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二小 后续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关村(五)--续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课题主报告题目为:《培育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关村已经成为新型的自主的创新区域,中关村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四个来源:科技资源的积累、新型的组织单元、政府和网络。其中尤其是网络要素,以前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过,而在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把前三个要素融合到了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对四个要素的分析,重点放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剖析上,分析了其在中关村地区的表现。第三部分是从创新网络的角度上看中关村的不足,得出中关村地区只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区域创新网络,指出了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加强、完善和维护的方法和路径。第四部分提出政府为完善网络需要做什么,包括观念上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

    四个分报告分别是《中关村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调研总结报告》、《大学和研究院所在中关村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以及《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利用这四个分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摘编,编撰进《创新中国》研究系列从书中,名为《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这本书的负责人是我和王思红,成员有: 

邵欣平   赵慕兰   刘志光    鄂  萌   郑建中  罗利元   武文生   王缉慈 

栗  娜   张建宁   陈义龙   孙雍君   乔  力  谭左亭   赵鼎玉   郑渝平  高亮华   刘向东   康瑞新   王文军   刘五一  华锦阳  赵修春  邓  鸥  杨  芳    吴学峰

 中关村二小 后续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关村(五)--续
中关村区域创新课题的政策建议

    经过深入研究,课题组在总报告的基础之上向试验区政府提出了五大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将北京试验区的范围扩展到整个海淀区。建议报请国务院批准,将试验区范围扩展至整个海淀区,并由市政府授权,享受市级经理管理权限。从而使海淀区这个智力密集区发展成为民族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和辐射中心,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动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开发之后我国经济起飞的第三个支撑点。

    二是建议拓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建议市委、市政府将中关村地区的城市和社会发展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发展区域。(1)、优化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关村地区的交通环境,在打通白颐路的基础上尽快打通成府路,使中关村、清华西门、上地基地贯通一气,并可为永丰中试基地的启动创造条件。(2)、上地基地向西扩展,再划出一块2平方公里的土地吸引外商开发,主要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地。(3)重点开发中关村核心地带,结合中关村科学城的改造、北大、清华科技园建设等契机,共同开发清华、北大和中科院之间的“金三角地带”,使中关村的核心地带成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枢纽。(4)巩固海淀区作为全国最大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的地位。建议将中关村地区有形市场建设(包括规模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和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列入市级规划,并配套足够的资金和政策。

    三是建议加大试验区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力度。建议在试验区内进行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试点;建设风险投资支撑体系;建立“门槛”较低的、适应风险资本运作规律的区域性风险资本市场,包括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转让市场。学习深圳、上海发放“蓝印户口”的方式,吸引留住人才;承认并合理评估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价值。率先在中关村地区进行“信息化”发展试点。

    四、建议继续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使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建议对中央各部委所属大专院校在北京试验区创办的技工贸一体化的新技术企业,实行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R&D)投入。对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用软件开发收入适当降低税负。参照对科研机构的有关规定,制定对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北京市区域内(重点是试验区内)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与隶属关系,制定统一的产业和技术政策,予以扶植。使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融入北京市经济发展规划,成为战略性增长点。

   五、促进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建议鼓励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北京市传统产业的结合,鼓励企业继续探索“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鼓励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兼并、托管北京市区域内的国有企业,以盘活存量资产,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中关村区域创新课题结题与专家评价

    该课题于1996年4月正式启动,到1997年5月完成并正式结题。课题组成员近30人。整个课题研究中共累计正式工作文件140多篇,文字达100多万字,《情况通报》95期。调研报告19个;召开重要工作会议20次,其中一次为专家、学者专题讨论会;1997年11月21日长城所刊出《企业研究》第71期,主题为“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翻译了英国学者的《网络与全球化》一书,最后完成课题主报告及4个分报告。

    对于这个课题,有关专家给予了非常高的肯定。原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研究员于维栋认为:“总的感觉是,命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思路不错。从网络角度研究中关村的创新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分析了网络的要素。中关村地区的几千家企业中以小企业居多,能够肯定小企业的作用是本课题的特点之一。对创新网络的剖析,可以通过若干案例来支持论述。这个课题本身就是创新,可以接着做下去。对中关村的研究应从进一步的分析中把更深层次的东西揭示出来。”

    原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员林京耀认为:“整个课题落在网络这个主题上是对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几个要素中,网络要素和其他几个要素不能平行,其他几个要素都是实体。”

    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方新说:“看了你们的报告觉得还是不错的。1995年在悉尼开过一个创新网络的会议,现在国际上经常提到网络。1994年克林顿的报告中谈到创新体系不是一个线性系统,而是一个生态系统。用网络来分析整个区域经济,就象把整个地区用网络托起来。对中关村网络的形成还需深入研究。小企业开发区世界上成功的只有美国的硅谷,硅谷的道路在日本和欧洲都没有走通,硅谷的发展是有它特定的技术机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关村之所以能够走通,是因为过渡经济的特点。中关村地区集中了相当的人才和技术,这一地区的风险资本实际上是政府把计划外的自有资金当作风险资本投入了。风险投资如果一时在中国现在实现不了,那么高技术企业是否能够拿到海外上市?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当时的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周元评价道:“总得感觉是,报告的视角和切入点都是很新的,无论是从创新的角度还是从区域的角度。到现在为止,区域创新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还没有什么很好的报告。这个课题确实是份很不错的报告,是真正从区域创新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我想谈一点具体的问题,就是网络的规范化问题。分析网络现状中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及参与者的位置,是报告中可以深化的。应研究如何能在行为规范上、法律规范上把它们纳入到正规资源中,使之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正规资源。实际上进入规范市场后,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可以通俗化一些,我很喜欢这份报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374.html

更多阅读

王功权和王琴私奔_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王琴王功权最后结局

  王功权和王琴私奔,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功权和王琴能够公开私奔,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不只是经济上的改革,在婚姻制度上也在改革,改革了,从结婚自由到离婚自由,开放了,从鞭挞偷情到欢呼私奔,从爱情万岁,到私奔万岁,从某种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安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安的变化【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广安的影响,三十年来广安的变化情况对比,广安的旅游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的奔向小康,城市建设的发展迅速。【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安;变化;邓小平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声明:《中关村二小 后续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关村(五)--续》为网友倦清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