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信用卡:不“惊艳”也不“血腥”



外资信用卡的出现,将给本土银行业带来正面的冲击

  所有的外资银行都在敦促中国开放其信用卡市场。去年刚上任的花旗集团CEO查尔斯·普林司也不例外。今年2月他专程赶到上海,出席了花旗与上海浦发银行合作的国内首张双币信用卡的首发仪式。他说,“这是花旗的一个里程碑。”

  国外信用卡所素有的“精英名单”终于排到了中国。在1月初花旗获准发卡以后,汇丰与上海银行于同月发行了美元单币种的“申卡”,交响乐指挥家陈燮阳是其首位用户。这两张卡都同时打着中外双方的Logo,利用花旗或汇丰的网络在全球通用,并通过VISA国际组织清算。或许“上海人三、四十年代存钱不是花旗就是汇丰”的盛况又将在信用卡领域上演。而香港渣打、东亚银行、美国国际集团以及摩根斯坦利等也计划“卡位”中国。

  不过,普林司说,“花旗不会在中国单独发卡”,但这显然不符合花旗的一贯策略—丰厚的信用卡业务收入已经占到花旗利润的1/3(信用卡透支年息高达18.25%,而银行一年期短期贷款利率仅5.31%)。而汇丰也强调其联名卡,对是否是第一张外资信用卡的回答语焉不详。

  《金钱与大亨》说,“金融街赖以生存的是出售想象力;他们谈起钱来可真够权威。”当外资银行谈起“想象中的钱”时,他们显然是字斟句酌,不显山露水,惟恐不小心暴露了觊觎已久的野心。实际上,国内银行非常清楚,以信用卡为主要核心的零售业务是威胁本土银行生存最危险的“狼”。

  万事达卡大中华区总经理冯伟权说,“在心理上是外资卡,事实上则是合作发行,但外卡在中国出现是迟早的事,它们将带来正面的冲击。”

  “没有惊艳的感觉”

  如果不是《银行卡管理条例》迟迟难以出台,外资银行也许2003年就在中国发卡了。直到去年12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支持外资银行有自己的信用卡业务。人民币及零售业务的大门逐渐打开以后,此前不断渗透的外资卡一下子就蜂拥而至了。

  国内银行业喊了很久的“狼”这次真的来了吗?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彭千告诉《中国企业家》,“我们盯了花旗卡很长时间,说实在的,没有惊艳的感觉。”也许是对花旗品牌及优势太过期待了,反而觉得其卡没什么特别,比如作为花旗“亮点”的反欺诈系统,其实风险控制哪张卡都有;境外消费人民币还款,还只能到上海浦发指定的网点;短信服务尚无。

  据业内了解,以花旗的风格,进入一个新兴市场一般找当地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前半年动静不大,先尝试一番,看其品牌价值几何,接下来再大举扩张。而且,花旗要做信用卡就要做第一,很少有失败的。因此,目前很难给花旗信用卡下定论。

  花旗浦发卡突出的是充分调查用户的需求——首次引进了“购物保障保险”,这本是信用卡必须有的项目,但之前国内觉得成本太低,财险公司也没有相关经验,竟然放弃了。而花旗、汇丰最厉害的还在于提供技术和网络资源支持,持卡人可享用花旗10多个国家、汇丰香港的商户网络。

  这两张卡都采取股权合作—汇丰早就拥有上海银行8%的股权,而花旗去年6亿元参股浦发5%,目标更直指信用卡。目前中国已有四大行及交行、招行、广发、中信、浦发、上海银行等10家银行发行信用卡。冯伟权认为,外资卡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表面上看不出差异性,但其经验建立在背后成熟系统的基础上,当用户遇到问题打服务电话的时候,优势就会显示—这时国内的信用卡往往付之阙如。

  即使觉得外资卡还很保守,也“闻不到花旗的血腥味”,世界一流信用卡进入中国市场,仍起了示范和培育市场的作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国内正刺激刷卡消费,建立相应的机制以迎接信用卡行业的巨大商机。

  外卡提前盈利?

  《远东经济评论》去年就提到,“真正的交易目的在于信用卡合资公司,”花旗亚太区企业金融及投行主管斯蒂文·朗恩说,“我们可不想进行(纯粹收购股份、什么业务都不做)被动投资。”

  180元的年费(金卡为360),花旗双币卡可谓一记“重扣”。彭千说,花旗骨子里渗透着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秉性。这个价格几乎是国内普通卡(80元-100元)的两倍,而且“收年费非常艰苦”,大部分银行都干脆或促销免年费。“花旗的品牌不至于如此值钱吧?”—信用卡(贷记卡)的收入主要包括年费、手续费和透支利息,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借记卡更发达。

  在花旗信用卡的定价系统中,品牌强势是第一位的。与国内卡前3-5年亏损不同,花旗的卡交由新加坡的亚太区数据中心处理,从而节省了前期昂贵的系统投资,或许会提前盈利。浦发董事长张广生说,浦发卡两年后将开始盈利;当然达到规模化才能赢利。

  处于今年3月前财务报告“缄默期”的汇丰(在上海也有信用卡中心)没对本刊记者透露更多的信息。《华尔街日报》曾经说,“由于汇丰在信用卡业务上所采取的审慎战略获得成功,预计2003年其卡应收款及支出均将以两位数增长。”汇丰通过Falcon软件来降低或提高客户的信贷额度,其2002年的信用卡冲销比率为10.19%,低于香港本地银行13.2%的平均水平。

  仿佛配合花旗,Visa曾有报告称:“双币信用卡将成主流”。2月12日,Visa赞助中国体育系列活动(女子曲棍球),Visa大中华区总经理熊安平对本刊记者说,“我个人觉得外资卡可能会比较专业一点,它们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反而不见得看重发卡数或持卡份额。”

  外资卡有不同的气质—花旗颇具侵略性,港资则很平和。而更多的成员也将加入进来:东亚银行已把信用卡中心搬至广州,渣打银行计划参股国内商业银行,摩根斯坦利还没决定好先在哪国推其“发现卡”,美国国际集团等待获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有花旗在台湾资助儿童在面包店工作的“喜憨儿卡”,Visa针对“波波族”、可挂在脖子上的“迷你卡”,万事达的透明和椭圆卡,用美国运通卡买机票再加1美元即可享受40万美元的航空保险等。

  过去10年,亚洲已经上演着“信用卡革命”,“今后的使用程度和用户数量会不断增长,”汇丰亚太区个人银行主管尼克·西布利说,“我的意思是20年内。”中国银行业将在2006年底全面开放,花旗的斯蒂芬说:“到那时,零售业务的发展要比企业客户快得多。”不过,在“信用卡和个人贷款就像发糖果一样”的同时,也要警惕“信用卡危机”(比如韩国)。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

  据Visa估计,从2004年开始,中国内地的信用卡每年将获得80%至100%的增长,5年后发卡量可超1000万张,相当于目前整个香港的发卡量。(中国已拥有5.44亿张借记卡和2500万张信用卡,但真正的信用卡只有100万张(《商业周刊》)

  2003年招行信用卡突破60万张,创下了Visa和万事达两组织会员银行年发卡总量的历史记录,现已接近70万。截至2003年12月末,上海银行信用卡达17.9万张,累计交易金额超过6.1亿元。

 外资信用卡:不“惊艳”也不“血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8569.html

更多阅读

心理学现象006: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

纏解論語2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楊伯峻:孔子說:不著急別人不知道解我。只著急自己沒有能力。錢穆:先生說:不要愁別人不知我,該愁我自己的不能。李澤厚: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沒才能。詳解:以上三個解釋大同小異,其實,用更形象的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心理学上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不值得定律反映了人性的一种心浮气躁的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

美学概论二:不二法门朱良志

美学概论二:不二法门朱良志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唐者,百代之中也。”在美学上也是如此。中国美学在唐代以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审美风尚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学理论本身也显现出很多新的特色。从总体趋向上看,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重视古拙苍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蒙古国国立艺术团精湛的女子柔术表演,我们很难相信,印象里这个以骑马射箭为民族特色,以性格豪放彪悍著称的蒙古国,有如此柔美且水平很高的艺术。据了解,蒙古国的女子柔术有悠久的历史了,在世界杂技艺坛也是一只奇葩。

声明:《外资信用卡:不“惊艳”也不“血腥”》为网友夏风如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