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行上市大盘见高1757点以来,上证指数便走出了持续的回落行情。上周五,股指更是收在位于千六下方的1570点,给千六保卫战蒙上了一层阴影。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管理层为了扭转股市的颓势,一份扩大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规模的报告正在悄悄拟定。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日前首次否决了G建投的定向增发申请。
针对股市目前的现状,管理层暖风频吹的所作所为可谓用心良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挽救投资者的信心,为新股IPO以及股改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股密集地发行和上市并且诸多航母级新股前赴后继的时候,在新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高开低走的时候,在管理层总是将中小投资者这个弱势群体抛在一边的时候,其救市举措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管理层在此时暖风频吹,可这投资者的信心又岂是能“吹”出来的?
在中国股市短暂的历史中,每当大盘处于紧要关头,管理层都会出来救市。如1994年在上证指数创出新低325点时,著名的“三大救市政策”应运而生;1999年的“5.19”,为了行情的延续性,6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坚定信心 规范发展》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而在2004年股指跌破多年的“铁底”1300点见低1259点之后,央行表示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扩大QFII投资额度和规模、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入市以及为券商解困的发债和集合资产管理产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等等利好蜂拥而来。事实证明,这些救市举措均仅仅只起到昙花一现的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乾坤。
很明显,管理层偏偏在这个时候吹暖风其“功利性”的成份居多。一方面,为了股改新股IPO和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已停了一年多的时间,市场已患“圈钱饥渴症”多时,但要从市场中多“圈钱”,没有一定的行情作为“支撑”是不可能的,否则,如果出现“破发”现象,对市场的“圈钱”行为将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今年是股改的攻坚年,年底前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完成股改,而截止目前,尚有300多家“钉子户”还没有启动股改。对这些“钉子户”而言,更需要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否则,其股改将难上加难,势必会影响到管理层的年内目标。
从“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的上市到威尔泰的挂牌,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新股发行超过20家,挂牌新股也达到13只。与原来相比,新股的发行速度和规模有不断升级之势。继上次横店东磁、天源科技等五只新股在一周内完成发行之后,本周又有五只新股将要发行。表面上看,近期股指的大幅下跌是由于新股的发行速度和规模不断升级所导致的。实际上,这些只是大盘下跌的导火索而已,市场信心的不足还有另外的原因。
股改是为了造就一个全流通的市场,也是为了与成熟市场接轨。全流通后的新股发行应以市场化发行作为基准点,“新老划断”后的新股发行和定位应有公平合理的定价机制,但目前的市场化只能称之为“伪市场化”。单单从发行市盈率来说,即使是在股权分置时代,新股发行市盈率一般也要以20倍为参照,可现在的市场化发行其市盈率居然频频突破这一界限且节节攀升。资料显示,全流通第一股中工国际的发行市盈率为19.83倍,同洲电子为 24.32倍,中国银行为24.23倍,德美化工为22.88倍,得润电子为29.33倍,威尔泰为35.76倍。市盈率的提高毫无疑问地“提升”了新股的开盘价,从而导致大多数新股高开低走,反过来打击了市场的持股信心。而且由于没有公平合理的定价机制,新股首日涨幅超过100%的比比皆是,更有中工国际达到惊人的576%。如此情形下,投资者又怎会有信心?再者,在新股申购中,管理层毫不吝啬地向机构投资者进行利益倾斜。“资金为王”的申购制度使中小投资者很难分得新股的一杯羹,如果想持有新股只能从二级市场高价买进。但二级市场的风险太大,买进新股几乎成为套牢的代名词,又有谁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那样的“挥洒自如”?
从更深层次上讲,投资者信心的不足在于现行股市制度的缺失和缺位上。尽管股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股权分置仅仅只是中国股市制度性缺陷的一个方面,解决了股权分置,中国股市仍然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其中又以制度完善为重中之重。管理层不将制度完善作为重中之重,单单重视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忽视其投资功能,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可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投资者的信心就不可能得到恢复,即使吹再多的暖风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