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产养殖产品到牙膏,从汽车轮胎到玩具,从手机到食品、药品……3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引发了连锁的“信任危机”,波及到美国、欧盟和亚洲的一些国家。
虽然这次“信任危机”之中不乏贸易保护主义的气息,但对中国制造业而言,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大自主创新,促使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的几种模式
早期中国企业利用“市场换技术”,将国外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但“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并不容易成功。在合资企业中,产品技术、产品规划等技术大权通常为外方所控制,中方消化困难。另外中方没有自主的品牌,原有品牌被搞垮,如上汽与德国大众合资后不久就消灭了“上海”牌轿车。
而通过自主技术开发战略和扩大研发投资等来完成技术创新的华为、中兴、奇瑞等企业,则在国际市场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具体来说,中国制造业在摸索之中找到了这样几种自主创新模式:
第一,为“高起点自主创新”模式。比如沈阳华晨在开发和引入国际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走自主创新和品牌相结合的发展策略。1997年起华晨的自主品牌轿车走中端市场路线,依靠国外高端技术,推出了“中华”“尊驰”“骏捷”等中高端自有品牌。到了2005年华晨通过与意大利宾利法连纳汽车设计室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仅用40多亿就开发出中华轿车。
第二,通过合资或者跨国并购取得外资方的研发中心以及技术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创新。2005年4月,联想收购美国IBM的个人PC业务,获得了IBM在美国与日本的个人PC技术研发基地以及1000多个专利。
第三,与外资公司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借助外资的技术资源提升内资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1999年2月,波导与SAGEM合作进行手机的技术开发和生产,快速进入手机市场。2005年11月,波导与法国SAGEM公司合资组建宁波SAGEM研发公司,完成了手机研发体系与国际先进平台的对接。
第四,华为和中兴等公司则通过在海外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掌握先进的技术及技术人才。
第五,先发展次核心技术,再逐步进入核心技术的创新。也就是首先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实用性等方面配合市场的需要做出改善创新,积累创新能力,逐步进行产品技术等核心领域的研发创新。奇瑞首先推出成本低下、美观实用的“风云”和“QQ”系列汽车,然后把研发重心放在发动机上,对核心技术进行创新。
羁绊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枷锁
但是,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之路依然困难重重。首先,以出口加工为导向的经济模式短期内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中国企业以OEM方式为国外企业打工,风险低。企业领导人多注重短期利益,不愿把资金投向不能快速见效的研发活动。
其次,技术创新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中国企业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不足。由于中国3G市场迟迟不启动,夏新3G研发投入过早报,这使得2005年夏新亏损6.6亿元。
再次,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较高的国际化整合能力,而中国企业这方面的经验不足。2004年4月,TCL通过与阿尔卡特建立合资企业来获得研发能力与销售渠道等,但整合难度大,造成了巨额亏损。
另外,在引进技术中,由于重“引进”而轻“消化”,不能有效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2003年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现代电子HYNIX的TFT-LCD业务。在生产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方面,京东方采取了分阶段转移的方法,这为未来的发展迈下了隐患。进入2004年下半年以后,TFT-LCD行业进入周期性衰退,京东方近两年连续亏损数十亿。京东方的启示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时,应当获取核心的生产技术,而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制造转移。
最后,同行业间的过度竞争也影响了创新能力。价格战降低了利润,导致企业用来研发的资金减少,创新能力下降。
中国制造业“升级”,将是一个漫长、逐渐的过程,甚至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制造的质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