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关村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较大的误解和争议。之所以会出现对中关村的误解和争议,首先是因为社会上缺乏对中关村发展的认知,另外也因为我们这些中关村发展的亲历者和研究者缺乏对其全面的描述。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现状,也为了消除社会上对中关村的误解,中关村管委会和长城所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课题,旨在将中关村清晰的、立体的、全面的展现在社会各界的面前。
世界一流园区基准研究
世界一流园区基准研究的背景比较复杂。早在1999年6月国务院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批复的同时,国务院领导和北京市委市政府也对中关村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中关村科技园区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2005年基本实现了“五年上台阶”的目标。此时,中关村科技园区已进入了从起飞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十年创一流”也成为中关村相当紧迫的任务。
当时许多学者和园区工作者都开始提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想法,但实际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园区一线操作者都不能准确的说出世界一流园区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标准,但是都只是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说,显得不是很全面。当时我也比较困惑:一流园区到底怎么界定、什么是衡量一流园区的标准、中关村到底离一流园区还有多大的差距?在同中关村管委会赵慕兰副主任等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后,得知他们对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关注。因此我们认为必须立一项课题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于是2005年5月,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资助下,我们共同启动了《中关村与世界一流园区基准与目标比较分析》的研究课题。
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包括分析框架的确定和资料的搜集。最初我们选择了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等八个世界一流园区,并从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分析,但是这样还是显得很散、逻辑不是太清晰。因此我提出需要找出一个比较系统的逻辑框架来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课题组的深入挖掘下,长城所的钟岳梅创造性地把产业经济学中“SCP”理论运用到科技园区的分析中,并对SCP理论进行了扩展,把传统的“SCP”理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研究层面拓展为“绩效、机制、要素和环境”四个研究层面。解决了分析框架的问题,我们还面临资料搜集的难题,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课题组与这些园区的管理者或相关的研究机构间建立了联系。例如为了准确获取硅谷的相关数据,课题组与硅谷网络公司取得了联系并交换了数据。在基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将中关村与世界一流园区发展指标和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关村的特点及其与世界一流园区的差距。
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个初稿,反复征询中关村领导、各科室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对研究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汇报稿。2006年4月12日,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结题验收。最终得出了“中关村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园区”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中关村的增长速度处于世界一流园区领先水平,在产业结构、企业发展、研发规模等方面最接近美国硅谷,但是园区人均指标还低于世界一流园区,需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高端人才等。
这个报告完成得正当其时。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科技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个时候,我们与火炬中心高新处杨跃承进行了几次比较深入的交流,我们的思考重点是高新区以什么形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经过反复讨论,我们提出要建设三类园区,其中要有2—3个领先园区跨入世界一流高技术园区行列;要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型园区;要扶持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因为长城所前期做过相关的项目,火炬中心委托我们对这个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从产业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出发,结合世界一流园区的发展特征和我国国情,拟定了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实施方案,后来以火炬中心的名义正式发布。同年6月14日,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成都等六个国家级高新区主要负责人相聚西安,共同签署并发表“创新宣言”,决心“做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先行区,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中关村科技园区名列其中,经过几年的发展,我认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基本实现或接近“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目标。
中关村——世界第二大科技园区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这个课题是沿着《中关村与世界一流园区基准与目标比较分析》延续下来的。在那篇报告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关村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园区”。后来,《科技日报》的记者晏燕采访了我以及课题组相关人员,写了《中关村跻身世界第二大科技园区》的文章并发表在2006年11月3日的《科技日报》上。文章一出,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个炸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和争议。为了平息争议和质疑,给大家一个清晰的认识,《科技日报》在2006年11月24日发表了《中关村何以跻身世界第二?》,对“中关村是世界第二这个结论怎么来的、有没有科学依据?”等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做出了“重科学论证弃主观判断,中关村何以当属世界第二”的判断。这个判断虽然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但是总体来说对中关村知名度的提高和中关村的宣传有着很大的作用。
百家企业自主创新调研这件事情和下面的事情都是起源于一本书或者说一场争论。
2004年8月,方兴东、蒋胜蓝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关村失落》(又名《中关村之死》)。书中对中关村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悲观的描述。这本书一出版,在全社会引起了对中关村广泛的质疑。人们对中关村这么不了解我也深感不解。其间,我多次同管委会领导进行沟通。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对中关村质疑的声音,是因为中关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新和产业发展也呈现了新的特征,但是这些都不被社会公众所认知或者了解。其间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乏对中关村发展的成绩和成就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展示,我们自己对中关村企业是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状况也都说不太清楚。
在跟管委会赵慕兰副主任以及各位领导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后,我们都觉得有必要开展一次课题研究,对中关村代表型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挖掘出活生生的代表中关村创新和发展的案例,以实例来说明中关村的发展,以事实来让社会各界对中关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项目,可以说长城所是全程参与的。从最初工作计划的设立、目标企业的选择,到中间的沟通联系、实地调研,到最后的报告写作,长城所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不得不说,这个项目也是管委会领导参与的最多、投入精力最大的项目。对每一个企业的调研,都是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副主任或者委员带队,各处室主管负责人以及长城所相关研究人员参加。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也恰逢中关村“十一五”产业规划编制的时期,调研也促进了我们对中关村重点产业的深入了解。
课题项目组共对100家企业(包括“中关村‘十一五’产业规划”项目前期调研的企业,其中对71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29家企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了调研)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对调研企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模式、自主创新的组织方式、自主创新的动力以及技术来源等进行了分析。此次调研活动全面反映了引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潮流的中关村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为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中关村企业的自主创新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调研报告很快受到了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理委员会及企业的肯定和好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中关村管委会发表了一篇题为《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的文章,文章部分素材来自于我们的调研报告。
十论中关村“十论中关村自主创新”实际上是顺着“百家企业自主创新调研”的项目开展的,是对自主创新调研的进一步深化和提炼,是从“论”的角度来全方位展示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内涵。
“中关村一论”是《“跳马、出車、当头炮”——中关村自主创新路线图》。这篇文章是由我、中关村管委会的戴卫、赵慕兰以及长城所的张建宁共同完成的。这篇文章借用了温家宝总理2005年6月视察中关村时关于“車、马、炮”的妙说法,并结合中关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二次创新的创新模式展开,详细的展示了中关村创新的实践。这篇文章倾注了管委会诸多领导的心血,以中关村百家企业自主创新调研课题的名义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上发表。说到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遗憾,我们起初想在《科技日报》上发表,后来没有发成,但值得欣慰的是后续的几篇文章都是在《科技日报》上发表的。
之后,课题组在《科技日报》上又连续发表了其他几篇文章。依次为《瞪羚企业在中关村活跃》、《高端创新——中关村新研发业态与研发产业的形成》、《在集群中创新——中关村细分产业中的技术突破》、《产业联盟——从内部走向外部的合作创新》、《新型产学研的契约动力——中关村自主创新的新机制》、《海归创业——中关村联结世界的“大脑水渠”》、《商业模式创新——新经济中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高技术服务业崛起——中关村产业向高端升级》、《企业家精神——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灵魂》、《重新认识中关村》。
这些文章是由我、赵慕兰以及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在百家企业自主创新调研的基础上,抓住中关村新时期的新现象、新特征拟定的标题,并经课题组完成。“十论中关村自主创新”系列文章一经发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还做出了批示,内容是:
这是一篇振奋人心的好文章,它不仅用雄辩的事实告诉人们中国自主创新网络可以成功,而且也告诉人们如何走出自主创新之路。向创新企业和报告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送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0/2
“十论中关村自主创新”相当于在社会上给中关村重新正名,以事实来展现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现状,有力的回答了社会上质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