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经济形势 对策 全球公共安全形势特点及对策



什么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公共,一个是安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对公共安全的理解有两种概念:一方面是传统的灾害,另一方面是非传统的灾害。对传统灾害,大家比较熟悉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以及今年缅甸的台风和中国的汶川大地震等等。这些自然灾害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且给一个地区甚至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是自然灾害。除了上述一些,自然灾害还包括有一些瘟疫等,合称的传统的灾害。此外,还有些非传统的灾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非传统的灾害已经暴露出来。比如人类在追求工业化文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因此而带来了一些非常明显的事故灾难,现代化的城市一旦生命线工程出现问题的话,导致整个城市瘫痪,2003年美国、加拿大遭遇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停电就是一例。非传统的灾害还包括恐怖主义、传染病和经济危机等等。因此,一般认为,公共安全分为四大类,其中第一大类是自然灾害,第二大类是一些事故灾难,第三大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四大类则是和社会、经济有关的一些突发社会事件如美国的次按危机等。这是公共安全在全球大同小异的定义。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安全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的根本保障。它包括食品安全以及和生产有关的生产安全,减灾防灾;也包括社会安全,如反恐、检疫等等方面。对中国人而言,自2003年SARS以后,就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或听到如“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这些词。公共安全离不开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从管理的过程中,从灾害发生的过程中来看,应急管理是在事件发生以后如何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紧急救援,我们一般叫应急管理。在中国从SARS以后,就把应急体系建设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国家的应急管理应急处置的关口前移,包括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甚至包括后面的恢复重建工作。这是一个过程。

  而危机管理在国外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危机管理在学术界用的比较多,包括各个大学都成立了危机管理研究小组,开了危机管理课程等等。危机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一旦危机爆发,如何用最小的成本、以最快的速度把它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进行的一种管理。

    随着全球公共安全形势的变化,世界性危机事态呈现出一些最新的特点和动态,从国际来看,概括起来说,当前世界性危机形态有以下五大特点。其一,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量级加大,而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其二,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事故灾难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也就是说现代化、城市化越先进,相反所带来的事故灾难也必然明显。其三,在公共卫生方面,生物和公共卫生的危机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健康问题。其四,关于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的危险存在各种各样的规模化,带来的损失、影响越来越大。其五,关于经济方面,经济危机连锁反应,而且造成社会各种危机交相激荡。

上述五点,是全球公共安全形势和世界性危机事态的一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现代化社会中,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安全作为政府公共产品的一项内容,政府如何确保对人民提供公共安全的产品,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由此,我认为首先要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把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放在规划里,这是一项任务,也是涉及公共安全方面的一个课题。为了实现这项任务,中国实行了一些项目,并把防灾减灾以及扶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防灾减灾的法制体制建设。包括对各大城市的防灾减灾管理和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规划研究设计工作。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公共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国际防灾战略非常强调危机管理,如联合国就提出了人的安全保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什么叫“人的安全保障战略”?就是人的安全要寄托于一个集体,寄托于国家,寄托于地区,就是国家安全、地区的安全、集体的安全。同时,联合国认为,光靠这些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和集体安全还不够,每个人的个人安全要得到保障,比如个人的生存安全和从恐怖主义及暴力活动中得到保护的安全等方面。

  

要做到上述这些,必须要提倡增加公众风险和危机认识。就是说要告诉老百姓,从自然技术上和环境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危机随时威胁着我们现代社会。也就是通过政府告诉公众,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有很多的危机和风险,大家要有这种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职责。为了减少老百姓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政府必须在政策上要给予支持。做到国民有意识、政府要加强职责。然后通过协作伙伴关系建立防范危机的网络。也就是说政府、老百姓、民间能够相互合作,形成一个防止危机的网络,促进各个地区抗御各种各样灾害和各种危机,鼓励不同层次的老百姓或者公众参与危机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具体的说,加强危机管理,促进公共安全,争取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如下:

首先,应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包括政府在内,有一整套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体制,并不断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改革。

其次,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法制体系的建设,明确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职责。特别是对公民、政府,甚至对中央和地方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中应起什么样责任,都要写明白。在采取防备灾害手段的同时,必须努力参加自发性的防灾活动,同时要参加防灾的各种活动,为防灾工作做出贡献。

再次,还要提倡综合风险管理,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综合风险管理要求对风险进行一个综合的管理,对风险进行预警、预测。

 2017 经济形势 对策 全球公共安全形势特点及对策

同时,要完善落实应急管理的规划、议案,建立应急平台体系,形成一个公共安全空间布局。这里强调的是要做好规划。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了解所在的地区有哪些风险,有哪些灾害,根据这些风险、灾害,采取怎样的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各样的避难场所,更重要的是防灾设施,以及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等。

还有就是预案。有了规划,灾害一旦来了怎么办?此前就要有一份切实可行的预案并加以演练。预案应描述有怎样的灾害,社会环境怎样;在这个区域中,政府、企业、居民扮演什么角色并写明在应急的时候,哪些资源不够,不够怎么办?是向上级政府要,还是本区域进行补充,或是和周边的区域共用等。

  政府各部门还要全面参与应急管理,重视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不只是防灾减灾一个部门的事,而是针对所有的各个部门。一个政府的先期处置能力是否快,决定了这个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中国汶川大地震后,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尔后全社会的参与,都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促进全民参与应急管理。国民参与的内容比较多一点。国民参与主要是建立安全社区,建立安全社区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即一旦发生灾害,相互互救。由社区、警方和全体居民共同确保社区安全。这就是全民参与应急管理。

    另外,加强公共沟通,提高国民安全文化教育,提高灾害互助关爱精神也至关重要。加强沟通也包括信息。就是说政府和老百姓如何加强沟通。通常是通过媒体、各种网络或制定各种小手册等进行沟通。同时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尽量把各种各样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奉献等纳入教育体系,开设各种课程。社会教育又分两种:一是企业从生产、组织、经营的角度进行安全教育;二是社区教育,围绕着安全教育进行防灾训练等。

                          

最后是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提高灾民的避难成功率。因为人类的文明和努力,尽量可以避免灾害,但是,即使人类再努力,由于大自然的关系等因素,灾害还是会经常发生,一旦发生灾害,怎么进行回避,或者在灾害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避难。要未雨绸缪只有建设避难场所。一旦发生灾害,不管是大灾、小灾,只要没有地方去了,就到小学避难。发生大的灾难,大家基本上走数分钟就可以到避难场所避难。这样可以减少灾害发生时候的牺牲和损失力等。是值得提倡的一些做法。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得不思考的一些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文明、健康与世界和谐、和平的重大课题。加强危机管理,促进公共安全,争取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和公民总结并能采取的对策和方法很多。人类要不断探索世界公共安全形势的新特点,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管理的新措施,确保全球公共安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618.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 新形势重庆对外贸易

2014年是世界经济领域最具颠覆性的一年,有人作了这样的概括:百度干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超市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通讯的事。不是外行干了内行,而是趋势干掉规模,先进取代落后。这种趋势对我国经济工作提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目前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进出口总值增长8.6%,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凸显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这也难怪西方舆论会“唱衰”中国经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甚至撰文直言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  这些观点是放

2015年国际形势特点上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一、关注地缘政治演变动向,把握国际体系变革大势  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相继爆发,欧洲、中东、亚太三大地缘政治板块呈现相互影响、加速演变的态势,使得地缘政治博弈更加复杂,其走向取决于大国之间的较量。一是在欧洲,美欧与俄围绕乌克

声明:《2017 经济形势 对策 全球公共安全形势特点及对策》为网友门前流水尚能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