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三要素 愿意放下所拥有的(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88)



我们总在强调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殊不知此事知易行难,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很多人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不愿意放下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比如自尊、过往的成绩,再比如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经验等等。有一个典故恰恰说明了这种心态。

有文士拜会百丈(百丈怀海)禅师,貌似恭而实倨,亦为礼,问:“禅师何以教我?”百丈不语,为注茶,盈盏,俄而倾去半盏,盈之又倾。如是者三,文士色变,离座谢曰:“受教”。

阐释:常人心胸,亦原广大如山谷,而见习愈多,愈多抗力,以已知猜度未知,俗之通病,是以难至增广,“等似空竹”,原本佛家境致。这里说的“等似空竹”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空杯心态”。

大体上人总是工作时间越长,经历越多,经验越丰富,并且用经验去判断一些未知的事,久而久之形成毛泽东同志批评的经验主义了,经验主义往往导致一个人停止学习,也停止了创造和进步,而百丈禅师的“注茶”极为形象地阐述了这个道理。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怀有“空杯的心理”就能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去追求更完美的境界。

说得更近些,在一些培训的过程中,参加培训者要把自己当作一无所知的人,才能学到东西。无法保持空杯心态的人,对培训总是有种成见,进而转变为沟通困难,最后导致听不进和听不见。若是这样,培训就变成痛苦的事了。

再说一个儿时听过的寓言,以加深对“空杯”的理解。

相传在很远的古代,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十分羡慕。它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生产力三要素 愿意放下所拥有的(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88)

学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知了怕吃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跑东窜西,学得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它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让它多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扑腾着翅膀,怎么也飞不高。

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十分懊悔自己当初太自满,没有努力练习。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息道:迟了!迟了!

愿意放下现在所拥有的——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不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要有空杯心态,重点在于愿意这种心理素质,否则,不会有快乐的感受。而感到不愉快,学习将大打折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8527.html

更多阅读

第一生产力 愿意向困难挑战(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86)

事情难易有别,有些人迎难而上,有些人却临阵退缩,关键区别还是在于心态。在品绩训练过程当中,挑战被训练者是必需的。使被训练者进步,除了支持之外,在适当时间挑战对方亦是一种有效方法,能够激起对方发愤图强的心,会令对方更快地达到目标。

生产力三要素 学会系统思考 (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82)

      系统: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同类事物;思考:思索、考虑;系统思考是指对同类事物进行思索与考虑。     系统思考是为了接受新的可能,接受新的挑战,接受新阶段、新目标的到来。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开创新局面的技巧

声明:《生产力三要素 愿意放下所拥有的(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88)》为网友别松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