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之源 《活力之源》前言



前    言

管理模式的哥白尼式转型

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生产导向时期和消费导向时期。现阶段,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管理还在沿袭产品导向时期的模式——以计划、指导、协调和监督为基本职能的“我管理”模式,管理模式需要与经济环境的特点相适应,也许这需要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

生产导向时代的管理模式是“我模式”——体现管理者意志,消费导向时代的管理模式应该是“你模式”——体现消费者意志, “我模式”的意志传达路径: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员工→消费者(下级按上级的意见行事;消费者按基层员工的推销购买);“你模式”的意志传达路径:消费者←→基层员工←→中层管理←→高层管理(基层员工灵活地按消费者的意志行事;上级为下级提供决策规则方面的支持)。

 活力之源 《活力之源》前言

我们早已进入消费导向时代,但大多数企业表面在用“你模式”,实际上还在沿用“我模式”,故且称之为“混合模式”吧。“混合模式”的意志传达路径:消费者→基层员工→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员工→消费者,虽然把消费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但基层员工和中层管理者仍然没有决策权,需要把信息传递到最高管理层,再按最高管理层的意志行事。

当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时,企业需要按个性消费需求行事,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充分竞争的消费导向时期有一个主要特征,是生活方式的极端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极端多样化),并且生活方式瞬息万变。这个时代的经营管理应该着眼于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再是产品的效率和质量(虽然这仍然重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统称活力。

活力体现在对复杂性的驾驭能力和速度两个方面,驾驭复杂性的一个途径是把复杂的组织分解为简单的单元,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把每一个成员变成“个体户”——让员工51%为自己干,组织的活力最大,管理也越简单。

驾驭复杂性的另一个途径是把成功经验分解为一个个模式,每一个模式都在某方面单独起作用,共同促进了“成功”。一个模式的“成功”相对整体的“成功”是简单的,每个模式都能单独地起作用并能单独地运用,就象砌乱石墙一样,一次一块石头,后一块石头的形状因前几块石头砌成的结构需要的形状而变,渐渐就会出现一面整体的墙。

通过这两种途径把复杂系统分解为简单的单元以后,反应速度则自然加快,从而使组织拥有活力。

不同经济时期的比较:

生产导向时期     消费导向时期

    需求稳定期           长               短

产品生命期           长               短

产品种类             单一             多样

生产方式            标准化            个性化定制

管理着眼点          产品力            经营力

(效率、质量、成本)(反应速度、变通能力)

管理模式        自上而下(命令)   由下至上(寻求支持)

模式语言管理是关于如何实现“由下至上”管理模式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它倡导:

把企业分解为简单的能力单元,能力单元之间通过市场规则相互作用;

让员工成为“个体户”,51%为自己干;

基于信任,与顾客接触的岗位拥有充分的决策权,管理者为一线员工提供决策依据;

执行者拥有现场决策权,管理者拥有事前决策规则制定权和事后评判权;

上级为下级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总经理是最彻底的“服务员”;

允许犯错,活力比秩序重要;

强调规则、模式的作用,嘲笑长官意志;

象对待顾客一样尊重每一位员工,没有“命令”、“指挥”、“控制”这一类词语;

员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在规则引导下的自动自发,没有强迫;

员工在规则引导下自发地学习和训练服务技能,没有“培训”;

员工做出任何一点贡献,都会得到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否定“无私奉献”;

对企业经验进行系统梳理,结合行业标杆,形成有明确主题和风格的模式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按标准操作;在特殊情况下,按模式行事;

所有成员围绕企业模式和标准对企业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管理权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每一个模式都单独起作用,不依赖于其它模式的共同效应,每一个模式的一次应用或改进,都相应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所有模式的共同作用,涌现出企业的整体活力;

勇于放弃那些时髦的、科学的、复杂的、与企业主题不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管理做到最简单,从而把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如何让这些想法得以实现?模式语言管理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它,“顾客至上”、“以人为本”、“自动自发”、“基于信任”、“学习型组织”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

管理模式从“自上而下”向“由下至上”转型,将面对很多挑战:

    ●认同组织是一个有机体。

    如果您的企业是从个体户-小公司-中型企业-大公司这一条路线走的,您很容易理解“有机”,因为您的组织结构是根据市场和环境逐渐增加的,开始一个人干,接着需要一个帮手,需要一个会计,需要一个内勤……直到今天的所有岗位。问题在于,绝大多数管理者一开始着手管理,就已经处于一个既有规模的组织中了,一开始就着手画组织机构图了,所以,在大多数管理者眼里,组织是设计的结果,看不到它的“有机”特性。

    ●认同机体的“能力”来自于由下至上的聚集,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分解和延伸。

     开始您一个人干,忙不过来了,就把相对次要的事交给别人去做,慢慢长成一个企业了,您仍然是企业的核心,其它人只不过是您某个器官的放大而已;直到企业大到您顾及不过来的时候,才被迫放弃一些权力,因为是被迫放弃的,所以下属也不会感激,反而会滥用。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自上而下的方式已很难获得相应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但企业主明白这个道理却找不到应对的方法,陷入“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两难境地。

    ●改变“视员工为工具”的价值观。

     传统管理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员工与企业的基本关系是买卖关系,买卖关系的潜台词,是“我要用你的某种功能”。在买卖关系前提下员工创造力的潜力很难得到发挥,员工也很难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更别提实现自我价值了。买卖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博弈关系是一种“非赢即输”的规则,管理者从某个角度代表企业,所以在任何方面管理者都必须赢。虽然近年来“双赢”的概念提得不少,具体途径也有很多,但真正运用的并不多。

    ●从上层决策到分散决策;

     这是最难的一关。人什么时候能超越权欲?什么时候能学会置疑自己的观点?生存环境对“快速反应”的要求,组织必须分散决策,要让第一手接受到信息的岗位作出决策,才能适应“快”的要求,这个理论大家也许能接受,但如果要他真正放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失控的担忧。

●从“命令”“指挥”“调度”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到“引导”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服从命令一直被作为基本要求来教育的。“引导”是什么意思?他认为您说得对,他听您的,如果不对,可以不听;他认为这对他有帮助,对整个企业有帮助,他听您的,如果没有帮助,他可以不听。如果这样,贯彻、执行的力度就无法保证(虽然从来都没有得到保证过)。这要求您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有绝对的信心并且敢于置疑,不断优化。可行的标准不再因为您的地位,而是它的认同度。

    ●认同系统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力场”,淡化个人意志的作用。

     管理的两个主题:系统和人。当今管理的两大现状:要么片面强调系统的作用,要么片面强调人的作用,前者“呆板”后者“乱”,模式语言管理理论关注“人”与“系统”的互适应过程,虽然很有说服力,但大家长期养成的对系统(或“人”)的依赖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怀疑。

      传统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怀疑”为假设的。管理界关于“信任”的宣传不少,但大家接受了概念却很少使用其方法,这个惯性的力量不可小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很多。

    ●从行政手段到规则约束。

      西方的管理借鉴于军队;我国的管理借鉴于西方、借鉴于封建帝制,刚脱胎于计划经济。目前大多企业行政气氛还非常浓,特别国有性质的企业或者从国有转制的企业。

    ●从“少数人控制多数人”到“简单规则规范所有人”。

    “少数人控制多数人”的思潮目前还非常盛行,大家很愿意规范他人,却不太情愿规范自己,层级越高,这种倾向越明显。传统管理关于“精细化”中毒太深,习惯于用更复杂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从“我”的角度到“我们”的角度,从局部思考的惯性到系统思考;从线性思考到非线性思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于“生态位”。

    ●从整体规划到“一次砌好一个砖头”。

   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很少有人怀疑,“差不多的”“象样的”企业大多有这玩意儿。我冒昧地问一句:“回顾您历年的战略规划,实现规划的比率有多大?”也许正因为我们认同战略规划的作用,同时这战略规划也是我们制定的,所以回避问这个问题。

也许在十年前,战略规划实现的比率较高,那是因为经济环境(特别是需求和供求关系)相对稳定,或者其变化趋势比较容易预测。如果您发现最近的战略规划老不顶用,总是不得不中途作一些意想不到的转型,嘿嘿!彻底抛弃那玩意儿吧。战略规划?那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意志,并且以太多的假设为前提。在动态性复杂系统中,想要把战略规划做准确,不管从工作量、时间要求、参加人数方面,简直是一场恶梦,从理论上可行而事实上不可为。

抛弃了战略规划,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吧?

传统的战略规划思路,好比设计一部汽车;而模式语言管理概念之下的企业设计,好比种下一料松籽,只要基因信息(模式语言)是完整的,自然会抽芽、生长、成材,自如应对各种自然环境。

    虽然面临如此多的挑战,但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转型。如何转型?模式语言管理作了一系列新的尝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591.html

更多阅读

《广东十虎》前言 英雄广东十虎

每支部队的骨架精华,都来自于其军旗下的青年军官。粤军的青年军官群体,从1911年北伐粤军开始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是一个不断分裂与聚集的动态过程。 北伐前的粤军的中坚青年军官,大都是接受过新式军校教育的青年。前期军官多出自黄埔陆

《新概念英语》前言,前沿解读 新概念英语自学网站

对于一本书而言,我们首先应该看看它的前言。我不知道是否每一本书的前言都那么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概念英语》这套书的前言大家不得不看,因为这里面作者L.G.Alexander,世界著名的英语教学权威,已经明确地给我们指出了学好英语的秘密

《基本规章制度汇编》前言 学校制度汇编前言

参与了一个企业集团公司的《基本制度文化》建设,刊发之际写了个《序言》,与你共勉!序言河南锦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成长型企业,经过历年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疆扩土,注重外部经营,发展态势迅猛,当前已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随

创造价值 《变革创造价值》前言

     引言  循证式变革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  循证式变革(evidence-based change)代表了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思维模式和方法。依据循证式变革的要求,本书前五章阐述的原则与积极的管理变革过程密不可分,旨在保证组织

私募江湖 pdf 《私募江湖》前言私募,在路上

“亚美尼亚,你何时才变得像天使那般模样?你何时才会脱去身上的衣裳?你何时才透过坟墓看看自己的尊容?你何时才不辜负千万托洛茨基信徒对你的信仰?……”—[美]艾伦8226;金斯伯格,《美国》近些年,我一直在私募圈游走。接触的高人越多,越觉得

声明:《活力之源 《活力之源》前言》为网友美得倾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