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寻找风险背后的机会



  先摘录《四书集注》中《大学》的一段话: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谓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之至也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寻找风险背后的机会
  

  读完《大学》中的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儒家话语体系下的成功法则中的关节点是“格物致知”。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其意思呢,就是我们要不懈地追求事物之本质,关于事物一切存在的信息,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去知道。这样的话,你就能够达到知致。并最终实现平天下。

  

  在股市中,我们是否也需要格物致知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在股市中我们需要格什么物,致什么知呢?

  

  在股市中,任何一只股票上涨都有它背后的原因,任何一只股票下跌也都有它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格的物,需要致的知,就要找到股票还没有动作时其将涨(跌)背后的原因。

  

  这一波行情中,资源类的股票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特别是有色金属类的股票,都是翻了好几翻。现在我们也知道了,这类股票涨的原因了,这是因为有色金属在近年中的价格大涨所致。但是有色金属的价格近日也开始下跌了,石油也是,连美国也忍受不住这样的高油价,对这类股票而言,你现在敢去追高吗?我想大多数人是不敢的,我们需要更安全,收益更大的机会。

  

  这个时候如果你平时有格物的功夫,你就会发现其中的机会。其实行业与行业之间是相关的,早在有色金属,石油大涨的时候,很多以有色金属,以石油为原料类的股票,正在深受其害。你去翻开一看,在这样的大行情中,这类股票都表现很差,涨幅不高,有的甚至还在下跌。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色金属的价格,石油的价格降下来了,最先受益的会是谁呢?当然是这一类的股票。所以对我们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寻找这些受害股票,并关注资源类产品的价格的变化,并等待其中出现的机会。

  

  当然股市中的格物致知并不仅限于此,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公司状况,这里面有太多的物需要我们去格。要在股市的生存的同志们,可不能松懈啊。

  

  交流:

  QQ:39903618

  TEl:1307596937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765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心学四训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指引我人生道路的明灯!原文地址:心学四训知行合一作者:如松王守仁是自己敬仰的思想家,一直认为阳明先生将中国历史的传统思想提高了一大步,关键在于行字,因为阳明先生之前,中国的传统思想局限在知上。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都不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26日 14 版)董平王阳明《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董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太湖 选自杨凯生摄《浮生二十四小时》,三联书店出版演讲人:董平时间:11月7日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知行合一(一 两学一做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百科名片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

声明:《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寻找风险背后的机会》为网友情绪翻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