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之五十四)



      品绩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学者和企业界重视,那么什么是“品”?我们所说的“品”,指人的品行、节操、品格、品质、气节及美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品格”一词。

       

       什么是品格?“使人与人之间有别之聚合的特质。”或者说是“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建立稳定的和特殊的品质,使他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有同样的反应。”由此可见,“品”为人的魂,是人赖以顶天立地,行走于世间的根。

 

        而良好品格的内涵就是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善良等素质——是行为良好的内在动力。客观地讲,良好品格表明了人类良好素质的客观表现,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良好品格对我们都是有益的。良好品格得到了社会和世界各地宗教团体的肯定。由于良好品格属于心灵的内在优点,所以良好品格唤起了我们的良知。良好品格是超越时间和文化的(尽管良好品格在文化上的表现不尽相同);举例来说,不管有多少人表现出公正和善良,公正和善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良好品格。我们可以断言,良好品格客观上就是好的——而不像对音乐和服饰的主观偏好——因为良好品格满足以下特定的道德标准:良好品格规定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的行为是善良的——慷慨而不自私,正义而非邪恶,诚实而不欺瞒,我们就会成为更完善的人。良好品格促进个人的快乐和幸福。良好品格为公众福利服务,使我们在团体里生活和工作成为可能。良好品格经得起经典的道德反转测试,也符合普遍性原则。

       我们所说的“绩”,指人的成绩、功绩、绩效、成果等,是人扬名立万所成就的功业——事也。而人要建功立业,离不开“品”这个根与魂。品有三口,宏观上象征天、地、人三才,是一个稳定的、不可分割的、互为关联的整体。微观上,我们又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在“品”字的三个口中,下面二个口是基础,一个代表内,一个代表外;内为素质,外为技能,共同托起上面的一个口——“绩”,构成了完整的、形象的“品绩”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品”和“绩”是相联相通的,有“品”才有“绩”,有“绩”必有“品”;什么样的“品”出什么样的“绩”,多大的“品”出多大的“绩”。这就是“品”和“绩”的关系。      

      品绩就是品行和业绩。品行来源于行为者,再将品行从抽象转变为行动。它不单纯是为了完成业绩的一种手段。品行既是公正真实的表现,也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的精神上和行为上有形的表现。它可以和业绩分开评价。

      品格对业绩产生影响,品格产生绩效,促进企业发展。行为(Performance)受思维的支配,而思维又受其品格、素质影响。行为有执行、工作、履行、功能、成绩等含义。从一个人的行为中可以观察出他的品格倾向。例如直率,就有卤莽的直率,也有坦诚的直率;有真正的主动,也有假装出来的主动……行为直接带来的结果。比如:勤奋努力和技术能力,勤奋努力为品格(KPI),技术能力为业绩(KRI)。

       品格影响社会的每个领域。如果你在做生意的时候没有品格,那么你就不会有团队精神。品格将影响你对待你的同事和顾客的态度。如果没有品格,你会腐化堕落。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

      西方已经有人高调主张“品格决定论”了,如果我们因为这种主张的“错误”而对其置之不理并顽固坚持自己的“一贯正确”,那么最终铸成大错的很可能是我们自己。

      综上所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员工品缋决定企业成败与兴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8709.html

更多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智慧+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从十九世纪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二十世纪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百多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是促成这一巨变的“生产力符号”,对于劳动生产率以及产品的商业价值的提高贡献显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这应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这是邓小平先生的著名论断。不过比较之下,本人认为制度更为重要。在给学生上课时,我将自己的观点向学生作了介绍,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下面是我与学生的对话,希望

声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品绩力就是生产力(连载之五十四)》为网友拦到一辆空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