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问题作为一个导火索全面引爆了浙商的困境,一直以来活跃在中国商界的浙商群体正在面临着一场考验。虽然就在前一年,火爆的股市和楼市曾经让这个群体赚钱赚得都似乎无心于企业了。
但所谓的资金问题只是此次危机中一个表象。金融和财政政策也只能减缓浙商的危机。这场危机的产生,有国家政策原因,也有浙商自身的原因。
此次危机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是外贸企业,汇率调整、出口退税取消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使得浙商企业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再,利率上升和银行贷款收紧更是雪上加霜。但这样的问题以前的全球制造中心日本、台湾、韩国也都碰到过。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产业升级: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如何完成从制造商向品牌商的转变。这个问题在几年前已经被不断提及,但不少浙商企业应对产业升级的方法并不是从如何品牌化运营中去寻找,而是继续去发掘所谓赚钱的行业。07年浙商在股市或是楼市上的集体投机,正是一个明证。而今年的资金问题,多少是受到了楼市下挫、股市变熊的影响。
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浙商。事实上,浙商的投资方向本来就很狭窄,他们既无法介入垄断企业所占据的暴利行业,甚至也无法进入一些被烂透的国有企业把持的行业,先前也无法真正获得金融政策的支持。浙商除了把制造企业做成品牌企业外,只有在投机市场上获利。
即使是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我还是相信浙商一定会挺过这场危机,因为这从来都是草根浙商所具有的最基本能力和最优秀的品质。自由商业的精神对于30年前贫穷的浙江人和现今富庶的浙商而言,都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此次危机必然要淘汰掉一些企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种优胜劣汰都是正常的。但即便对于坚持低成本运作的浙商而言,也未必就一定会死掉。他们中的一些已经选择了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投资,这正如以前日本制造和台湾制造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这也应该是中国化的全球化的一个开始。
在此次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品牌运营企业虽然只是受到一些宏观经济的影响,但也需要从中吸取一些教训。经济不可能永远都好下去,哪个国家都不会例外。正如马云所说的“要准备过冬”(他的客户恰好是代表中国制造的‘中国供应商’)。在经济萧条时期,家底很重要、现金很重要。而拥有这些优势的恰恰都是战略明确、专注于本行业的专业化企业。在07年抑或更以前那些喧嚣的年代,浙商企业罕有不多元化的。这些美其名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或是“中国国情不同”的论调正在受到现实的质疑。浙商应该从这次危机中认识到企业战略的重要性,投机或是“好项目”年代显然已经过去,缺乏明晰战略的多元化或是投机行为都将在此次危机中付出代价。
“世界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想来说这番话的时候,奥克斯董事长郑坚江先生会为他过去几年散乱的投资而懊悔不已。但假若自由商业的精神没有丢失,郑坚江和浙商大可不必觉得这便是世界末日。事实上,这个优秀的商业群体正需要这样的一次凤凰涅槃。30年来,他们已经从投资倒把分子变成了真正的大商人,这一次,正是需要完成从大商人到大企业家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