动式生产是通过看板系统来实现的。

2.生产自働化

“自働化”是带有人字旁的“自动化”,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传统意义的“自动化”,即机器、设备和仪器能全部自动地按规定的要求和既定的程序进行生产,人只需要确定控制的要求和程序,不用直接操作。第二个含义是指生产系统的自律控制。自律控制就是设备或生产线在出现生产错误时会自动的停下来,让人将其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功能,从而防止错误生产所带来的无价值活动。

3.生产均衡化

生产均衡化就是在当月里,用与各种产品的平均销售速度同步的速度生产每一件产品,也就是与销售周期同步生产产品就是均衡生产。均衡生产要求物流的运动完全与销售周期同步,即从采购、生产到发货各个阶段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与销售周期同步。均衡生产是一种理想状态,要接近此种状态,必须实施或建立混合生产体制、缩短切换时间、单件流动、及时采购以及全面质量管理。

4.生产柔性化

柔性生产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产系统多品种生产的能力,二是指应对生产量变化的能力,三是指应对变化的反应速度的能力。精益生产可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具有经济地进行多品种生产的能力。为了满足顾客多变化的需求,生产系统还应具有允许销售量变化的能力。允许变化得幅度越大,说明在此方面的柔性越大。另外生产系统还应具有迅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能够实现销售量自由变化的幅度所需对应的时间越短,说明生产柔性越高。

5.生产流畅化

生产流畅化即产品一经生产,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成品包装入库,物料没有停顿,连续地流经各工作地;工序间、部门间不设置仓库,前一工序的加工结束后,立刻转入下一工序,产品被一件一件、连续地生产出来。

6.采购商-供货商战略合作关系

能否保证及时供应是及时生产的又一关键因素,传统的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以价格为合作的基点,主要体现为一种竞争关系,所以也被称为竞争关系。精益企业的采购商-供应商关系超越了传统的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以双赢(win-win)为合作的基点,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

(二)日本企业向丰田生产方式的转型与经济(金融)危机

日本企业向丰田生产方式的转型与两次经济(金融)危机有关。

1.1957~195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①]

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国经济落入危机,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13.5%。危机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各国。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度和持续时间仅次于美国。日本危机持续13月,工业生产下降10.4%,批发物价指数下降7.4%。此次危机导致日本国内过剩商品很难向外国市场转嫁,因此,市场景况是严峻的。

2.1965年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②]

日本1965年经济危机在世界经济危机史上是很独特的。其发生的市场特点是旧三大件(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电冰箱)已得到基本普及,故市场销售接近饱和;而新三大件(彩电、空调、小汽车)还刚上市,有的商品已能卖出,而有的商品还缺乏市场上充足的购买力。所以市场上的情况是,有过剩的商品,也有买不起的商品。因此,1960年危机可以称作“结构性危机”。从企业倒闭、金融危机与银行破产、财政政策的大转变等来看,堪称是相当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据东京商工兴信所的调查材料,1965年负债额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企业倒闭,达6141家,比上一年增45.8%。这一年中倒闭的企业,不仅有中小企业,而且也有大企业;不仅有夕阳企业——纺织业,而且也有钢铁业。前者如山渥纺织工业公司、日本纺织工业公司,后者如山阳特殊钢公司、日本特种钢公司等大企业的倒闭。这都是以前危机中所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三)丰田生产方式与上述两次金融危机的关系

1.丰田生产方式的起源

二战后的日本汽车业。当时美国只有四大汽车厂家。日本政府希望日本汽车企业合并,但丰田等公司反对。1950年,丰田公司领导人带队去美国福特公司的鲁奇工厂进行了朝圣。回日本后,他们分析认为日本与美国不一样。日本国内市场小,需要的汽车种类很复杂;再加上日本当时缺资金和外汇,购买不起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贵重的高效率设备;因此日本不适合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

丰田公司认为日本企业要成功,必须采用JIT的生产方式:即在适当的时间,生产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

2.1957年的经济危机与丰田生产方式在日本的崛起

此次经济危机带来的过剩产品使得众多日本企业面临生存的考验。但丰田公司由于已开展JIT生产变革近10年,其开发的质优价廉的皇冠轿车供不应求。之后丰田公司一枝独秀,迅速发展为日本汽车业的龙头。

丰田公司的成功使得日本汽车企业大多都开始向丰田生产方式转型。

3.1965年的经济危机与日本企业向丰田生产方式的转型

此次经济危机使得日本旧三大件(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电冰箱)严重过剩,同时新三大件中的彩电、空调价格过高,消费者无力购买。在此背景下,日本家电企业借鉴日本汽车产业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也开始向丰田生产方式转型。

 

二、美欧企业从大规模生产向精益生产方式转换阶段

(一)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理论的研究从1985年开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丹尼尔.鲁斯的领导下,用了五年的时间,耗费了500万美元的巨资,组织50多位专家,调查了世界17个国家的90多个汽车制造厂,对大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作了详尽的实证性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是:精益生产是一种“人类制造产品的非常优越的方式”,它能够广泛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类制造业企业,并预言这种生产方式将成为未来21世纪制造业的标准生产方式。该理论所称的精益生产是对丰田生产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提炼和理论总结,因此精益生产初期的特征与丰田生产方式的特征是几乎相同的。随着精益生产在欧美企业和后来的韩国企业的不断实践,精益生产也逐步在方法和体系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美欧企业向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型与两次经济(金融)危机

1.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年到1975年)

1973年12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来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削减石油产量。结果是石油价格暴涨,从每桶2.48 美元上涨至11.65美元。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在美国,危机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NP 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英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1%,其中粗钢产量跌到12 年来的最低水平,小汽车产量下降了12%。西德的工业生产下降10.9%,首次达到两位数;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6%,失业人数增至119.4万,失业率从1972 年的1.1%迅速上升到1975年的4.7%。

2.二战后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从1980年到1982年)

1979 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3.77美元涨到37.29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公司纳税后利润在1982年仅为556 亿美元,比1979年下降43%。企业倒闭数急剧增加,相当于1933年的水平。

1979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业国再次陷入危机,而且危机程度超过上一次。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 型曲线。

失业人口从1979 年611 万增至1200 万,失业率高达10.8%,刷新上一次的记录。危机期间,物价普遍大幅度上涨,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3.4%。对外贸易逆差也创下364 亿美元的新记录,出口值从1981 年第二季度到1983 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英国于1979 年7 月陷入危机,于1981年5月达到最低点。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为12.1%,刷新上一次危机的记录。其中纺织、冶金和建筑业下降最大,1981 年第二季度与1979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9.3%,29%和18.6%。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开发,1980 年英国工业生产还要下降8.2%,GDP还要下降3%。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1980 年8 月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突破200 万大关,仅次于30年代的大萧条。和美国同样的是,物价上涨率达两位数,1979 年、1980 年、1981年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3%,18%,11.9%,只是由于撒切尔政府采取以抑制通货膨胀优先的政策,1982 年通货膨胀率才降到8。6%。其代价是经济进一步衰退,1979 年,1980 年,1981 年GDP 增长率分别为1。8%,-2。4%,-2。4%。

由于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工资成本提高迅速,国际竞争力下降较快,西德的危机更严重。从1980 年3 月到1982 年12 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34 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

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了11.7%,固定资本投资下降25.4%,失业率从3.7%上升至8.6%,失业人数从81.8 万猛增到203.2 万,同时,则是物价年平均上涨率高达35%。为了应对危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574 亿、761 亿和700 亿马克,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1980 年时逆差高达286 亿马克。

日本受危机的影响最轻。危机持续时间最短,没有出现连续6 个月的生产下降,而且生产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计算,1980 年、1981 年、1982 年的实际GDP 增长率分别为3.5%、3.4%、3.4%;工矿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7%、0.95%、0.35%。同时,物价上涨幅度比其他国家小。只所以如此,是由于日本企业将上一次危机变成了技术更新的强大动力,重新赢得了国际竞争优势。

(三)精益生产方式与上述两次金融危机的关系

1.精益生产与1973年到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是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的大幅上涨,使美欧消费者认识了价廉物美的日本汽车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开始大量购买日本汽车,因此以丰田为首的已实施了丰田生产方式的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快速占领美欧市场。再加上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使众多美欧企业破产倒闭。美欧汽车企业逐渐有了向丰田公司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这挺伤美国人、欧洲人的自尊心)。但是这时还没有精益生产的提法。

2.精益生产方式与1980年到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的诱因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的油价再次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剧了美欧汽车企业的生存压力,从此美欧汽车企业抛弃面子开始引进并吸收丰田生产方式,也就是开始向丰田生产方式的转型。

日本家电企业由于在日本1965年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后,已把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移植到了家电业,因此也能够生产价廉物美的家电了。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后,日本家电企业就大举攻占美欧市场。

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结束后,日本节能型的家电、汽车涌向世界各国,国际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1985 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③]。

3.精益生产方式的出现

在美国汽车、家电市场被日本企业攻城拔寨后,美国已丧失了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美国开始认真研究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因此就花巨资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美欧汽车企业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21世纪的标准生产模式——精益生产方式。

4.美欧日企业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型

由于精益生产方式比丰田生产方式使用的适宜性,一是其他产业的企业用丰田生产方式显然不太合适;二是精益生产方式是进一步发展了的丰田生产方式,更具有时代性和理论指导性;三是用丰田生产方式还能保住美欧企业也包括日本其他企业的面子。之后,美欧以及日本的重要制造企业大多都开始了向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型。

随后,东亚的韩国等国的制造企业也开始了向精益生产的转型,尤其是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等东亚的制造企业加速了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型的进程。

 

 

第三节      第三次企业管理转型

(从精益生产到虚拟企业管理)

与金融(经济)危机

 

第三次企业管理转型是从精益生产方式向虚拟企业管理转型。这次转型历时已经历了十余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结束。

 

一、虚拟企业管理[④]

在知识经济时代,身处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环境中的企业,只有敏锐掌握市场脉搏,建立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形式,适应变革时代的需求,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虚拟企业就是迎合这一时代而诞生的。伴随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管理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和熟悉。

(一) 虚拟企业的特征

虚拟企业是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为了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型企业组织。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以技术联盟为核心

虚拟企业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各加盟公司之间可以为了共同利益,以技术为核心,达成暂时的协议,组建“不是企业的企业。所以,虚拟企业是以技术合作作为联盟的出发点,以技术开发贯穿于全过程,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联盟的结果,最终分享高新技术产业化利益为目的。

2.组织上的松散性

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经济实体组织起来的临时性的公司,它打破了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和层次,与实体企业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它不具有法人资格,突出的表现形式是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它可以按照需要,由几个经济实体任意形成,不需要履行任何法律手续。在组织结构的运行过程中,可随时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3.经营上的灵活性

虚拟企业的形成是以自愿为原则,它与集团企业、合资企业一样,都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虚拟企业成员之间仅仅是就某一具体的技术开发进行联盟,它只关心与联盟项目有关的经营问题,而对成员企业的其他经营问题则无权干涉。成员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来进行经营活动。因此,虚拟企业在经营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4.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性

由于虚拟企业是由众多的经济实体组成的,这些企业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既然是利益共同体,各成员企业在具体的合作项目上就分担义务并共享权益。因此,技术开发风险及技术应用风险必须共同承担。同时,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风险分担,自然从高技术开发所带来的收益也应由各加盟公司共同分享。

(二)虚拟企业的管理特征

虚拟企业冠以企业的概念,就必须具有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原则,但虚拟企业管理内容的确定要充分体现优先原则,即把决定“企业”存在价值的最关键、最核心、各成员企业最依赖的方面管住管好。与之相适应,再确定适合的管理方式。

1.实现核心功能与部门的分离

所谓核心功能包括该企业拥有的专利、品牌、商标和专有技术等属于公司最主要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虚拟企业突破了传统企业的有形的界限,虽然表面上有着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业知识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把其它低增值部分虚拟化。通过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组合。其目的就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资源。这一格局,对核心功能来讲是为我所用,对各成员企业来讲是互利互惠,充分体现了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

2.由纵向管理转向横向管理

对于虚拟企业来说,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划分已经不那么明显。对于企业内部各个组成团体来说,拥有很大的相对自由度和独立性,他们之间既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自由拆分。虚拟企业强调的是横向管理,它打破了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监督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处于公司管理层的最顶部与最底部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沟通和联络,企业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传统的纵向管理正逐渐被横向管理所取代。

3.信息流支配物质流

想使虚拟企业在项目操作上成为可能必须把这种企业模式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而信息的先导作用,正是虚拟企业发展核心功能的关键因素。虚拟企业采用发达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流动支配企业的物质流动成为可能,而各种各样的工业技术则很难解决企业间扩大联系和合作成本过高的问题。信息技术支撑的虚拟企业利用大量先进的网络应用程序来扩大其虚拟销售市场,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减少。目前,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开始出现了从事网络服务的通信厂商,他们使虚拟企业能够利用公共网络资源实现快捷的信息交流,从而正确地指导生产和销售。

4.从命令控制到集中协调

知识经济时代,新企业的调控模式首先应该突出对川流不息的信息的处理能力。视讯系统、电子商务、因特网等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人们之间、组织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有效;企业之间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基础上结成联盟、伙伴关系,也可以进行坦诚和富有成效的对话,针对市场需求的风云变幻而调整策略、协调互动,紧紧抓住市场的契机,实现各加盟企业经营的双赢。

 

二、发达国家企业向虚拟企业管理转型与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企业向虚拟企业管理转型与1987年的金融危机有关。

(一)一九八七年金融地震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10月20日,伦敦股票市场下跌249点,损失达11%,约为500亿英镑。香港股票停止交易。巴黎股票市场下跌9.7%,东京股票市场下跌14.9%。

 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 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 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 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 至今仍在争论。其实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变为缓慢发展。

(二)发达国家企业向虚拟企业转型与此次金融危机的关系

1.转型的导火索

此次转型的导火索就是1987年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使众多美国制造企业陷入生产困境,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在此背景下,美国制造企业开始思考企业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2.转型的原因

转型的原因:

(1)竞争失败。美国制造企业被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企业击败,丧失了在制造业的整体优势。

参考资料1.2 美国制造业陷入危机[⑤]

美国的制造业陷于危机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外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以及美国的外资公司在美国国内市场上都对美国制造行业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汽车、机床、家用电器及其它高档消费品等领域。日本和欧洲公司现在已领先于美国。甚至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和半导体等由美国开创的高技术行业中,美国公司一直享有的优势地位也发生了动摇。而且,与一二十年前的情况不同。美国公司现在所遇到的麻烦并不在于价格或成本的高低问题,而是它们的产品在设计、新颖性、性能、特色、质量、推向市场的速度及用户的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均越来越不如有的国家的公司。

虽然美国的科学家在探索基础知识和开发新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美国公司在运用这些发明和技术实现商品化生产方面却干得不怎么成功。同其它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较,美国制造行业的公司在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方法、改进质量和设计以及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等工作上始终赶不上外国公司,因此也就难于推出质量好、做工精良、价格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

在此背景下,美国制造企业被迫要进行转型,向哪转呢?

(2)经济利益导向。耐克公司的成功经营使美国企业看到了管理转型的方向。

参考资料1.3 耐克公司的外包战略[⑥]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耐克就从一家产品导向的公司逐渐转变为一家市场导向的公司。它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在公司内部设计高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在低成本的国家生产,再成功地通过营销建立起作为青少年亚文化标志的品牌。耐克的独特资源包括专利产品和商标、品牌声誉,公司文化和公司独特的人力资产。为了弄清耐克如何在其资源和实力的基础上发展成竞争优势,我们在以下将从生产、销售、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几个方面分析它们的价值链。

  在生产环节上,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耐克便把制造环节外包给很多亚洲国家。外包使耐克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并从供应商那里得到大量折扣。而且,外包使顾客能更快从市场获得新产品,减少资本投入的风险。另一方面,在销售上,这种“期货”下单计划允许零售商提前5~6个月预先定下运输保证书,保证90%的定货会以确定的价格在确定的时间运到。这个策略成功地将存货减少到最少,并缩短了存货的周转。在2003财务年度,耐克有91%的美国鞋类都以这种方式出货,2002财务年度为92%,2001财务年度为86%。现在,耐克有三种销售渠道:零售商、耐克城以及电子商务。耐克城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展示耐克最新或最具创意的产品系列,在主干道上做广告,耐克城与其说是一个销售渠道,不如说是一个营销手段。电子商务始于90年代的Nike.com,耐克也允许其他网络公司销售其产品。电子商务策略使耐克重新点燃了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关系。

    作为耐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市场营销不仅是做广告,更是吸引并留住顾客。耐克营销团队采用的市场策略始终反映公众意见。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专业运动员被像英雄一样崇拜,因此耐克投入大量资金,请成功、富有魅力的知名运动员为产品代言。例如,当迈克·乔丹1984年加入耐克团队,“像迈克一样”就成为切合了人们对迈克·乔丹仰慕之情的口号。而当乔丹1999年退役时,耐克无法找到一个运动员可以代替他的位置,因此耐克转向一个名为“Nike Play”的新活动,这个活动由展示个人成就、鼓励所有人参与的系列短片组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策略要随着消费者的喜好而变。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正是保持耐克在鞋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可以租借,何必拥有?” 美国企业发现,没有自己的生产制造设备,也可以赚到大钱。从此美国企业开始了向虚拟企业的管理转型。

耐克、锐步、利兹·克莱宝尼、爱默生无线电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这样的虚拟企业,在美国有成千上万家。例如,戴尔计算机公司,没有生产工厂,只是从别的公司买来零部件进行组装。国家钢铁公司把生产部转给别人经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则把信用卡制造业务转给了别的公司,美孚石油公司把自己的提炼厂移交给别的公司经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它们追求的都是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些虚拟企业创造了各种关系网络,管理人员如果认为别的公司在生产、配送、营销、服务方面比自己更好或成本更低,就可以把自己的有关业务转给它们。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截然不同,传统企业垂直管理层次较多,控制是通过所有权来实现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生产环节在公司的下属工厂中完成,销售工作由公司自己的员工去做。为保证这些工作顺利进行,管理层不得不雇佣大量的额外人员,包括会计人员、人力资源专家、律师等。与之相反,虚拟企业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上述职能,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3)灵活性导向。虚拟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灵活性,例如,它能使善于创新但又缺乏资金的人,如迈克尔·戴尔和他的戴尔计算机公司成功地与IBM这样的大公司进行竞争。而这种结构的主要不足在于公司主管人员对公司的主要职能活动缺乏强有力的控制。

 

 

 

 

    

 

第四节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后

企业管理的转型方向:精益管理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

(一)表层原因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表层原因是美国银行或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只有次级资信评级(还款能力较差、收入不稳定)的个人和机构发放大量贷款,加之美国经济逐渐下滑,这些个人和机构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发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的钱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因此由次贷危机引发变成金融危机。所以,大量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倒闭,连锁反应影响到世界相关国家的经济下滑和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风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

(二)深层原因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加之美国经济逐渐下滑,部分中下阶层的个人失去还款能力,最终形成了次贷危机并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美国中下阶层至所以出现如此的状况,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有直接关系。

参考资料1.4 美国制造业衰落与此次金融危机[⑦]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考虑在全球进行产业配置,将自己逐步失去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进行产业梯度转移,降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这就是所谓的“非工业化”政策。为推行“非工业化”,在贸易方面,美国逐步撤销了制造业产品进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美国非工业化政策的举措看起来是非常符合全球化初衷的,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达到提高全球化收益的结果。不过,这种做法的一个直接结果却是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美国的大量失业也与制造业衰落紧密相关。自衰退结束以来(2001年11月至2003年9月),制造业裁员达126.9万,是所有行业中就业岗位减少最多的。为什么制造业的衰落会引起如此大规模失业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起其它产业,制造业在创造就业方面有优势,即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制造业需要更多的中间产品、资本设备以及服务,从而能够推动经济往深度发展。美国学者计算出,平均1个单位制造业的工作能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创造4.2个单位的工作。相反,平均1个单位的商业与个人服务工作只能产生1.5个工作单位,而平均1个单位的零售贸易只能创造不到1个单位的工作。越是重工业,其就业创造能力越强。一个汽车业的工作能产生6.9个其它工作,一个钢铁业工作创造4.4个。即使是轻工业,其创造就业的能力也高于非制造业。平均制衣工作创造2.1个工作,而纺织业创造2.7个。由于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深度,制造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显然,制造业的衰落,就意味着就业机会的锐减。

就业机会的锐减带来了美国中下阶层收入不足以还贷所引发的次贷危机。

 

既然虚拟企业管理给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后,美国企业又将面临一次管理转型。此次企业管理转型又将向何处去呢?

  

二、当今的时代背景分析

当今的时代背景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资源短缺,二是生态危机。

(一)资源短缺

1.能源短缺

参考资料1.5 石油短缺是个大问题[⑧]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供应要是出了问题,就绝不是小事。2004年国际原油市场就一再变脸,让我们领略到“油老虎 的厉害。3月5日油价每桶还是3 7.26美元,到了8月20日,每桶油价已飙升到49.40美元。油价完全敞开的欧美市场,铝业等高能耗企业倒闭,数以千计的工人失去工作;汽油价格带动的物价全线上涨,消费者为此全年将多支出数百亿欧元。

世界石油市场的波动也影响到中国。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国内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因为油价上涨,2004年1至4月,我国原油进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1.8%,支付的外汇增长了360%!受油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汽车,一位出租车司机说,油价上涨使他的一天的运营成本增加了6至7元。

怎么认识和应对石油短缺问题呢?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严重缺油。按目前开采的速度,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在14年后将会枯竭。未来中国石油安全的突破口更多地要将目光投向国外去“找油”。

2.矿产资源短缺

参考资料1.6 未来20年中国将面临矿产资源短缺[⑨]

据矿业快报 2003年第l期信息,在2002年l2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矿产资源与产业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提供的“未来20年中国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安全供应问题”的报告指出,今后20年中国实现工业化,石油、天然气、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到5倍。

报告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对英、美等先期工业化国家100多年,日、韩等新兴工业化国家50年来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的相关关系,总结了矿产资源消费总量、人均消费量等与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及全球未来20年能源、资源消费趋势。

该报告首次提出,未来20年中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t,钢铁缺口总量30亿t,铜超过5 000万t,精炼铝1亿t,即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将是不可持续的。

3.土地资源短缺

参考资料1.7 土地短缺迫使长三角经济转型[⑩]

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因为资源的限制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O个在长三角;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这里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合同利用外资总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长三角地区,目前由于土地等资源的短缺,已经形成对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的硬约束,带来了区域内投资成本增加等一系列恶果。

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地价监测结果,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为6.9%,其中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地价增长率分别为7.33%、12.16% 2.24%,均大于全国各类用地平均增长率。这同时还导致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低位运行。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提供的2006年一季度数据:浙江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265.28亿元,同比增长2.2% ,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下滑了14.5和10.1个百分点,投资增

长处于低位运行的态势。

 历次金融危机 第一章 企业管理转型与历次金融(经济)危机
4.水资源短缺

参考资料1.8 水资源短缺危及人类生存[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却越来越少。据资料公布,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为3万亿m3 ,1994年4.3万亿m3,2000年为7万亿m3,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以后,世界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

尽管我们生存的地球,71%的表面积覆盖着水,其实这些水有97.5% 是海水(咸水),无法饮用。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份或是深层地下水,使用率毕竟有限。江河、湖泊、水库的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每年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总量约为110万亿m3,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的为42.7万亿m3,按2000年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约为7 000m3,而1970年世界人均水量为9 660m3。仅30年时间世界人均水资源下降了38%,确定令人震惊。

现在世界上淡水资源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多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全国人均水量2 469m3。。

5.粮食短缺

参考资料1.9 人类进入粮食短缺时代[12]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全球食品大短缺以来,粮食安全如今首次成为更多稳定国家的心头病。“全世界的现状是,我们已经从一个粮食供应充裕的时代进入到非常短缺的时代。”英国商业农业集团主席亨利·非尔说。小麦和牛奶价格一直向上,大米和咖啡价格跳出l0年以来的纪录,肉价最近在有些国家涨了50%。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谷物市场高级分析师阿布多尔雷扎·阿巴西安昨晚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由一系列原因造成。“首先是极端气候,今年世界很多地方酷热难当,比如欧洲和澳大利亚;今年全球降雨量非常低,造成谷物产量下降;还有就是用作生物燃料的粮食作物种植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美国。”

 

(二)生态危机

参考资料1.10 气候变化的安全启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曾预言:在温室气体排放的负面影响之下,全球各国家和民众势必会遭受食物和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乃至致命疾病的威胁。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步恶化,这一预言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目前,人类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政治或科技解决方案可以消除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使美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实施“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 ,那也难以扭转大势所趋。此外,人类在降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方面依然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不仅如此, 全球气候变化(如永久冻土层融化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沼气)不仅没有产生明显的良性循环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不利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成倍增长。因此,未来30年之后,全球气候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 对此人们最好事先有所准备。

IPCC的研究显示: 在未来的数十年里,热带气旋的强度会越来越大, 美国沿海地区的居民会因此而迁居, 这一气候变化无疑会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之下, 许多美国居民不得不选择永久迁出沿海地区。

不仅如此,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气候变化也会对美国产生负面影响。墨西哥北部很可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由此产生的移民潮将通过疏于防范的边境而涌入美国。无独有偶,加勒比地区60%的人口居住在岛屿上, 这些岛屿长年来备受暴风雨、海平面上升以及政治局势紧张的困扰,由此产生的移民潮通常会将美国作为首选的避风港。

大多数迫于气候变化而迁徙的移民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移民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许多迁入国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精英的流失还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有时候,移民不仅会引发国家间争夺资源的战争,甚至还会扰乱国家或地区内的文化、民族秩序。本文认为,迫于气候变化而迁徙的移民将会对南亚、非洲和欧洲等三个地区构成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13]

近年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并导致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加剧,自然生态环境变差,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全球变暖引起灾害性天气频发、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危及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全[14]。

 

三、资源短缺与生态危机下的企业管理转型

(一)资源短缺与生态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1.企业原材料、能源消耗成本不断攀升

随着资源短缺程度的加深,尤其是石油等物资临近枯竭,企业所消耗的原材料、能源价格将快速提升,并且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提升。因此制造企业的成本也将呈几何级数的上升。

2.企业环境成本不断上升

在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环境保护成本也会不断上升。

3.企业产品价格上升空间不大

在企业原材料成本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同时,企业产品的价格却增加空间很小,因为,过剩的生产能力以及过剩的人口导致了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此时,企业间的竞争是白刃化的,是惨烈的。因此企业产品的价格在惨烈的竞争下,是没有多少上升空间的。

4.结论

企业成本以几何级数增加,企业产品价格上涨很小,企业的利润锐减,多数企业将倒闭破产。

(二)精益管理:此次金融危机下企业管理的转型方向

1.精益管理的概念

精益管理是“精”和“益”的管理。

“精”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精品”的“精”,也就是工作要有“高质量”。第二个含义是“精简”的“精”,也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要“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消耗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

“益”也两种含义,第一种意思就是一般所讲的“效益”,也就是任何活动都要有“效益”,尤其是要讲社会效益,以不破坏地球的安全为前提。第二种含义是古汉语的“溢”,引申为“更加”,其意思是指工作质量越来越高、工作投入越来越少、企业效益越来越好,等等。

精益两个字合起来还有精益求精的意思,也就是要追求卓越,在高质量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追求更高的质量水平、追求完美。

总而言之,精益管理就是,企业要以越来越少的资源投入(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以越来越高的工作质量,用越来越短时间,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模式。简单得说,精益管理就是快速地,低投入、高产出地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也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管理的反义词。

2.精益管理的体系内容

精益管理的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的精益化、企业营销管理的精益化、企业运营战略的精益化、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精益化、企业生产管理的精益化、企业物流管理的精益化、企业服务管理的精益化、企业运营质量管理的精益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益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益化。

 

 

3.精益管理形成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中国企业家协会“2003年全国千户企业管理调查研究报告”课题组在其发表的《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难题与建议》一文中指出:精益观念是制约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瓶颈。精益并不仅仅指精益生产,它要求企业具备世界一流的效率与生产力。我国企业应以高效率的中外先进企业为榜样,以精益的眼光来分析每个单位各部门的流程,彻底取消那些负价值活动。”

2003年11月,第一部对企业精益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书籍《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出版。

参考资料1.11 21世纪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15]

    由青岛大学青年管理学者吕建中和于庆东编写的《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精益管理》)一书已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精益科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步入了系统化研究和应用的新阶段。

    20世纪的成功管理模式都是建立在大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满足的是消费者细分后的共性需求,生产的是标准化的产品。步入21世纪后,技术环境的革命和收入的提高使消费者的需求向个性化发展。这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地供应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20世纪后期提出的BPR(流程再造)、MC(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顾客关系管理、顾客价值管理、关系营销、1∶1营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理论都为管理科学在21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都是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提出的各种技术方案,管理科学急需一种主流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和深化管理思想。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P—Leam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 IMVP ”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在其《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以丰田生产方式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为基础提出了精益生产。他们指出:“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最佳特征。即:能降低单件成本、明显的改进品质、提供了更广的产品与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确信精益生产方式必将在工业的各个领域里取代大量生产方式与残存的单件生产方式,成为21世纪的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精益管理》一书正是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精益管理的科学体系。

     书中分析到: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精益企业之所以能够比传统企业取得全方位的竞争优势,是因为其战略的高明。精益战略是杜绝muda,Muda专指消耗了资源但不创造价值的活动,如生产了没有人要的产品、库存和积压、不必要的工序、员工的盲目调动和货物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运输,等等。Muda耗费了资源但却没有产生价值的活动,其实就是创造了负价值,也就是追求负价值的最小化。这样,企业的最高目标(即创造价值的最大化)是可以通过其镜像对称活动——杜绝muda来实现的。在目标—手段链中,由于精益战略较通用战略高一层次,这就意味着一个通用战略企业如果改变成为精益战略企业,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大大减少,实现了投入/产出比的提升。

  书中又分析:精益企业的战术也很高明,市场战略是顾客价值领先战略,通过由顾客决定产品价值结构,实现为顾客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精益生产战略是JIT——及时生产,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创造性的生产战略理念JIT,也就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供应所需的产品”,从而克服了各竞争基点的矛盾和排他性限制,可同时实现成本、质量、时间、柔性等竞争优势。精益企业可以经济地同时实现多个战术目标:满足多样化、多变化需求,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货,它适应了人类社会21世纪的现实要求。由于大规模生产方式不能同时满足多个战术目标,随着精益企业的增多,单纯利用规模经济的企业很快会成为产业的边缘企业,精益企业将取代它们成为产业的核心。

  只把精益生产或丰田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管理方式对待,还不足以对“精益体系”进行正确的定位和适宜地体现其社会经济价值。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如果不能及时地将其作为主流理论来对待,就不可能将该体系进行系统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就会减缓经济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错失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机遇期。

     青岛大学青年管理学者吕建中和于庆东编写的《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为21世纪的主流管理模式的最终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该书是第一本研究精益管理的书籍,其中的问题也在所难免,如缺少物流、供应链、大规模定制等等内容,有些观点还值得商榷。尽管如此,我相信本书必将对管理科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①] 孙执中:《荣衰论——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②] 孙执中:《荣衰论——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07页。

[③][③]孙执中:《荣衰论——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07页。

 

[④] 鲍升华:《浅议虚拟企业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2月。

[⑤] 郭伟:《美国制造业面临的对策、问题及经验》,《世界研究与发展》,1993年1卷3期。

[⑥]http://www.catall.com/post/topic_171_74776_1.html。

[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0l。

[⑧]张运成,时事:初中版,2005年第2期。

[⑨]孟翠呜:《未来20年中国将面临矿产资源短缺》,化工矿产地质20032年25卷1期。

[⑩]刘勇:《土地短缺迫使长三角经济转型》,《中国改革》, 2006第7期。

[11] 李佰侠、李雪霜、窦金彪:《水资源危机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黑龙江水利科技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第4期(第36卷)。

[12] 《全球食品价格节节上涨进入粮食短缺时代》,东方早报。

[13]约翰·波狄斯塔(John Podesta) 彼德·奥格登(Peter Ogden):《气候变化的安全启》,社会科学文摘。

[14]《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经济要参》2007年第74期》。

[15]杨国昌《21世纪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光明日报,2004年6月1日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4858.html

更多阅读

易小迪: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与出路

房地产今后发展,争夺焦点从过去争夺资源,到今后争夺客户或者叫争夺市场。 8月13日,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正式开幕。13日下午的会上,阳光100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先生发表了题目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与出路》的演讲。以下为易小迪先生演讲的全

移动集团黑白名单管理 企业管理中的黑白双簧(二)

    一个硬币抛下来,能看得见的只有一面。还有一面怎么办?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因为只看到一面而停止制度推行,事实上,尽善尽美的管理是不存在的,管理本身就是硬币的两面。   一个人的两面性。不管你是什么人,属于什么阶层

黑白调企业 企业管理中的黑白双簧(一)

     一个企业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都不可能让所有的员工满意。一项管理制度的推行与实施,是需要所有企业成员服从并遵守的。在公司制订的管理制度上,增加一些补充条例是不太现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治就显得格外重要。如

声明:《历次金融危机 第一章 企业管理转型与历次金融(经济)危机》为网友一叶知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