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内地证券公司经历了一番悄无声息的洗牌,外资投行渐进渗透,或结盟或易帜;商业银行试水投行,资产管理公司也急欲转向;而港台地区的证券公司也坐镇香港挥师北上;2006年年底,本土投行的命运在其大限前后又将要面临一次没有硝烟的角逐,尽管没有血雨腥风,然而,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恐怕无法避免。就本土投行而言,究竟是难逃的劫数?还是一次全新崛起的转机?
历史也许会不断地重演。韩国、新加坡等地投行在面临外资夹击时纷纷溃败的情状也许即将在中国内地再度上演。
韩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始于1981年的《资本市场国际化计划》。最初仅仅是间接开放,意图步步为营,逐渐过渡;而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迫使其1998年完全开放。在此前后,国际投行蜂拥而至,大量的韩国本土证券公司在前所未有的竞争中或倒闭或被收购。与此类似的是,新加坡当年在遭遇外资抢滩之时,也先后沦陷,不战而败;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投行聊以为继。
美国以及欧洲的几大强势投行攻城略地,几乎都在1990年代中后期席卷了亚太地区,即便国际化、自由化程度充分的英国也未能从其历次直面的对垒中侥幸逃脱。1995年以后,英国境内的“全能银行”相继溃退,破产、兼并、重组、收购都上演了一遍。
返观中国本土投行,无论是已经与外资接洽、结盟的实力派也好,还是苦苦支撑、勉强度日的中小券商也罢,股票承销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收入来源,实力派占据着其中三分之二的份额;而国际投行的承销业务所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已经退为其次,倒是固定收益业务的利润来源比例越来越大,自营业务与衍生产品获取的回报率高居前列。再说,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内地证券市场的证券融资业务暂停,悬而未决;而且累年的积弊也使其创新不足。
内地证券市场的开放虽然将以“净资本”管理为核心,但由于政府对资金出入的管制仍然过于严格,十多年来苦心孤诣的管制或保护不仅使证券公司缺乏竞争力,净资本管理的融资机制也迟迟难以落实。此外,本土投行机构还缺乏相应的风险监控机制以及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
不过,现实总是充满了吊诡。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规模虽小,但容量大,层次完整,还有强大的内需支撑,能够自我循环,市场厚度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不同,足以构成全方位的市场包容体系;而且,金融政策的滞后也足以成为一种缓冲力量。据专家分析,本土投行自身生存的土壤深厚,不无潜力形成主板市场,甚至重新改写亚太地区的三大主板市场版图也不无可能。本刊评论员 仲志远(刊发于资本市场杂志2006年4期,转载务请注明出处,以免法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