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大潮给我们带来了额度30万亿的GDP,今天的美好生活景象,在上了年纪的老人脑海里,早已是大大超越至当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面包,喝牛奶”的共产主义天堂生活视野之外了。在当今全球性金融海啸大背景下,中国各地春节市场旺销可能让正在危机煎熬中的发达国家执政者们不能不艳羡之了。可是,我们又不能不“举头望辉煌,低头思缺憾”。在我们的社会思潮当中,的确有那么一些爱钱爱得发疯、发狂、发癫的人,或者用一个大不敬的字眼,叫做“钱令智昏”的一族。
据媒体报道,一位梦想立马暴富的“郁闷昊”先生,几经苦思冥想之后,曝出了一个雷人的绝招,祭起了一个雷人的法宝,这就是“你存款,我来拉动消费”,也就是,你把钱存到某个银行帐户上——存到我这里——“我替”你,替全国人民拉动消费,“我替”国家拉动消费。这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你别说,可也真有人赏脸,他竟有了相当的进项——获得了为数52元人民币的网友存款支持。
无独有偶。记得几年前,沪上有一位先生,在爱人身染重病之际,他并不以弱者示弱势以搏社会同情资助,而是在大厅广众之下,大事宣染他同他的“亲爱的”的婚姻是多么美好,其情感是多么的极其特殊而神圣,社会人等该如何关照他们,解囊相助——给人的感觉就是:你们都应当雷锋,我来享爱情。我们真不知该怎么样应对这班“先知先觉们”的先进作人技巧!他真开得了口:你们当冤大头我来细享受。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我们的大艺术家赵本山等人的春晚“忽悠”节目。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本山大叔在央视春晚的这个处保留节目地位的“忽悠”是什么货色!“忽悠”佳作从卖拐到卖猫到卖轮椅,一直最后专带徒弟,口传心授绝妙之技法,这是在中国唯一的、最高级的CCTV上的最高端节目——春晚上播出,可这节目演来演去从头到尾其内容就是一个字——骗;这给观众的“人生之道”就是一个字——骗。内涵其中的骗术之高,骗技之妙,骗法之老到,忽悠创意之独特都是出类拔萃的。稍说一下这个节目的特点似乎是必要的:
特点之一“智者为王”。这个智者只讲“绝对值”,不讲“正负号”。尽管在这个节目当中时不时的以配角高秀敏的台词进行(带点道德良心的)劝说,但都被主角赵本山高超的骗术说词、忽悠技能所战胜。
特点之二,尚德者是“孙子”。这一点特别可从范伟所扮演角色的演技中折射出来。在范伟的表演中,首先,那些老实厚德的人是那么的愚不可及,那些崇尚礼仪、带有古朴民风的理念和行为都被本山的忽悠“智慧”撕得粉碎,最后只能是乖乖地上当受骗。最终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受众的哈哈大笑中,美德反而成为不齿于人类的垃圾一堆。
特点之三,“忽悠”时代。本山大师作为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他作为这一系列节目的主演人,在走过十多年的央视春晚表演艺术生涯中,忽悠系列被一再地传播、发散开来。影响之大,绝不亚于超女、快男。我有时反问自己:“忽悠”节目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段当中假冒伪劣满天飞社会世象之真实写照?有人统计过,上海人讲有90%的人遭遇过商业欺诈。相当一部分卖东西的人,总是要千方百计的忽悠那些买东西的人。我不明白,本山大叔这个节目与这种可悲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到底谁是因谁是果,抑或是“狼狈为奸”?不管怎么说,它们之间至少是有着某种“互动关系”之嫌。
特点之四,忽悠的“可持续性”。忽悠还有可持续性吗,还能持续吗?事实表明,忽悠(节目)本身就的确是“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了,而在今年春晚中,这次把一个徒弟鸭蛋和小沈阳推荐给毕福剑上星光大道,可以说是忽悠的第二个版本了。在节目中他原本要推荐他的小徒弟,按老礼儿道,总得送点礼吧;可是他自己只带着点生菜,做了两个菜,除了还要别人加工和配料外,还让人家“陪嫁”搭上了一个菜,这跟“你请客,我送人情”简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跟毕福剑套近乎,走毕福剑的后门,将自己的小鸭蛋送上……
记得刘少奇同志讲过:有一种人,手伸得很长——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那是在严肃地批评我们党内外的一种不正之风——“掠夺”或者叫“剥削”习气。时至今日,艺术作品“忽悠”的确给我们带来了阵阵欢笑,只是其阵阵欢笑背后所带来的更为深远的社会——心态——影响大概是不容忽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