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即将过去的感慨 感慨一下



浙江义乌有两个较大影响的老板自杀了,是因为经济危机的蔓延而导致。

 

我很理解他们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境。“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对他们并不适用,因为他们曾经是雄心万丈的成功者,也正是因为他们曾经非常成功,所以遇到根本无法解决的困境时,他们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自杀。

 

浙江是这次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我前几天去县里转了转,好家伙,一下子倒闭了一大堆的中小企业,象山(宁波的一个县)很多工人在闹事,政府也忙得不亦乐呼,可见中国的经济确实遇到了困难,

 

我在想:假如我依旧在做企业,我的企业会怎么样?想想有些后怕。今天的企业已非小大小闹那么简单,而做得越大一旦出了事情,也往往不是小事情。

 

中国这次遭遇到的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完善性。当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时,曾经有一批中国民族主义者还不服气,大叫: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了经济的半壁江山。

 

可事实上,市场经济绝不只是私人经济那么简单,它是一个体系,这其中,一环扣一环的环环相扣,才是问题的关键。产业链之间的链内断裂,并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而产业链和金融链之间的链链断裂,才是致命的。

 

温州的“地下钱庄”曾经非常发达,政府几度取缔又几度死灰复燃,政府的言外之意是,金融是必须由国家来控制的,一点点的融通都不允许,政府把它定义为“非法集资”。

 

可是,在私人经济十分发达的温州,这种“非法集资”一天都没有停止过,区别只是时大时小、或公开或隐蔽,否则,温州经济一天都生存不下去。政府对此的反应,多半是负面的、消极的,并没有意识到金融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是肉、金融是血,肉血分离的结果就是人的消瘦甚至是死亡,它的正面意思就是“市场经济是一个体系”。

 

据说,浙江的小额贷款公司,以惊人的高效率批下来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肯定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它不应该成为一种临时性的做法,而是应该考虑到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一,中国经济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部分,而世界经济(主要是美国经济)的不安或动荡,会使得中国经济伤身动骨,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不能够只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有效,而是要把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下来考虑,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金融产品的多样性,而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则是以政府的政治改革为前提。

央视的“经济半小时”,呼吁企业应该以“创新”应对这场经济危机,这显然是一个门外汉的说法,因为“创新”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管理意义上的创新,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时间,另一是投入,而时间和投入,恰好是经济危机不允许的。也曾经有人按照中国式辨证法的思维方式来考虑,认为这是一次“淘汰落后、重新洗牌”的绝佳时机,这种说法更是荒唐,因为大量的企业倒闭,会引发一个恶果,那就是失业,而失业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根源,这种由“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的例子,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管理学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可以说是毫无作为,这既是管理学的本分,也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区别。管理学并不研究社会环境下的经济,管理学只研究企业组织是如何运行的,我们通常把组织内部运行的管理,概括为命令/控制/责任/绩效等等,而把组织外部运行的管理,概括为战略/使命/战术/商机等等。

 

 一年即将过去的感慨 感慨一下

我曾经把管理学的历史沿承的主题,概括为两点:一是效益,另一是效率。我相信,无论管理诞生出多少新鲜的词语,它都逃不出这两个词语的范畴,换言之,不谈论“效益”和“效率”的管理,都值得怀疑:它究竟是不是在谈论“管理”?!

 

就中国企业整体而言,下一个30年里,中国企业管理的关键词是什么?依旧是那两个老掉牙的词语:一是质量,另一是效率。

 

虽然这两个词语是工业企业时代的老词,但对于沿承了农耕生活方式的中国人来说却是新词,它的言外之意是说,中国缺乏工业企业革命的环节,这是必须补上的不可或缺的一课,而这一课的核心内容就是“质量”和“效率”。中国企业曾经是“低劣产品”的代名词,也曾经是“效率低下”的同义词,而要想获得较高的质量和效率,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训练。

 

管理是行动、而非思想。渐渐觉醒的质量和效率意识,仅仅代表着思想或意识的觉醒,却并不代表高质量和高效率这个结果的出现。

 

我常常说,把一个传统农民培育成一个现代工人,是很艰难的事、也是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把当下的5亿中国农民培育成5亿现代人或城市人,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时,我们才发现,管理是受制于社会环境,当然,它并不是中国式管理所宣称的要附和环境,而是要摆脱环境的约束和束缚,具体来说,就是要摆脱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所继承的传统,包括了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做管理学的研究,很累也很辛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警惕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束缚,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感人动听”的陈词滥调中,远不象美国这样毫无传统包袱的新兴国家那样,可以毫无负担、豪无顾忌的任意创造。

 

另一方面,还要面向世界倾听世界管理学的声音,创造出可以让世界信服的管理新说法,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在世界范围内竞争、而不是在中国的一国范围内竞争(假如是在中国一国范围内竞争,那么,中国式管理所强调的权谋与和谐则正当其时)。

 

“创新”是管理学永远的话题,就象“汽车必然要战胜马车”一样,虽然汽车战胜马车通常被理解为新技术发明,但是,对于当今的企业而言,创新却远远不是技术所能涵盖的。

 

事实上,当下的“创新”按照次序来说,一是商业模式,二是生活方式,三是渠道创新,最后才是所谓的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发明或创新,仅仅是排在末尾的创新,至今为止,我依旧坚信这个“创新的排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296.html

更多阅读

那一年,这篇文章献给我最爱的那个女孩 初三那一年摸过的女孩

那一年  那一年,男孩15岁,刚上初中,还是一个乖乖的孩子。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架,不会和父母顶嘴。是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栋梁,祖国的花朵。  那一年,女孩也是15岁,但她还是小学生,她留了一级,很纯真,很可爱。  那一年,他们不认识彼此。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 新的起点作文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2014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把自己的心回到起点,告诉自己,重新踏上征程,需要新的目标,新的心态,新的作风,一切都要是更好,更快乐的。  人的一生是个圆,一年就是一个圆,就像年轮一样,树木是有灵性的,它们记得自己有多大,记得自己的

感动最初——往事十一年 回到最初的感动

by mymom这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一行眼泪从那个喝醉了的客人的眼角流了出来,落在光洁的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啪嗒”声。——《往事十一年》的结局。我想喵喵在落笔时盯着电脑屏幕的眼睛里的内容一定丰富无比,心里一定咬牙切齿地哼哼着:会

罗振宇:做罗辑思维一年来得到的感悟

【人物】罗振宇:做罗辑思维一年来得到的感悟2014-04-22管理智慧文/罗振宇(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中国国情报告》制片人、第一财经《决战商场》和《中国经营者》主持人)【导读】罗振宇在腾讯分享日的演讲,如果说他一切产业皆媒体

声明:《一年即将过去的感慨 感慨一下》为网友單裑等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