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伦理学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会计伦理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类所进行的其他一切活动。在生产活动着,既能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必然会发生劳动耗费,其中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耗费。在此情况下,会计应运而生,它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会计是和生产活动紧密相联系的,它的产生也是和经济活动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会计既然和伴随着生产活动产生的,生产活动的复杂也决定了会计的复杂,因此,会计的定义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会计理论界人士比较倾向于美国会计协会的定义,美国《现代会计手册》在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由此可见,会计的职能在于向组织反映,传递与监督一些经济信息,在于量化日常经济活动中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可以看出反映与监督是会计学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确定会计循环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如划分会计期间后,就产生了某些开支,要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进行摊销分别列为当期费用和下期费用问题。采用权责发生制后,对于一些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关系要在本期和以后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确定其归属的会计期间。为此,在会计处理上需要运用应计、摊销等会计调整方法。

  会计期间的划分,有利于企业在较短的期间内及时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需要。

  会计分期(Periodicityassumption)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在编制供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的财务报表时,通常把一年作为一个会计期间.现代会计之父帕乔利(Pacioli)在1494年的会计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写道:“账簿应该每年结清一次,特别是在合伙企业内,因为经常的会计核算有利于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迄日期采用公历年度”。会计年度的结算日往往选择一年中商业活动的最低点,所以,西方国家的会计年度也可能不是公历年度,如几乎所有的美国百货商店都以1月31日作为一个财务年度的终结日,因为这时刚好是在圣诞节旺季和它的退货和清仓大抛售造成的影响之后。会计分期也可以半年或季为单位。例如财务报表使用者希望知道商家每半年或每季的经营情况。因此,企业还应编制中期(Interimperiods)财务报表,中期是指为会计目的而设定的少于一年的时间段。有会计期间的划分,才能对会计信息在轮廓上有比较好的透明度。

 在会计期间划分后,作为会计人员应根据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来反映,传递和监督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基本特征是衡量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原则。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这些质量特征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信息时遵守这些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以便更好的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做有要求,对于可靠性,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对于相关性,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对于及时性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在法律的前提下,对于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做了制度化的规定,对于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很大裨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一切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因此,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决定性在于人。伦理,作为管理的一种新趋势,对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会计职业作为财务信息的生成与鉴证者,其伦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乃至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的作者玛丽凯对什么是最高的管理原则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关注着利润的下限,但我们绝不会为了这点而牺牲爱人的原则。对我而言,P和L的意义并不只是利润(Prfit)和损失(Loss),它们同时也代表着人(People)和爱(Love)。“她认为”你愿意他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他人“是”管理的黄金原则“,是在管理上最合用的一把钥匙。伦理观念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完全缘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竞争经济,而竞争的前提是需要社会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经营氛围。保证这种氛围有两种手段:法制和伦理。因此,市场经济又被称作“法制经济”和“伦理经济”。所谓法制经济是指要依靠立法与执法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运用法律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而伦理经济,是依靠信誉、人格、良知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关系,保证人们的行为不仅合法,而且合情合理。而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承担着提供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重任,它同样面临着一系列伦理问题。会计伦理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因此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伦理具有深远影响。

  会计常常作出具有伦理内涵的决策,其中包括不违反会计法规、准则,但却有悖伦理的决策,而会计的决策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的社会影响效应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伦理”一词的解释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显然,法律法规是无法穷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细节的,也无法对人性作出种种硬性的规定,所以,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约束的。“伦理”体现了一种文化,可以树立信誉。在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的今天,信誉的作用举足轻重。

  1.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自发的伦理意识是指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其伦理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被严重扭曲。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但素质和结构上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这种矛盾的出现与我国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有相当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准则,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作出合法的或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法》及有关会计法规、准则的真正实施。而另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则恰恰相反,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熟悉会计法规、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但是,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缺乏伦理意识,他们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就更大了。据报道,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中有90%以上的公司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显然,会计人员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2.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会计人员被动形成的伦理意识是指外在环境迫使会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会计伦理。在《会计法》实施以后,通过法制教育和会计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将有助于会计人员伦理意识的形成。

  (1)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会计法》针对会计实务中的一些普遍性的违法行为,具体地规定了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刑事处罚,目的在于增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提高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逐步树立会计人员的伦理意识。

  (2)加强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包括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里所讨论的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企业内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通过严格的职务分工以及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来实现,即处理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应严格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同时,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各相关人员会计法律、法规意识。这样一来,在企业内部的互相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会计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会计信息的机会,也造就了一个有助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会计伦理意识的环境。

 会计伦理学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会计伦理
  企业外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国家监督根据监督对象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国家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和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而社会监督则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监督体系是否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人员伦理道德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美国学者考尔伯格曾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放纵,即仅关心眼前利益,力求获得外部奖赏而不受惩罚;②顺从,即承认并遵从社会或有影响的团体所界定的品行标准;③开悟,即自觉按照高水准的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不管我国会计人员的现有伦理意识来源于自发,还是被动因素,用考尔伯格的“三段论”为尺度来衡量,我们离第二阶段的伦理成熟度尚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诚信危机,进一步深化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改善我国会计道德教育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会计道德教育。首先是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会计道德环境。要在全社会宣传和建立正确的会计观念,端正和形成科学的会计认识,要整个社会以及每个公民都重视会计工作、尊重会计人员,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明确会计人员身份的多重性,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其次,要净化会计环境。我国会计环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是社会环境较差,而社会环境影响会计环境,会计环境对会计活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意识,增强会计道德观念,排除不正当的行政干预,克服浮夸虚报现象,扩大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积极推广会计终身教育。最后,要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深化会计教育的改革。要充实现代会计教学的内容,将会计道德与诚信教育列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使这些未来的会计人员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植根和树立会计道德观念,奠定防微杜渐的思想基础;同时建立现代的会计教材体系,将会计道德教材作为正式的教材供学生学习;在会计道德教学中应较多地运用案例教学,以活生生的社会事例教育和启发学生,切实理解会计诚信、会计道德之必要。

  会计信息关乎组织的有效运作,在组织环境中,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是有效运作的重要法宝,不但要求会计人员注意会计期间的有效界定和衔接,还要加强会计伦理的建设,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完善,只有会计诚信才会出现诚信会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8568.html

更多阅读

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ppt

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设计思想本节以多媒体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创作为例,结合学生的自主选题和创作活动,以PowerPoint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多媒体效果的实现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学习利用工具软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五一节期间,收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这一期杂志集中讨论了国内微课程(微课)的发展,应杂志社编辑之约,我为这一期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我们团队近期在一些省市开展教师微课程培训的情况,谈到了有关微课程的发展和

当前部门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当前部门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世纪初以来,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实行了“资金支付在中心、会计核算在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各个基层预算单位的银行帐号被取消,内部会计控制风险得以减低。但部分单位在会计基础工

转载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信息鉴别与评价

原文地址: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作者:单老师广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高中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章节名称: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6f4ee1fa770bf78a65295469.html星级:1111

声明:《会计伦理学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会计伦理》为网友风绾梦境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