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企业管理系统协调的模式
以上十种企业管理方法组成了企业管理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如何协调企业的各项工作和职能的,他们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怎样彼此互动的,进而导致企业管理系统是怎样演变和互动的,这是企业插件式管理能够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
企业的管理系统作用的发挥是在功能协同的基础上、为完成功能职能方法组合的前提下,对管理系统中的各种管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定位和匹配。因此首先是企业各项运营功能的协同来实现更高一级的功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其次是职能方法的组合,通过职能方法的组合实现相应的功能;最后是在管理系统各管理方法间的定位和匹配。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有些职能方法只影响了一项功能或者其他的职能工作,而有的职能方法却对多项功能或者多项其他的职能工作产生影响。同时,为了实现一项功能,可能需要一项职能方法就可以了,但也有可能需要多种职能方法组合起来才能完成。进而也需要与该职能方法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匹配。
由于这种多关联的影响和决定关系,当功能需求发生变化时,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职能方法以及对应的管理方法予以调整。同时一项职能方法与对应的管理方法进行调整时,可能会导致一项或者多项功能的调整和变化。
所以在实现某项功能时可能会需要某项职能工作的变化,但是该职能工作的变化却影响到了我们不希望变化的其他功能。或者我们找不到足够的职能工作和方法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这就是企业管理系统复杂的主要原因。职能工作方法与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如下示意图: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368 width=45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
企业管理系统就通过功能、职能工作、方法三个层面的要素,以上下游串联、并行协同、不变基础决定关系和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方式形成整个系统的关联与互动结构。
如在机械加工企业,对技术工作的管理要满足一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技术设计保证生产用料利用率最高、新产品开发进度最快、产品开发市场接受度最高、产品生产工艺最好、质量最高,所以一个技术的职能工作要同时满足众多的功能,这也是管理系统性的另一个表现。
而这种联络方式导致了管理系统的联动变化。
l 管理系统协调的状态
企业管理系统各个职能对功能或者其他职能影响的状态根据必要性可以氛围功能必须型和功能强化型。功能必须型就是指对于所希望的功能来讲这项职能以及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是必须的,缺少了就没有相应的功能实现,比如岗位价值评估是实行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的必要前提,标准化是精益生产的必要前提,广告宣传是品牌快速构建的必要前提。功能强化式是指对于所希望的功能来讲,该项职能工作以及相应的方法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单纯的有无关系),而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功能实现的大小和效果的好坏。比如销量的增加必然引起生产和运输的增加、但未必导致库存的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能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和最必须的。
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希望其整体运作处于最佳状态下,这就要求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达到最好,成本要最低、速度要最快、浪费要最少、人员积极性最高、事故要最少。当然这种追求职能是理想的状态,由于企业的各种功能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所以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功能状态组合,比如要求质量最高,可能会在速度和成本方面做些让步,而要求成本最低的话,就要在质量方面做些让步。
因此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对不同功能状态组合的需要,企业的职能方法和管理方法要经常的处于变动与调整当中。在调整过程中要根据职能方法对所需功能的作用和影响关系,来确定管理系统调整的状态。
另外,由于职能方法和管理方法之间这种系统的互动关系,导致其调整会变得比较复杂和难以处理,因而在进行职能方法和管理方法调整时要进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避免出现“造成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多的情况”,插件式管理的目的也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来的。
如某叉车生产企业,希望通过降低原材料的浪费来降低成本(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降低在制品库存、提高发货频次等方法),这其中有以下的几个环节:
采购
技术设计
生产下料
通过采购环节降低成本主要的是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但是由于原材料普遍上涨、而该企业的规模又不够大,所以很难实现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的设计可以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边角料的数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但是由于机械加工的设计需要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所以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设计上不敢过于严格要求。那关键的环节就在生产下料了,就是生产的下料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能否合理的使用和利用企业的原材料。在没有技术设计标准约束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激励的方法使生产下料人员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而这种激励涉及到下料人员的组织定位,其管辖权是在车间主任指挥下还是作为独立的部门向财务汇报工作,都会影响其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这一功能定位的实现。
(2)企业管理协作系统的连锁变化
如前所述,企业的管理系统是由功能系统、职能方法系统和管理方法系统三个层面组成的。功能系统是决定前提,功能系统的需求决定了要采取什么样的职能方法组合来予以保证。而职能方法的结果选择最终体现在管理系统的十种方法当中的一种或几种。因而企业管理系统的设定是通过管理方法实现职能方法、进而实现功能的需求。
由于管理方法与职能方法以及企业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因而一项管理方法或者职能方法的变化会引起相关的很多职能方法和功能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人们所希望的,而有些是人们不希望但却一定会发生的。
一女士参加拓展训练后感觉不错,为了教育8岁的女儿,就花钱报名让女儿参加拓展训练。结果是适得其反,女儿训练完回家后大嫌妈妈对她不够好,甚至声称和妈妈断绝关系。原因在于,一个8岁的小女孩参加拓展训练,几十个大人怕她碰着、摔着,对她关心照顾的无微不至,远远超过了妈妈的日常表现,使得小女孩发现原来别人可以对自己这么好,所以产生了妈妈对自己不够好的想法和看法。
分析这其中的道理,就是由于妈妈是以自己参加拓展训练的系统环境来看待女儿参加的系统环境的,却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是8岁的女儿参加,所以导致了拓展训练的某个系统因素发生了变化,就是几十个大人对小女孩的关照,这是任何大人无法得到的。因为参与者的变化(从大人到小女孩),导致拓展训练系统因素发生变化-从平等参与到特殊关照,最终导致结果的不同-良好的体会到埋怨的产生。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系统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系统因素的变化。而人们在企业管理当中,往往是以企业现有环境的固定不变来考虑问题和采取措施的,但事实是企业的环境因素会根据管理者采取的措施发生变化,所以最终往往得不到管理者所希望的结果。同样,为适应某项功能的需要而对一种或多种职能方法与管理方法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关联功能的变化,而这种不变未必是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