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人之道,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有一个经典故事:20世纪初,福特就计算出了T型车生产线总共需要8000多道工序。而且,他精确地知道,其中949道工序需要“强壮、灵活而且身体各方面都非常好”的成年男性承担,3338道工序只需要“普通身体”的男工,剩下的则可由女工或年龄稍大的儿童来承担。而且,他说:“我们发现670道工序可以由没有腿的人来完成,2637道由一条腿的人,2道由没有手的人,715道由一只手的人,10道由失明的人来承担。”
肯定有人对他的精明觉得不适,但却不得不佩服他的经济头脑: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价格;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招聘什么样的人。大材小用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而且也会提高企业的运作成本。
在我们身边,似乎正在发生相反的事情:相当一部分人找工作,都是被文凭的门槛卡在了外面;同时,相当一部分人靠文凭找到了工作,却做着与文凭很不相称的事情。
遍览人才招聘启事,遍观人才招聘会,你会发现用人单位打出的招牌中,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总结是“文凭越高越好”。“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优先”等短语,几乎成了用人单位的口头禅。
人们把高级管理人才叫做白领,把产业工人叫做蓝领,而把技师一类的人才叫做灰领。有了这种白领需求的暗示,文凭教育就成了一时之尚。于是,很多企业就把拥有更多的高文凭人才当作实力进行炫耀;于是,工商硕士就成了燎原之火;于是,很多人都以为戴上研究生的帽子就成了时代的宠儿。
市场是个比较公平的调节器。在市场的作用下,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终于出现了。12月初,《中国青年报》在头版连续报道的“找本科生硕士生易,寻高级技师难”的现象,是其中令人尴尬的情形之一。
前些年对高文凭人才的过分追捧,已经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白领泡沫”。在我们身边,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找不到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同时,市场需要的人才,却十分难得———“购买”灰领人才的预期长期疲软,已经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对人才需求的形势形成了错误的判断。
需求预期只是灰领稀缺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灰领的“市场价格”长期低迷。而导致这个低迷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对文凭的“偏爱”。文凭,不仅在找工作时是一道“硬杠杠”,在评职称、涨工资时也是。而技能和能力等等,在文凭面前只能是“仅供参考”(不仅在企业界,在事业单位也是如此)。这有观念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总而言之,却是蔑视效率的原因。
福特的用人之道,与其说是过于精明,还不如说重视效率。
在一些企业和单位,技能型、操作型的人才,都与“最终产品”直接挂钩,说他们是挑大梁的一点不过。但是,作为人才,他们并不很值钱。体现在待遇上就是:要涨工资不容易,要评职称很困难。因为,他们的文凭不达标。
也因此,这几年,一边是持假文凭的人到处是,一边是混真文凭的人一大批。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和“找本科生硕士生易,寻高级技师难”的现象一样,都应该看成是市场对我们的一种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