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总体运行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但是对于股市中的多数投资者来说,资产质量则有大幅度的缩水。未来经济运行下行风险已然很大,投资者要想摆脱困境,应该把握结构性机会,积极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6%,其中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7.5%。 其实,作为经济晴雨表的A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在2000点以下挣扎,足以显示目前的市场现状。 “从这些指标的情况来看,我们对上半年总的判断是,尽管增长速度稳中略有回落,但经济的运行是平稳的,而且是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不过,对于将真金白银砸进股市的多数投资者来说,资产质量并未大幅提质,反而大幅缩水。 如何应对未来的A股投资困境呢?市场人士认为,尽管管理层表示保下限,但是未来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很大,投资者应该把握结构性机会。 “底线”吃紧 对于拉动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上半年增速均有所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外贸回落则最为明显,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9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更是回落了8.0个百分点。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认为,从去年的一季度开始,经济增速就一直在向下调整,实际上已经调整了六个季度。其实,GDP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在三驾马车中内外需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投资和消费的需求,尤其是投资的需求由于过去产能扩张太快,现在有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短期内这些行业的投资呈下降的态势,加上劳动力成本、环境资源成本大幅度上升,依靠以前的方式推动高速增长的模式很难做下去了,所以经济增速还会有放缓的趋势。 盛来运表示,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目前,我国进入了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劳动力、土地、市场这些资源禀赋的条件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样的投入在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产出的边际效益在递减,潜在的生产率有所下降。 盛来运称,房地产的调控力度还是在不断加大,反对公款消费的八项规定对餐饮消费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还有一些以前出台的刺激政策在有序地退出,这些对短期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市场人士认为,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下限”则着重于稳增长,而GDP增速7.5%应该是“下限”底线。 李富有说,二季度GDP增速虽未跌破7.5%,但由于此前的对比数据基准比较高,今年下半年,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压力,未来的GDP增长或将进一步放缓,“稳增长”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产能过剩 GDP增速放缓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投资者如何在A股的相关行业中找到自己的理想标的股票呢? 其实,最近有关“李克强经济学”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巴克莱将“李克强经济学”总结为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 国都证券分析师祝波认为,这三面其实已经指明了投资方向。 “产能过剩行业不能投,只要进入就等着亏损吧。”祝波说,目前国内多个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从钢铁、煤炭、有色、水泥、造船到新能源,几乎过去高速发展的行业,现在无一不是产能过剩。而消化产能可不简单,如果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这些产能还有可能消化,但是目前国内的经济下行风险很大。 以煤炭为例,发端于2012年的煤市“寒冬”持续发酵,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产量增加持续超过需求增加量,导致煤炭市场疲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严重。 一位延安某煤炭企业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煤炭积压严重,面临亏损,且流动资金全部是银行贷款。” 煤炭价格跌倒了谷底,火电企业效益短期好了。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4.4%,国电电力预计上半年利润增长50%以上,大唐发电预计增长70%到80%。 祝波说,不仅仅是煤炭,其他资源比如钢铁、有色、铜以及大宗资源类产品都很便宜,市场需求疲弱,尽管从目前发电企业来看,短期内盈利出现了暴增,但是经济前景不景气,需求没有真正恢复,很难独善其身。 杠杆化过多 6月份发生在金融市场中的“钱荒”仍让人心有余悸。李富有说,中央政府意欲通过让各个行业“去杠杆”来转型经济。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指出:“尽管央行重新注入了流动性,但是同时也在告诫去杠杆,地方政府和信托基金已经在悄悄地做,今后18个月的关键词是‘去杠杆’,现在刚开始‘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而在国内杠杆化高企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国内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 李富有说,资本是逐利的,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涨、企业效能低下,这些都导致金融机构把大量的货币资本引入虚体经济,而不是实体。 7 月17 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通知,就规范证券公司和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管业务征求意见。相关风险防范措施包括设立合作银行财务门槛:最近一年年末资产规模不低于300 亿元,且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规定券商不得向合作银行承诺委托资产的本金安全;券商不得以承诺回购、提供担保等方式,变相向合作银行保本保收益等。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发布定向资管业务的征求意见稿显示,监管层目前规范银行表内外融资体系的方向未改,预计金融体系、特别是表外融资去杠杆化的节奏在下半年仍是主要旋律。前期8 号文和135 号文的监管影响预计会延续到8 月份,后续监管层仍可能出台对同业业务的规范文件。 金融机构去杠杆化也将迫使房地产企业去杠杆化。 事实上,从决策层近期的表态来看,激活货币存量、用好货币增量表明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相对偏紧。随着房地产调控的继续,作为房企重要资金来源渠道的房地产信托,也将面临兑付风险和利率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关注第三产业 不过,从管理层出台的政策意向来看,降低投资占比、优化出口结构、培养内需消费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权路迷局 A股淘金迷局](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54370919242.jpeg)
李富有称,拓展未来经济增长的空间,一方面,要将有效资本投入到能促进经济转型、优化资源配置的产业上来,将产能过剩行业的资源转移出来,将稀缺资源投入到经济效能高的行业和一些民间的经济部门中去;另一方面,让市场来做选择,积极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政府制定政策、完善制度,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 开源证券的分析师任进说,其实,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出台了很多政策都是助推调结构,营改增就是为调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是为调结构,现在很多细化政策,尤其促进消费的政策,都是为了调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经济增长过程中,居民收入是在增长,培养内需消费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而服务业就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任进说,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范围很广,比如流通部门中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生活服务中的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等。 祝波说,未来调结构仍是市场主旋律,投资者只要在第三产业中的选择优质上市企业,收益应该不错,而大众食品、医药、文化、物流等应该是这些行业中的优质企业,也是极佳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