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股票 国有股“全流通”的新思路



   近年来,几次国有股“全流通”的尝试,都引发市场巨幅震荡,几乎造成“股灾”,甚至濒临“甭盘”。“全流通”已是我国股市十分敏感的话题,几乎谈虎色变,国有股“全流通”成为我国股市的“死结”,是社会经济的一块“心病”。现在仍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全流通”还一直在困扰股市,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下面提出国有股“全流通”的新思路。

   一、“全流通”要解决的问题

   “全流通”就是要解决股市的不规范问题,破解股市的症结和有关方面的问题。

   在企业层面,“全流通”就是要解决股权分制、同股不同权不同利问题;即完善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有效解决企业各方的“缺位、越位、无位和错位”等问题,确保企业的科学规范运营。在国有经济方面,“全流通”就是要实现国有经济的进退转移,降低国有资产的风险,减小国有资产流失,改善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经济效益。在生产力方面,“全流通”就是要改善要素组合,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提高资源的价值;改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结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生产关系方面,“全流通”能够理顺员工与股东、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的利益,规范分配和再分配;保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协调统一。在宏观经济层面,“全流通”就是全面体现和发挥股市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各有侧重

 全流通股票 国有股“全流通”的新思路

   政府站在最高层,应该综观全局,科学把握股市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保持股市的稳步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全面发挥它的作用,解决社会的重大难题,为企业发展造就优越的经济环境,争取一举多得。而不能就市论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更不能随意操控,像对小孩一样打打哄哄,以致于问题频出,疲于灭火。

   企业作为创业的主体,重点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好坏,如何适应和利用;企业体制的优劣,能否持续创新,资源配置状况,活力和竞争力等。怎样能得到股东的大力支持,而不是算计流通股东,在售让价格上患得患失,想方设法损人利己。世界五百强,没有哪个是靠算计股民发达的。否则,企业即使发展壮大了,也是难以长久的。

   流通股东作为投资者,既要强调现实的正当利益,也要关注未来的长远收益,更要想方设法支持企业的发展。否则,企业效益不好,何谈投资收益。股市起伏波动只能使一成人收益,而绝大部分散户都是输家,很多是一败涂地。天上不会掉馅饼。

   三、解决措施

   国有股“全流通”必须同时把握战略与战术、宏观与微观,必须兼顾个体、集体和整体的长远与现实利益,保持各方利害得失的相对均衡,确保共赢,各得其所。但前提是抓大放小,有所“取”有所“弃”。“全流通”须解决好下面两个问题。

   1、转让价格

   在市场规范完善发达的前提下,在全面公平而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价值。反之,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就可能扭曲和分离。毫无疑问,如果国有股集中实现“全流通”,不但缺乏上述的前提和条件,而且使整体供求严重失衡,价格必将严重脱离价值中枢,甚至出现“空中楼阁”现象,传统做法不仅难以奏效,最终还会导致国有股价格与价值异常脱节,引发急跌,甚至导致整个市场的全面危机,殃及社会和经济的安定。因为,流通股的价格和市值本来就是建立在三分之一股份流通的基础上,是特定条件下股价的扭曲反映。按照市价或与市价挂钩决定国有股售让价格,改变了定价基准,市价必然回归。结果无疑是伤口上撒盐,更加速它的破裂。例如,“谈通色变”、连续跌停就是对类似做法的现实回答,且屡试不爽。这显然与“全流通”的初衷背道而驰,徒劳无益,必须转变观念和做法。

   按照价值规律,价格应反映价值。国有股“全流通”的公允价格是:每股的净资产×(1±µ)(其中:µ=净资产收益率 / 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以此为标准,确定国有股的售让价格。通常情况下,可考虑稍低于公允价格售让。

   2、售让对象

   借鉴计划经济下国有资产的无偿划拨,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捆绑在一起,即让流通股东全部受让国有非流通股(可自愿),可在一定限度内很大程度上缓解或抵消国有非流通股售让价格的影响。因为“肉烂在锅里”,钱只是左右兜间的转移。流通股东可参与确定国有非流通股的售让价格。

   流通股与国有非流通股捆绑,不但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也简便易行,又体现了公平原则。首先,流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有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决策权,有分享企业成果权,自我利益更应该得到保障。在同等条件下,拥有优先受让权。而不能因为股东的经常变动,就随意忽视或剥夺其固有的权利。其次,国有股净资产的提高主要是流通股高价发售的结果,其中大部分是流通股东高价认购的结果,且新增价值也有流通股东的贡献。国有非流通股的售让向流通股东适当倾斜,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当的,也可看作是流通股东的投资回报和高价认购损失的补偿。再次,大部分公司的回报特别吝啬,流通股东投资公司的收益少得可怜,往往不及银行存款。更何况流通股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缴了大量的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养活了许多机构和人员。我们决不能一错再错,“斧子一面砍”,结合市价确定国有非流通股的售让价格,继续侵害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输血”只能暂时应急维持,不可能带来发展和繁荣,股民也不会继续听任宰割。

   相反,让流通股东以稍低于公允价格受让,会收到以外的效果。因无大风险而有收益,必然激发流通股东的投资信心和热情,股民必将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市场资金就异常充余,股价将反跌转升。再通过配套政策,效果不立竿见影,也指日可待,定能扭转股市低迷,降低市场风险,确保股市的长期稳定繁荣。各方都能分享股市发展繁荣的成果:首先,开拓投资渠道,促进实业投资,增加就业,降低银行存款的压力。其次,扩大直接融资,减小企业负债,降低企业的融资资本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效益;再次,实现“全流通”,规范和完善市场,提高市场功能,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效率;最后,繁荣发达的股市成为企业和经济的坚强后盾,为金融、石油等行业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促进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此外,减少或避免行政干预,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管理部门效率,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结果各方都得大于失,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

   3、特别提醒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惯用方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国有股的“全流通”问题却是日积月累,不仅没有变小,还越来越扩大和曼延。我们不能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为借口,一味地消极等待和推拖,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问题终会得到解决。而应在发展过程中,把握时机,及时改革,锐意创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逐步切实解决现存问题,把潜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能养虎为患,厚积薄发或积重难返。那样就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首先解决“全流通”,然后以“全流通”的方式发行新股。在股市繁荣发展的条件下,金融、石油等的改革上市,将是水到渠成。

   总之,解铃还须系铃人。真诚希望社会各方特别是政府部门,高瞻远瞩,对症下药。在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按照股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针对问题的根源,实事求是而又灵活稳步地推动国有股的“全流通”。同时,改变以前的僵化思想和狭隘观念,要“大礼不辞小让”,超脱局部、微小利益的束缚,在总体上实现共赢,各得其所,避免因小失大,错失良机,加大改革的风险和成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7994.html

更多阅读

探索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此稿已于2011年9月28日见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访中共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负责人刘德喜教授王馨编者的话:日前某民间组织搞的“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比,榜单中竟出现了17个国家级贫困县,如此滑稽之事,把有关扶贫的

季裕棠设计了哪些酒店 酒店设计的新理念有哪些?

  酒店装修设计的新思路!下面根据经验店家总结出来的装修设计理念,希望给装修的朋友们一点建议:装饰改造是酒店产品创新的基础编辑本段  常常见到许多酒店同行抱怨生意难做,尽管想方设法,但总不能见起色。分析原因,无外乎是产品无特

安全管理新举措新思路 餐饮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餐饮管理的新思路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理论,结合餐饮行业的实际,为餐饮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如何获得成功而设计的一些思路。现代餐饮管理的重点是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就是要以市场为起点,以顾

声明:《全流通股票 国有股“全流通”的新思路》为网友年少纵马且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