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股密集发行和超级航母频繁上市的打压下,投资者的信心正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上证指数在短时间内也从1757点跌至1541点,落差210余点,许多个股更是跌得面目全非。市场是否会由牛转熊、渴望已久的一轮大牛市是否会就此夭折成为投资者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但争论归争论,大盘何去何从才是投资者最关心的。
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特性在本轮大跌中再一次暴露无遗。而利多消息也接二连三地“面世”就是佐证:在股指出现罕见的九连阴期间,中证报刊登了管理层正在悄悄拟定一份扩大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规模的报告的报道;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在“新老划断”后首次否决了G建投的定向增发申请;因扩容太快发审会将暂停两周;扩大机构入市规模年底前落实到位等等。很显然,在股指大跌的情形下,监管层的“无形之手”又一次出现了,意图在大盘的紧要关头调控市场的走向。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管理层的这些措施还是没有脱离原来的俗套——总是从扩容和资金供给上做文章,并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本质。即使是将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规模扩大十倍又如何?中国股市从来都不缺的是资金。以基金为例,基金从无到有,其规模从一片空白到目前的五千多亿,股市还不是从2245点跌了下来,甚至还跌破了千点。从当前的市场来说,为什么一级市场屯积了数千亿的“打新”资金而这些资金却不愿进入二级市场?其关键在于二级市场的风险太大,没有多少真正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并且,由于新股发行体制中存在诸多弊端,“打新”资金套利几乎无需承担什么风险,当然没有谁愿意将热钱投在二级市场中“火中取栗”。
本轮行情发端于人民币升值以及股改后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但市场积累起来的一点点信心却被“新老划断”后的大扩容慢慢“稀释”了。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继股市成为那些中小型国企解困的“圈钱”平台之后,目前又担负起为大型金融企业、大型国企的解困工具,中国股市已成为不折不扣的重融资轻投资的场所,就是在启动股改一年之后仍是如此。现在看来,“新老划断”又岂不是一次投资者的信心“划断”?
显然,中行的成功发行和平稳上市拨动了管理层那根急于冒进好大喜功的神经,也许其潜意识里期望在短期内再造一个A股市场,于是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被发挥到极致——中行、大秦铁路、国航“鱼贯而出”,遗憾的是市场并不卖帐。
在股指从2245点跌到998点股市被“推倒”了一次之后能否“重来”取决于管理层的大智慧。长痛不如短痛。只有将那些毫无生机和希望的上市公司彻底地打入“冷宫”,市场才会有“再生”的机会,而这才是股市能否走牛和长期走牛的基础。提高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和上市公司的质量并不是简单地靠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可以达到的。大型、特大型蓝筹公司的集中上市仅仅只具有个性特征而不会带有普遍性的特质。毫无疑问,这些公司的鱼贯而入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现状。
股改后更需要市场化,但投资者决不会妥协于“跛脚”的市场化,更不会妥协于一个只存在利益倾斜的市场化。只注重在与成熟市场接轨过程中的“邯郸学步”,妄图将中国特色排斥在一边,其结果无非是“步伐”越走越歪,呈现在投资者面前的将会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混血儿”。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只存在于纲领性文件当中,也不能只挂在口头成为粉饰门面的“遮羞布”,因为市场看重过程但更看重结果。
“无形之手”在市场中出现的几率投资者有目共睹,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因此,对于市场再现“无形之手”笔者是持谨慎态度的。须知股市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况且对于调控市场来说,能调控一时管理层又岂能一直地调控下去?政策市已经久为投资者所诟病,政策市的阴影挥之不去,我们的市场又如何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