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 重塑闽南企业家精神,打造闽南文化竞争力



闽南企业家精神的优点与局限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独特地域内涵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闽南文化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闽南企业家精神。

“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还有就是那早已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闽南习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些从闽南乡土中走出来的朴实话语深藏于闽南企业家的内心之中,它们中间反映出来的闽南文化的特点伴随着他们从故乡发展到他乡,从历史繁盛到现代。

闽南人的性格特征在闽南企业家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强悍拼搏,甚至敢于冒险犯禁;重商务实,讲求实利、讲究实际,既有获取高额利润的愿望和要求,又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包容和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方能孕育出闽商这朵历百年风雨依然盛开不败的鲜花。

然而,闽南人的性格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局限性。闽南人强悍拼搏的精神走到极端就是目无法纪和胡作非为,重商务实走到极端就是唯利是图和市侩哲学,包容和合走到极端就是不讲原则和目光短浅,因此,闽南人性格特征又有目光不够远大,集体观念不强,法制观念较弱等弱点。

闽南企业家具有的冒险、重商、开放性精神,使其成为中国商人社会中最有特点的群体之一,这些特长连同其地理因素和周边政局,使闽南人执东亚商贸牛耳数百年。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极具优势的人文精神也常演化为某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集中表现在缺乏政治理念,法制意识和大团队精神。因此,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现代化进程中克服闽南人的局限思维,重塑闽南企业家精神,打造闽南文化竞争力,发展海西经济,将使闽南人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推动者。

 

 企业家精神 重塑闽南企业家精神,打造闽南文化竞争力

培育文化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代企业家要完成的使命,而文化竞争力的塑造需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当代国际竞争已经从资源竞争、资本竞争、技术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即从硬要素竞争向软要素竞争转变,从外在要素竞争向内在要素竞争转变。我们正面对一个不断变革的世界:包括文化理念的变革、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分工、游戏规则和价值结构的变革。可持续发展运动、经济发展的人道原则、经济发展的生态原则、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和企业界、消费者的关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中国要从硬要素驱动——资本投入驱动型发展阶段向创新驱动——文化驱动型发展阶段过渡,因此,培育文化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代企业家要完成的使命。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诸要素中,企业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其他要素起着支撑作用。强势的企业文化可以巩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文化竞争力。而文化创造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源于企业实践的能动性和思维的能动性。企业文化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企业人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变革能力三个方面。一个企业的文化创造力越强,作为人的观念意识的物化形态的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也就越强,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其中的创新内核是企业文化创造力的核心,因此,闽南企业要突破发展,就必须塑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要创新企业战略、开发创意产品、增强技术创新动力,以提升闽南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塑造自主创新的闽南文化竞争力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企业家要有对市场和机会的敏感,要有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要有接受失败,百折不挠的毅力。但是闽南企业家重商、务实的特点使得其更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从“贴牌加工”到“自创品牌”,实质要实现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拓展,向产品研究开发以及品牌创造和市场营销拓展。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企业家常常不愿意更新技术和提高工人技能,在资本和劳动两者之间的选择上,常常是用多雇用劳动来取代设备更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闽南的企业家必须通过实践赋予企业家精神自主创新的内涵,打造自己的品牌和自主创新的产品。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的产业升级,是闽南企业品牌战略的必由之路。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发挥有赖于地方政府的引导和鼓励。首先,政府要着力培育学习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积极推进观念创新、战略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大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于竞争、尊重人才、宽容失败的氛围,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品牌创新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为企业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快捷的创新和进步的产业环境;既要调动自发形成的、来自市场和技术本身的创新动力,又要对这一动力进行培养和扶持,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鼓励机制,明确政府的责任,加快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角色转换;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条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思想和人文环境,使创新成为企业家的内在需求。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接纳和吸收各地先进企业家精神,创造各种机制提高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塑造开放的闽南文化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正在接轨,企业家必须有全球的视野。企业即使不走出国门,也要在国内进行国际化的竞争。

闽南人是有重商传统的。闽南的企业文化比较内敛,比较务实,这有利于家族的创业,有利于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但是目前不断开拓新局面的闽南企业家不多。与其他的商帮相比,闽南商人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缺乏法制观念及社会责任感;缺乏深谋远虑,无长远观念,无大理想、大目标,小富则安。特别是相当一部分闽商存在“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心理,缺乏合作精神,故闽地企业多,但做不大,因为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便会出现分裂,从而使闽地企业处于低水平重复的分散自立状态,缺乏大联合抱团发展的意识,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浮躁、投机取巧的文化氛围。

政府应当大力倡导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对全国各地先进企业家精神广为接纳和吸收。闽南的企业家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回归本民族的文化。不仅要继承本地优秀的商业文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借鉴各地商帮在经商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例如借鉴京商的豪爽仗义,鄙薄奸诈不实之风;鲁商讲信用、讲忠诚,追求信誉;浙商商机敏捷,务实肯干,稳健经营,不图虚名;沪商的精明善算、严谨契约意识和守信精神,等等。

政府要把闽南参与国际竞争与企业家能力与素质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要形成对企业家和企业家劳动和贡献予以充分尊重的社会价值观。企业家的素质和工作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政府应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企业家能力和水平,使企业能够制定出符合行业本质的发展战略,成功实施国际化经营策略。

闽南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全球国际化。政府要帮助企业家们研究世界的经济游戏规则,以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为支撑,培育具有时代特色,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企业家精神,适应世界文化整合互动的潮流,尊重国际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规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771.html

更多阅读

神雾,打造中国节能环保第一品牌 如何打造第一品牌

北京神雾集团系列报道之一神雾,打造中国节能环保第一品牌——访北京神雾集团董事长吴道洪博士文/汪在满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中国的国情更是如此。尤其近年来,大气雾霾问题更是成为社

声明:《企业家精神 重塑闽南企业家精神,打造闽南文化竞争力》为网友雨后云初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