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社会经济环境: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国内生产总值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1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增长43.0%。在城镇投资项目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并由此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加剧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等。) ·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8525亿元,增长12.3%;县及县以下4305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0.2%和16.6%。(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和家居用品类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较大。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23.1%、23.8%、12.2%和14.1%。) ·市场物价继续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4.0%。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34元,实际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1.4和1.7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继续保持强势。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稳定。3月份,信心指数为95.4,与2003年12月份的95.3大致持平。(消费者满意指数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即期收入的增长以及对耐用消费品购买时机的肯定评价。3月份,认为自己的收入较过去有所增长或基本未变的消费者达63%,而认为目前为购买耐用消费品适当时机的消费者达71%。) ·对外经济贸易较快发展。进出口总额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出口1157亿美元,增长34.1%;进口1241亿美元,增长42.3%。 二、空调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1、压缩机行业产销两旺,全线飙升。 ·04冷冻年度压缩机行业库存为近年来最低水平,且近期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整个压缩机行业产销两旺。(见图:压缩机库存季节特征)
2、钢铁行业成本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空调企业控制成本的压力仍然很大。
·据业内人士预测,2004年,我国钢材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受成本影响,钢材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预计全年走势将以平稳波动为主。 ·钢材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给空调配套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同样也会影响到空调企业的成本控制压力。 3、为了获得产业竞争优势,空调企业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战略整合。 ·美的和开利再度联手生产压缩机,产能达到500万台。 ·长虹和空调压缩机供应商华润三洋缔结战略联盟。 ·日立压缩机基地将全部迁入中国。 ·奥克斯招商团将在南昌向25种配件业下达采购总额近10亿元的订单,并带领浙江10家民营企业在南昌投资近30亿元生产空调配件。 三、空调行业竞争现状1、各主流空调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以期取得规模优势,同时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2003年,中国空调业的产能已达到了6000万台,超过了全球空调的总需求量,其中产能超过100万台的厂家约20家,产能超过200万台的厂家约10家。 ·4月18日,格力在重庆投资兴建的空调生产基地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典礼,年产能跃升至200万台(套),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而格力电器的总年产能也由此突破1000万台(套),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 ·2月28日,投资总额近8亿元的美的集团武汉工业园正式奠基,建成投产后,美的空调三大基地的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台。1998年,美的在安徽芜湖建立了第二个制造基地,1999年商用空调制造基地投产,2000年芜湖基地二期扩能。到2005年,美的空调三大基地的总产能可达1000万台。 ·这就增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一些盲目进入的企业可能一投产便面临困境,一批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必然更难生存,最终都将退出竞争。 2、04年强者更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空调业的产业集中度(前5家企业的比重)2003年行业集中度达到44%,比2002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霍杜芳指出,2004年空调业的竞争形势将体现出强者更强的特点,一些不具优势的小企业将退出竞争,产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3、为追求运营成本优势,跨区域发展成为必然。
·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迫使企业不得不向制造与运营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生产能力,领军企业跨地区经营正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将对空调业的竞争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劳动力便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如安徽、江西等省份正在成为制造商向长三角市场辐射的新的生产基地。 ·美的在安徽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占到其总量的一半左右,武汉的基地刚奠基。 ·格力在四川的生产基地已经投产。 ·海尔在安徽与武汉的生产基地也在发展,在大连保税区生产基地,其空调出口量已超过青岛本部。 ·科龙与奥克斯先后在江西投资兴建生产基地。 ·华凌也在安徽新建了空调生产基地。 4、随着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外资企业逐渐把空调的制造和市场重心转向中国,更加剧了中国空调行业的竞争局面。 ·中国已经成为家用空调全球产量最大的国家,LG、松下、东芝等国际巨头也已纷纷将各自的制造和市场重心移向中国。 ·三星电子中国区社长李相铉宣布,三星将把整个三星空调产销重心移向中国。三星还将把目前位于苏州的生产基地建设成三星海外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三星的目标是将苏州基地建成三星白色家电在海外的最大基地。 ·日立在中国,除了北京以外,还将再在上海设立研发基地,并在2005年度把现有的50名研究人员扩充至100名。 ·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桑野幸德北京宣称三洋家用空调将“立足东北,扩大华东,抢占华南,挺进全国,5年内销量突破110万台”,通过战略规划的改变,加大对中国国内空调市场的抢夺力度。 ·LG中国新总裁宣称LG电子的全线产品必须要占领三强的位置,已经占三强位置的产品特别是战略产品在短时间内要取得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将100%地发挥所有的发展潜力,同时还将扩大一线营业组织,加强销售力量,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内的高层领导都会亲自到现场支援销售活动。 5、大型连锁系统加剧扩张,逐步提高在行业的话语权,渠道力量在影响竞争格局的因素中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家电产业来说,今天流通渠道的市场控制作用已经空前加强,甚至决定着市场的竞争格局,至少大型连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二级市场的竞争格局。 ·3月份苏宁在广州召开空调峰会,国美电器又在北京召开了“2004国美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厂商关系再次成为业内人士议论的焦点话题。 ·格力缺席两大行业峰会,在加上前期“国美全面清理格力空调库存”这场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和知名空调生产企业爆发的“争执”,是空调渠道整合矛盾的集中爆发和突出反映。 ·国美电器雄心勃勃,公布了2004年发展目标,国美电器将基本完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二级市场的网络建设,门店总数达到200家,销售额达到260亿元,计划用2-4年的时间占有中国家电市场20%的份额;开拓国际市场,逐步树立其国际商业品牌。 ·根据苏宁对厂家抛出的大量定制单,可以看出苏宁试图拿下今年空调内销市场1/8的份额,也就是约260万台(预计今年空调行业内销市场为2050万台)的销量,该数据使得苏宁称雄空调销售市场的霸心昭显。 ·经营安全成为商家考虑的重要因素,渠道推动着行业洗牌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谋求与质量稳定的企业合作已经成为大型经销商2004年的主要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