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谈到“建设和谐文化”的时候,除了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等事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等常规性的项目外,还特别谈到,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点是一个新的内容,也是也新的亮点,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意义,尤其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天,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它的提出不仅标志着和谐文化进一步健全,也标志着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道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现,也是执政理念更为人性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因此,对于准确理解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内含和外延,对于我们来说就变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事实上,很多人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或者说是表象的,当然,我也不例外。经过学习和思考,对于它们的认识,正在一步步深入。下面这些文字,就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工整理而成的,当然,其中也有我的思考和感悟在其中。不过,有很大一部分是“拿来主义”的,甚至是直接拿来的。在这里一并列出来,大家一同学习和交流。

  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何者为“人文”?“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其意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人文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媒体,获取人文知识可凭借视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

  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再高明的命题手仅以试卷也考不出人们的人文精神,因为人的精神在纸上是“答”不出来的。所以人文知识不同于、更不等于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

  例如,有些大学生(甚至是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学了不少人文知识,却并不一定都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而有些识字不多的农民,没有读过像样的人文课程,却往往表现出真诚、正直、公道、正义、善良、利他等人文精神。这是因为,大学生学的是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如果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情感,没有转化为良好品德和善行,那就只能是口头上的知识而已;有些农民虽然没学过多少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却因为生长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里,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使他们具有了体现人文精神的思想、情感和行动。

  当然,这并非说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就不重要、可有可无了;有了人文知识,就为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理性知识背景——此不待言;这里强调的是,人文知识一定要经过内化转变为人文素养,变为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乃至行动,也就是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的:“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见《品格——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新华文摘》2000年第11期)只有这样,才体现出知识孕育精神的真实意义,才显示出人文知识的真正价值。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各指什么呢?

  “人文”与“神文”相对,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它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了稳定,那就是承认人是有目的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在当代,人文主义的实质主要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人道是相对于神道而言的。在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了从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举起了人道主义的旗帜,大讲人和人道,来同封建主义的神和神道相对抗。人道主义主张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毫无疑问,人道主义是一个革命的口号,进步的口号。这个口号不仅对资本主义有用,对社会主义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

  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封建主义专制传统比较多,而民主自由的传统相当少。或者说,霸道多,人道少。像社会关系中至今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人身依附关系和干群关系中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现象,不尊重人格、人权的现象,否定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作风,如此等等,都说明封建主义的流毒在许多方面还是深厚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长期以来不能旗帜鲜明地举起人道主义的旗帜,甚至还有人讳言人道主义,似乎一提人道主义,就是宣扬资本主义,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搞精神污染。有人站在封建主义的立场上来反对人道主义,使人道主义在中国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小,而且非得加上种种限制词,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有人给人道主义定过成分,说它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是无产阶级,搞的是社会主义,要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同资本主义划清界限。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说是相当幼稚的。为什么资本主义提倡人道主义,我们社会主义就不能提?如果把自由、民主、人道主义、人权等等口号的使用权都让给资本主义,说这些全部是资本主义的,那么,社会主义还剩下什么呢?难道只讲"专政"、"镇压"、"阶级斗争"吗?那还有谁愿意搞社会主义呢?"凡是敌人使用的我们都要放弃,凡是敌人放弃的我们都要使用",这种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观点曾使我们遭受了多么大的灾难!

  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不少在过去被一些人看来是资本主义的口号已经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了,如竞争观念、企业家精神、价值观念等等,这是一个进步。但对于人道主义一些人至今还是心有余悸。资本主义生产的汽车、照相机等产品,不少人都在买,还直言不讳地说好,为什么资本主义使用过的口号我们就不能接过来呢?这不是"厌屋及乌"吗?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口号,革命的口号,进步的口号,所有权并不只属于资本主义。看一个口号,一个观念,是否能为我所用,不能以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决定,而应当以社会需要来定论。现在我们依然有着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依然需要在制度上继续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

  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其途径是多方面的,提倡和奉行人道主义的原则是重要的一条。从思想体系来说,人道主义是封建主义的对立面,人道主义是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大纛(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人道主义普遍盛行之时,必将是封建主义寿终正寝之日。不能把人道主义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作为反封建的一种有力武器,人道主义是属于一切热爱自由、民主的社会及其人民的。社会主义没有理由忌讳人道主义,社会主义需要更彻底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也必将出现更彻底、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可喜的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明确写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文关怀的意义,并已开始付诸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以和谐文化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将在中国的大地上大放光彩。

  二、心理疏导

  要想准确理解心理疏导的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从医学角度来理解,这是它的最初本源。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这应该是它的一种外延。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

  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来讲,它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疗法。心理疏导疗法是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诊疗交往过程中产生良好影响,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自古有之,据有关报道,采用心理治疗,有效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多。

  心理疏导是应用心理学知识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心理疏导疗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一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心理疏导的思想及方法为主导。如“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三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此三论是心理疏导治疗的“三位一体”的支柱。心理疏导疗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它能帮助病人加深自我认识。二是适用于各种心理障碍患者。三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疗效,以长期疗效为目标,使患者永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早有"心病还需心药治"的说法,疏导疗法也可称为“排泄法”。国外也有类似治疗方法,如日本学者森田正马先生,对失眠恐怖症、强迫症、癔症及忧郁症患者,就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医学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人的心理承受力达不到,便会导致人产生心理疾病。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工具是语言,通过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疏通病员心理,引导患者自身心理病理的转化,提高主动应付心里应激反应的能力。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所以说,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讲,就是根据患者所到的环境及其生活条件、个性等其心理特征以及患者的发病诱因,来施行心理疏导,千方百计把他们从痛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幸福的生活。

  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它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在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有较高的说服力、较强的影响力,同时也要求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就如同医学角度的心理疏导一样,需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个体,同样可以视为病人,只不过这种病人不是生理上的病,而是思想上的病。当然,思想上的病与心理上的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绝不可以只从政治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也要从心理和精神角度来分析,这样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让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和思想是有机统一的,也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可以想象,一个思想觉悟很高的人,在出现了心理问题以后,也会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与其觉悟不相称的行为举动来。同样,如果一个人只是心理健康,而思想觉悟很底,那他的行为举动,也难免会产生负面效应。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十七大报告里,要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了。当然,要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心理疏导,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事实上,已有很多有识之士在为此努力了。

  注:参考资料来自网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6908.html

更多阅读

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促进 珠海市心理健康促进会

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促进一、医生凭什么能治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病人患了病,去看医生,医生则要负责给病人医病,解除其疾病痛苦,促进康复。治病,既是病人的要求,也是医生的职责。如果医生不治病,那叫什么医生呢?!可问题是

血型与心理:解读A型血人的心理

血型与心理:解读A型血人的心理(1)血型这东西似乎有点神秘。说它有点神秘,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未解的谜,人身上还有很多物质和现象没有被揭秘。日本一些学者认为,血型同基因一样,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影响着人的性格、缘分和群体的发展。科

第九章 心理问题与心理症 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引言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心理症和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电一、心理症的概念和定义的演变二、现代心理症的概念及特征㈠心理症的概念㈡心理症的特征第三节 心理症的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二、特殊表现三、躯体表现第四节 心理症的成因一、心

声明:《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网友朢珎銨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