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毕竟是牛市。伴随着股指逐步走高的,还有融资额的大幅攀升。据国际权威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资料,截至今年11月27日,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包括沪、深、港三家交易所)的融资总额高达450亿美元,融资规模首次超过美国(424亿美元),仅次于新近崛起的英国(527亿美元),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第二大融资中心。
而在五年前,上述数据分别为:沪深港交易所筹额为73亿美元,伦交所和Aim市场为140亿美元,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为460亿美元。五年前后的巨大反差,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一,五年前,A股市场历经国有股减持的影响,一轮牛市嘎然而止,并且由此导致了漫漫熊市,而大熊市与融资额一般是呈负相关的。其二,自去年启动股改之后,A股市场股价严重低估,价值重估的结果催生了目前的牛市。在解决了A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之后,投资者的入市信心也比原来强了许多,新股发行炙手可热,而新股申购政策的改变也导致诸多资金回流股市。其三,近几年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原先的3000亿份到目前的6000余亿份,基金的赚钱效应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通过购买基金入市。
在境内市场融资额位居“老二”的背后,也应该看到,450亿美元的融资额中,香港市场的融资规模占据了360多亿美元,成为其中的最为重要组成部分,而仅建行、中行和工行三家的IPO就贡献了200多亿美元。事实上,境内市场今年实施的IPO总数只有98起,而美国是191起,英国是262起。单单从这点上看,我们还是存在不少的差距。因此,如果仅仅只注重融资总额,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要素,不免有夜郎自大之虞。
对于这样一点点成绩,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如果不是股改,中国股市今年的牛市也不可能出现。然而,股改却是股市历经五年的大熊市换来的,其中市值损失就超过万亿,许多投资者亏损严重,也有的投资者从此不愿再进入股市,更有甚者,有的投资者因亏损不堪重负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即使目前是处于牛市阶段,但有多少投资者将自己在股市中的损失挽回了?自股市诞生以来,又有多少投资者是真正的盈利呢?
一叶障目,就有可能看不到泰山的风姿。现实情况是,牛市并不能改变中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利益保护、市场的诚信建设以及基础性制度建设等等等等,这些并没有实质上的改观。中行、工行、国航等大型蓝筹的上市,使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有所提升,但这些均只具有个性特征而不具有普遍性的特质,如果仅仅只寄希望于几只大蓝筹,就认为中国股市会发生质的变化,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超美赶英”,居然也有人拿来大书特书,居然有人沾沾自喜而陶醉,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想想曾经熊市中的惨痛经历,想想当年资金卡上的“大阴线”,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当前的牛市只不过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圈钱”而已。
况且,尽管A股市场进行了股改,尽管工行的A+H已成功实施,尽管有QFII的大举进入,但严格说来,A股市场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与成熟股市接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即便是A股市场本身,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说要与欧美市场相比较的话,也不能只局限于融资额一个方面,因为融资额并不能说明诸多实质性的问题。以美国市场为例,在安然、世通事件发生之后,《萨班斯法案》应运而生,其监管之严厉无出其右,而我们呢?银广夏等恶意造假事件发生了这么多年,除了一些隔靴搔痒式的法律法规之外,又有什么?东盛科技的恶意占资照样出现,宝硕股份的“黑色担保”同样上演,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就算融资额勇夺全球第一,又能说明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