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越的视角:领导权力的“公共化”趋势



  摘要:在领导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概念、理论以及假设,使领导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从而有效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先进性与领导理念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本文结合中西方领导学发展的趋势,在“人本理念”的推动下,对领导权力进行了大胆的假设与分析,认为随着人们自主意识的日益增强,权力不再是领导者的“个人象征”,而是日益分散化,并为全体公众所共享的一种“公共资源”。

  关键词:公民 社会 领导权力 公共化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信息社会化以及利益多元化趋势的到来促使我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整个社会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官僚制领导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虽然有效地改变了这种情况,适应了社会变革对领导提出的新要求,但是二者仍然侧重领导的主导地位,没有真正给公众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众所周知,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进步最强有力的推动力,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人们也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完成目标的可以借助的“力量”。领导权力的“公共化”就是根据这一情况发展、演进而来,它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思维定式,将公众定位为社会的主导,将领导者的权力视为社会全体人民所共享的“资源”,人们变过去被动适应领导者的权力意志为主动借助领导权力的力量实现目标,这一转变体现了一种实质性的跨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领导、公民的价值所在。

  一、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与领导观念

  首先让我们从“南风”法则谈起:“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尽力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南风”法则形象地告诉我们,传统的“北风”式领导其威力已经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南风”式新型领导模式日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主导领导模式。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作为社会中独立个体的人的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那种以“等级、控制、指挥”为特征的自上而下的传统领导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社会进步的“瓶颈”。

 一种跨越的视角:领导权力的“公共化”趋势

  现代社会正在悄然发生渐进并且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急剧的动荡。这种动荡不是一种社会秩序的混乱,而是说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变术、不可预知的社会,社会发生的节奏非常快,人们身边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危机管理这一新名词的出现,便是这一现象的有力证明;第二,高度的相互依赖。即每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依靠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往那种凭借单个组织的力量就可以顺利地达成预期目标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组织和个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链之中,传统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很难做出成就;第三,热情的高涨。即公众的觉悟正逐渐提高,参与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人们挣脱束缚、自我支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第四,“反束缚”情绪的显露。过去,人们从一出生开始便陷入了被动接受的“无选择”宿命中,今天,随着热情的逐渐高涨,人们在潜意识中总是想摆脱无形或有形束缚,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人们觉得突破、推翻以往“无选择”时代的时机已经到来,单凭权力控制的领导者已经不再适合这个社会的需求。

  我们看到,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生着悄然变革的同时,领导方式也很多方面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第一,在自上而下的传统官僚制组织领导模型中,领导者独立确立组织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途径并且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迫使他人实现既定目标,领导是社会生活的主导,不受来自公众意志的影响。而在当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参与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人们的“领导意识”、“参与意识”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迫使领导者不得不时刻面对来自公众的“挑战”。第二,领导不再被视为一个万能的主宰者,而是一种过程,一种兼具发散性和渗透性的过程,这种转变意味着领导权力将被视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物化的“资源”。领导正日益被视为不是层级制官僚机构中的一个职位,而是整个组织中(并延伸到组织之外)出现的一种过程。过去,一个领导人被视为在一个组织或者一个社会中拥有一个正式权力职位的人。然而,我们越来越把领导逐渐视为整个组织和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过程。领导是让其他人理解和同意必须去做什么和如何有效地去做的过程以及促进个人和集体努力去实现的过程。更确切地说,领导将是21世纪的“通货”。第三,领导的主动性变得日益明显。过去,领导是被动的,我们说的这种被动是说领导者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和意识,而今,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让领导者的主动性也随之增强,我们应该利用好领导的这种主动精神,将它与为民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

  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表明,组织需要有比过去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组织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需要时刻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迁。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组织的领导者必须不断“思辨”、“创新”,屏弃以往“以我为中心”的本位思想,重新确立“以公众和以组织效益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作为服务的领导,其职权范围应该由作为社会主体的公众来决定,寻求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来实现公众和组织的价值,而将自己视为实现“公民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在公众与社会之间起一个“润滑剂”的作用,

  二、领导权力是一种资源,要让公众充分认识到这种资源的可利用性和价值所在

  领导的一个基本功能应该是帮助人们适应他的环境并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领导权力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存在于组织之中并且与整个组织共享的一种有效的公共资源。“权力作为一种力量,不是人人都拥有,它是在人们中间社会关系的一种对比力量,是一部分人可以对另一部分人加以支配和制约的力量。”,以往领导者对于手中的权力是一种集中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作用被认为是有限的,他们主要是定期选举官员,然后站在‘场外’观看他们的表演,人们对于组织也没有责任感,始终处于一种比较麻木的状态。相反,将领导权力“公共化”,意味着这种权力是一种“社会化的权力”,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其著作《权力的两面性》中认为社会化的权力是权力的积极面,其主要的特征是帮助群体确定共同目标,并主动提出达到目标的途径,让群体成员感到自己是强者,有能力实现目标,社会化权力的行使者在施加影响的时候,目的是为他人或众人谋利,他们把被领导者当作一种动力。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的人,他们具有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从这个方面说,作为独立的人必然会挣脱各种束缚的力量,不断提出进一步要求。新公共管理就是把市场机制作为公共领导的一种替代品。从这个层面上说,作为当今社会各级组织的领导者,必然要接受这种趋势,将手中的权力适当授予公众,让公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活跃因素。如今,领导权不只是属于某一个人,人们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的增强取代了领导的某些职能,领导者应该认清并抓住这样一个有利契机,使公众与领导的力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力量才会迸发出来,也才更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与担心:领导的权力被分散到了组织各个层次中,那么我们的领导应该去做什么?领导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提倡这种分散,并不是要否定领导存在的意义,相反,当今的社会不是不需要领导,而是更加需要领导了,但是我们的领导应该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当唐僧被妖魔俘去,而孙悟空等徒弟毫无办法的时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去天上寻求神仙的帮助,通常情况下,他们都能够借助神仙的力量降服妖魔,成功解救师傅。我们认为,如今的领导者就应该起到“神仙”的作用,在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给予莫大的帮助,而不是经常伴随在其身边。

  将领导权力“公共化”不是说领导者就是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相反它应该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利用这种“游戏规则”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样,领导者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应与协调的过程中,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而保持最大的灵活性。

  三、领导权力应该从“输血型工具“转变为“造血型工具”

  领导权力的“公共化”特征最终体现为一种目的,即让人们知道如何独立完成目标的目的。哈佛大学政治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JamesMacGregorBurns)认为“领导不是领导者对追随者做的某件事情,而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即:最终会使二者都发生变化的一种彼此互动。权力包含着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中的一个核心价值是目的——即权力行使的主体和权力行使的客体双方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权力和领导之间的差异在于,权力服务与权利行使者的利益,而领导则既服务于领导者的利益又服务于追随者的利益。领导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要实现领导,则必须使领导者和追随者双方的价值观、动机、希望、需要、利益和期待都得到体现”。要使追随者的这些方面都得到满足,则必须充分利用好领导权力的“资源化”整合。

  领导的过程不是强迫,甚至也不是说服,而是认识自我。领导者不只是要共享权力,共享权力不是目的,他们必须帮助人们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权力。美国前内阁大臣和“共同事业”公共利益团体的创始人约翰·加德纳(JohnGardner)说:“在我们这个国家,领导权被分散在社会的各个单元之中并且下放到了各个层次,而且,如果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不准备在他们自己所处的层次上采取像领导者那样的行动来使一切都有序进展的话,那么这个系统就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事实并不总是如人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普通人的一生只会发挥出他们全部潜力的一小部分。“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般。我们的热情受到打击,我们的个性受到压抑,我们的蓝图没能展开,我们只运用了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的极小一部分”。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哲学家马斯洛也认为,大多数人生来就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然而,尽管事实上好象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潜力,却只有极少的人达到自我实现。部分的原因是:人们对他们的潜力全然无知,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有可能作到的,也不理解自我实现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领导权力“公共化“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人们跨越这道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其目的及价值就是体现在帮助人们创造机会、发掘潜力、认清自我、消除障碍、提供知道,最终使人们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

  当然,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当今社会这种趋势已经显现,但是,由于传统领导长期以来对权力的独霸,造成人们对于权力这种“尤物”十分陌生,对于如何使用这种共享的权力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领导去实现目标,人们其实还是会觉得有些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首先要扮演一条活跃的“鲶鱼”,使置身沉闷环境中麻木的“沙丁鱼”活跃起来,释放自己的能量,保持一种向上的动力,同时,领导者还要充分发挥师者的角色,帮助人们转变思想,理清思路,使人们掌握如何有效利用领导权力来实现价值,这才是新型领导的价值所在。二者的结合便会使人们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社会发展的活跃个体,使整个系统充满活力,最终实现人人都是领导的伟大理想。

  四、领导权力的“公共化”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有效范式

  将领导权力视为人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一种可以利用的“公共资源”对于日益提倡的公众参与运动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当今持续升温的公众参与热潮正在改变着传统领导的工作环境,并正在给现代的领导不断地制造“麻烦”。人们已经不再认同那些由独占权力、声称是公共利益代表者而拒绝公众参与的领导者制定的关系人们生活的政策,相反,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影响那些关乎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他们不断地要求在公共政策指定过程中获得发言的机会。以前,领导者习惯于独霸决定权,远离大众,在一种不受任何监督的环境下工作,而今,这种环境大大改变了,领导者不得不与人们保持密切的联系,服务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如今,我国还处于一种“弱民主”的状态,人们还不能够真正参与、决定与自身相关利益的决策,我们还没有改变那种少数人的选择替代多数人的意志的弱民主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重新审视和改造我们现有的公共决策制定的程序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还必须在观念层面进行彻底的转变,要让公众成为社会的主宰者。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只是作为公众与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个桥梁,领导权力是公众在推动社会进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有效的“资源”。就像文化可以在变革的时期为人们动荡不安的心灵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一样,在新形势下,领导权力的“资源化”也可以帮助公众在社会转型时期寻找到一个新的定位,领导者不是要控制人们,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将保证将正确的理念、价值关镶嵌于公众的行动中,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公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这个社会中来。实践证明,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不是要求人们去做什么,而是人们自己愿意去做什么。

  传统的以命令和规则为基础的领导模式正在转变为以价值为基础的新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须重视领导观念的更新以及“人本理念”的贯彻与执行。任何组织中的领导的本质都是对真正需要的认识,对价值之间以及价值和实践之间矛盾的解释和利用,将领导权力公共化适应了转型时期对我国领导的要求,同时,其将公众培育成为理性、成熟的责任个体,使其发挥社会主导作用的新领导理念,也有利于社会的更快进步。现代的社会,每个公众都是具有良好的天赋、极高的才能、丰富的智能和创造力,但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个体的潜能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掘和利用。将领导权力公共化,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积蓄已久的能动性与创造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相信将领导权力公共化,这种以服务、创新为核心精神的新的领导理念在21世纪必定会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475.html

更多阅读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转自老罗的博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转自老罗的博客)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之一)罗永浩 @ 2008-11-21 13:32新周刊杂志授权转载: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现 代

王艳霞:支教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

王艳霞:支教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王艳霞,来自新疆伊犁的88后女孩儿,2015年2月28日到达西昌参加索玛花支教培训,后被分配到越西县申果乡条件最艰苦的红旗小学,任教二年级语文,同时担任队长。王老师利用周末的时间给拼音薄弱的孩子们补课

创新:创造一种赚钱的新事情

  增加了无线上网接口,帮美国西南航空留住了一批高端商务客人;智能包裹服务让美国联邦快递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仓储零售商好市多“等鸡长大一些再拿来烤”,帮他们一年内卖出了4000万只烤鸡……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20家最受认可的

声明:《一种跨越的视角:领导权力的“公共化”趋势》为网友妄共一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