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 博弈思维解读系列之六



 知己知彼

  对围棋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伟大的棋谱都是盖世高手在残酷的激战中产生的。马甲曾谈过吴清源和木谷实的生死对决,主体也谈过聂卫平和马晓春的纹枰恩仇,现在看来主体和马甲的这场大战也远没有到了结的时候,因为两人似乎一开始都低估了对手,相互交手都是用的花架子,没有使上内力,看起来斗的热闹,其实都是花拳绣腿,这点虽然被一个叫“独抱孤怀”的家伙一眼识破,但主体也没有在意。只是当马甲在本博的私下留言里说主体理论缺少的是身份辩识时,主体不得不意识到遇到的确实是高手,从此不敢再掉以轻心,也希望在这里的“博弈”中留下一些真正经典的东西。

  一、从“普世哲学”到“实践哲学”

  马甲说的没错,主流经济学直到泽而腾和海萨尼才意识到身份辩识的重要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就是主体此前一直批判的传统哲学和经济学都是“目中无人”的学问,即使有些理论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研究人本身。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些理论中所说的“人”都是无差别的抽象的“概念人”、“生物人”、“机械人”,而不是有情感和能力差异的实实在在的“具体人”,这样的理论把人都装入一个模子进行研究,然后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让所有人都接受,哲学上这就叫“普世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批判的就是这个东西,所以西方很多建立在后现代哲学基础上的学说已经在规避这个缺陷,经济学中对博弈论的研究就代表着这个趋势。

  那么主体管理学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主体管理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式思维,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从来就是将人区别对待的,比如儒家的因材施教,比如孙子的知己知彼,都是建立在“人是有差别的”这样一个前提假设的基础上的。

  主体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所有的博弈其实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判断”之间的博弈,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对自己的判断”和“对对手的判断”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所以,这里再提供一个模型,作为“知己知彼”的分析工具。

 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 博弈思维解读系列之六

  二、人分三六九等

  我们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教育,因而从内心里对于将人分为三六九等非常反感,所以主体在这里对人进行分等分类,无疑会遭到很多人的鄙视,即使口头不说,内心也会不服。好在主体本来就没有打算要迎合所有人,也就不会过于考虑人们听了受用还是不受用。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整个社会一直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对人进行分等,最原始的分等依据是“体力”,即强者为王,人们崇拜的对象是孔武有力者,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机制”来嘉奖“体力”过人者。

  接着的分等标准是“智力”,人们开始了对“智者”的崇拜,西方有“哲学王”,中国有诸葛亮,而西方学界更是研究出了“智商”这样一个衡量指标,曾经将高智商等同于成功。

  后来发现光有智商还远远不够,于是又有学者提出了“情商”,结果又风靡一时,认为情商高的人才能达致成功。

  最近,同样是《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又推出了《社交商》,自然是认为“情商”也不足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仍在继续探索决定人们成功的因素和衡量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并不是主体看不起当代西方的一些社会科学学者,实在是因为他们的哲学修养和境界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差得太远,更不用说与他们的老祖宗相比了。他们固执地认为现有的西方社会就是最完美的社会形式,从而坚持他们的工作就是对社会现象的简单解释,而缺乏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向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学习的境界。

  因为在关于人的研究问题上马斯洛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他在晚年通过对中国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已经建立了融合中西文化最高精髓的理论体系,只要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就会更快地接近真理,可是某些“流行派”学者为了迎合“西方中心主义”的世俗,固执地坚持着庸俗化道路。

  更可怕地是我们国内的很多学者和媒体,盲目追逐西方的潮流,不仅背叛了我们自己的祖先,也是对西方最优秀文化传统的背叛,这是一种双重背叛,正是这种背叛使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现在不得不在近乎废墟的基础上来重建自己的家园。

  为什么说马斯洛接近了真理呢?

  因为他提出了对成功的衡量标准就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了自己想做而且能做的目标”。

  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并不是看他与别人的简单横向对比,而是综合考虑自己的欲望和能力的结果。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成功有哪几种类型:

  1.某个农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为做一个最好的农民,于是他一辈子不断琢磨农活,在地里精耕细作,种出的庄稼比别人的收成都要高,不仅受到别人的赞许,他自己也自得其乐。这是一种形式的成功。

  2.另外一个农民则不甘心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他强烈地不满足于现状,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同时正好社会的变迁又给他提供了机会,于是他抛掉锄头拿起武器,将社会上涌动的暗潮引导为现实的力量,完成了一次对既有社会结构的颠覆,自己不仅实现“九五之尊”的梦想,而且为自己的家族开辟了数百年的基业。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况非常少见,绝大多数人是从当兵的时候就梦想当元帅,最终元帅没有当成,可能就是个团长、师长之类,应该算是局部的成功吧。而成功的程度表面看来取决于别人的评价和自我的肯定,实质上更主要的因素是取决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高差,高差越大成功的评价指标越高,不论别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基本上都以此为标准。

  所以,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就是:做成了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成功的标准更多的不是与别人的横向对比,而是与自己的纵向对比。相应地,不成功的情况也就是“眼高手低,一事无成”、“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之类。

  我们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这样的成功标准实际上是由两个指标的结合来实现的,即“想做什么事”和“能做什么事”,在主体管理学中将前者定义为“主体意识”,后者定义为“主体能力”,简单解释如下:

  主体意识(含潜意识):主体对自己的欲望、需求、目的、设想等主观意愿的认知,包括潜在意识。即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事。

  主体能力(含潜能):主体对自己的素质、能力、资源、条件等客观因素的认知,包括潜在能力。即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

  三、双指标系统的分析模型

  我们用这两个指标建立一个坐标系,就可以对“自己”和“对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了。

  1.对管理者的分析和判断

  简要说明:

  (1)曹操型领导:主体意识和和主体能力双高,战略能力和执行能力超强,自己既能制定战略,又能执行战略,基本上不需别人的辅佐。需要的只是参谋型人才,决策权和执行权都自己掌握。

  (2)孙权型领导:执行能力超强,战略能力偏弱,所以需要智囊型人才辅佐,如外事问周瑜,内事问鲁肃。决策权部分授出,执行权基本自己控制。

  (3)唐僧型领导:战略能力超强,执行能力偏弱,所以需要执行能力超强的孙悟空的辅佐。领导者需要做的就是随时纠正方向。

  (4)刘备型领导:不甘居人下,但既缺乏战略能力也缺乏执行能力,所以需要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既制定三分天下的战略,又事必躬亲地负责执行。领导者只需全面放权就行。

  2.对被管理者的分析和判断

  (1)诸葛亮型员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都非常强,管理方式就是充分的信任和授权。

  (2)孙悟空型员工:主体能力很强,但目的性比较差,随意性较大,所以需要经常念念紧箍咒。培训目标是提高其主体意识。

  (3)马谡型员工:主体意识很强,主体能力比较差,属于眼高手低类型,避免授予实权。培训目标是提高其主体能力。

  (4)沙和尚型员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都比较弱,需要详细地告诉他“做什么”和“如何做”。培训目标是不断提高其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四、补充说明

  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对上文进行支持,这里特简要说明一下本人对中西文化精髓的理解:

  1.中国文化的精髓:实践、务实、实事求是。所以中国传统中很少纯粹形而上的哲学和宗教,即使外来的宗教也世俗化了。可以说“哲学即生活”。

  2.西方文化的精髓:不断地建构和解构,建构才有积累,解构才有发展,两者缺一不可,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集大成者。因此我们在吸收西方文化中优秀“现成产品”的同时,千万不可将“批判精神”丢掉。

  五、案例

  最后举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案例:

  瑞士,这个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20万的小国,已经有600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它周围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接壤,两次世界大战都免于战祸。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保证瑞士“独善其身”呢?

  秘密在于瑞士“全民皆兵”,他们没有打过仗的原因正是他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在瑞士,无论是怎样小的村庄,至少都有三样东西:礼拜堂、咖啡店和打靶场。瑞士人的军事知识非常普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很想入侵瑞士,瑞士人知道了,就请他去参观,等他亲眼看到了以后,就决定取道比利时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曾三度准备入侵瑞士,可是最后都放弃了。因为按照德国人的计算,入侵瑞士至少要死伤100万以上的德军,实在是得不偿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116.html

更多阅读

养生保健系列之(三)-挠头和摇头晃脑的好处 养生保健酒

养生保健系列之(三) - 挠头和摇头晃脑的好处在江泽民主政的年代, 常常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其即使在会见外宾时, 也拿着梳子由前向后梳头. 这其实是一种保健的方法. 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头上由前向后、向侧循行. 向后梳头可疏通

声明:《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 博弈思维解读系列之六》为网友凌乱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